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政协甘肃省十三届九次常委会会议 (发言摘登一)
2024年09月30日
字数:8,497
版次:03



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助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甘肃建设
 苏君 省政协委员,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

  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美丽甘肃建设,要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抓手,统筹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一、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聚焦“强工业”行动,发挥我省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新型能源,推进石化化工、冶金有色、煤炭电力等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深化白银、庆阳等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以及兰州等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将减污降碳管理要求纳入环评,多领域多层次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加快构建全面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体系,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
  二、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美丽甘肃建设实施体系和推进落实机制,建设美丽城市、美丽河湖、美丽乡村等示范样板。开展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夯实美丽甘肃建设政治责任。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对全省952个管控单元实行“一单元一策略”环境准入,从源头防风险优布局。深入推进“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建设,加强祁连山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监管。完善生态安全工作协调机制,提升生态安全风险研判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处置能力。健全生态环境法规制度建设,为美丽甘肃提供法治保障。
  三、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完善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制度机制,以更高标准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构建黄河流域上下游、左右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确保黄河安澜。落实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推动排污许可全要素、全联动、全周期管理。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环境风险管控体系。深入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深化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加强环保信用评价,激发企业内生动力。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建设多元化生态保护修复投入机制。
  四、培育发展绿色新质生产力。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积极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加强林业碳汇项目、EOD项目谋划实施,推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以“无废城市”“海绵城市”等建设为抓手,推动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加大绿色环保产业招商力度,创建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园和产业集群。健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体系,形成区域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推进庆阳、武威、甘南等省内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深化同青海、四川、宁夏省际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五、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推进《中共甘肃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关于全面推进美丽甘肃建设的实施意见》落地见效,聚焦黄河流域、祁连山、秦岭、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以及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污染防治攻坚战等重点区域和重点任务,大力推进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持续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做好生态修复 夯实绿色本底
 秦梓华(代表民革甘肃省委员会发言)省政协副秘书长(兼),民革甘肃省委会专职副主委

  黄河流域甘肃段是甘肃省重要的经济带和生态带,区位重要,功能突出,但陇中地区生态系统脆弱,黄土高原地形多样、沟壑纵横、植被稀少,且降雨主要集中在夏秋季,多以暴雨形式出现,致使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承载力和整体功能较弱。为此建议:
  一、科学合理节约用好区域水资源。我省水资源缺乏,全省人均水资源1100方,而陇中地区人均水资源仅为510—720方。部分区域存在地下水超采情况,大多数河道地表径流季节性干枯,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受水制约。为此要抓好水资源综合管控,加快推进白龙江引水工程建设,积极推进黄河干流生态用水和引洮工程河湖生态补水,加快黄河上游支流蓄水调节的项目建设。要坚持“四水四定”,加强黄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积极完善区域水资源调度管理体制,实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统一监管,形成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非常规水“四水”合理配置。加大节水力度,加快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和农业种植结构,最大限度实现水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
  二、持续做好国土绿化和生态治理工作。重点抓好“三北”工程、天然林保护、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退化草原修复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等建设项目。谋划实施兰西城市群生态廊道建设、黄河“几字弯”生态治理、渭河源头综合治理等生态工程。因地制宜实施造林种草、退化林修复、森林抚育等措施,大力培育林草植被资源,营造多树种、多层次的防护林体系,提高自然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坚持自然修复与人工措施相结合的荒漠化治理原则,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加大投入,加快治理步伐。
  三、加大河道治理和水土保持工作。近年来暴雨等极端天气导致一些河道护堤不同程度损毁,也伴有黄土滑坡次生灾害,要加强对灾情的预警研判,打通河道疏堵的难点问题,加大对重点河道段治理和维护。加大水土保持项目建设力度,重点做好坡耕地、小流域和淤地坝综合治理的后期管护。
  四、推广现代科学技术用于综合治理能力提升。不断加快林草种植、节约用水、荒漠化治理等科学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利用科研院所加大教育培训和学科专业建设的投入力度,努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打造好一体化生态监测监管平台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切实加强全省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情况的监测、统计和分析,建立部门间信息交流共享机制、协同机制,最大限度提升对水土保持和荒漠化土地的治理能力。
  五、建立和优化生态治理修复长效机制。依法依规建立起相邻和上下游地市之间的联系互动,积极探索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符合当地实际情况,能够有效调动全社会积极参与生态建设的长效机制。相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制,对每年的工作进展和成效要纳入目标考核。要推行单位治理责任制,定期对治理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同时进一步加强生态修复和治理重点项目工程质量管理和监管评估,保证建设质量和效益。
  

对标参政党“三好”要求 共同守护好秦岭中华祖脉
 鲜新莲(代表民盟甘肃省委员会发言)省政协常委,省政协副秘书长(兼),民盟甘肃省委会专职副主委

  甘肃秦岭地区涉及陇南、天水、甘南、临夏4市州、16县区,总面积5万余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11.86%。近年来,各地以完善政策体系为引领,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为重点,着力推进生态保护监管、污染协同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对标秦岭生态保护各项要求,总结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一是尾矿库造成的环境风险依然存在。无主废弃矿山数量较多,治理责任主体落实不够,矿山修复治理进度较慢。尾矿库治理成本高,企业普遍不重视尾矿资源利用,矿渣循环利用存在技术瓶颈,弃渣综合利用权责不清,易对资源造成浪费。二是监测监管合力有待协同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野外巡护力量满足不了森林防火需要,无人机航拍、卫星遥感监测等“技防”手段运用少且未能全覆盖。生态保护治理工作涉及多个部门,由于部门之间编制、权责不协调等问题导致管理模式分割而治、执法缺乏强制力,存在多重监管或盲区。三是生态价值转换动能不足。秦岭地区是全省林果产业发展的核心区之一,但主要以生产原材料为主,产品单一,精深加工相对不足,受产量限制市场竞争力较弱。县域产业布局存在有企业、没产业,一个企业就是一个产业的倾向。为此建议:
  一、完善尾矿库治理监管机制。强化监管部门职责,加强尾矿库隐患排查,分类建立清单,指导制定“一库一策”综合治理方案。引导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探索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健全制度标准体系。加强尾矿库专项治理项目支持力度,争取将环秦岭地区尾矿库隐患排查和综合治理等项目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重点工程。完善绿色矿山建设激励约束制度,对尾矿利用企业在用地、税收、融资贷款等方面政策倾斜,激发企业绿色发展内生动力,从源头防范化解安全隐患,严防水污染事件的发生。
  二、加强秦岭生态空间治理队伍建设。整合现有监测站、林业站、森林执法等部门,组建秦岭生态保护管理局,统筹生态资源调查、科研观测、环境监测、综合执法、保护成效评估等职责,厘清职权范围,量体裁衣确定编制规模。充实保护区内各管护站点专业消防人才力量,加强环保综合执法队伍建设。
  三、构建秦岭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开展实景三维数字秦岭建设,综合运用多种技术,研发天空地一体化秦岭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提升智能化、自动化监管水平,丰富网格化分级管控手段。加强各级各类保护区内分散监测站点间的数据成果共享与应用。
  四、加快推进“生态颜值”变“经济价值”。继续挖掘食用菌等特色资源优势,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产品附加值,促进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构建“旅游+农业+体育+中医药+文化”的一体多元旅游体系。结合双碳战略,构建统一的自然资源资产交易平台,完善自然资源资产收益分配制度。促进开发林草领域碳汇生态产品,探索建立秦岭零碳排放示范试点和自然生态修复试验区。
  

完善体制机制 高质量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
 张建平(代表民建甘肃省委员会发言)省政协常委,省政协副秘书长(兼),民建甘肃省委会专职副主委

  2017年9月,国家启动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目前,甘肃片区建设阶段性任务如期完成。但对标中央要求,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是持续改善压力较大。祁连山地区年降水量偏少,水资源供需矛盾和生态脆弱性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部分区域积雪面积减少、冰川消融加速、雪线上升趋势明显,水源涵养功能受到一定影响。二是环保资金投入不足。受自然灾害影响,祁连山生态修复治理成果极易受到二次破坏,修复治理资金筹措渠道较为狭窄。三是科技支撑力度不够。涵盖整个生态系统要素的监测网络仍不完整,监测、评估、预警等信息未实现共享整合,相关科研机构的服务支撑能力偏弱。四是多头管理体制不畅。祁连山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已初步组建,但国家层面还未正式批复。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和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目前处于并行阶段,部分区域存在管理边界不清晰、范围重叠交叉等问题。为此建议:
  一、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争取国家层面加大对祁连山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及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减轻地方的资金投入压力。围绕生态治理能力短板,进一步健全完善包括监测监管、监督评估、成果巩固、科技支撑、价值实现等内容的综合监管长效机制,为持续改善祁连山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保驾护航。
  二、加快推动水利规划,破解区域缺水困局。推动实施引大入秦延伸增效工程,协调山丹河上游河库水系联通工程复工,积极应对祁连山地区水资源逐年减少问题。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对接,在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中将黑河流域纳入受水区,尽快启动黑河正义峡水利枢纽工程,彻底改善黑河流域水资源条件,为筑牢守好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推动全流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三、构建生态监测体系,提高科研支撑力度。充分发挥中科院兰州分院、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省内科研院所力量,在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基础上,推动生态监测手段向多光谱影像、VR实景、精细化三维建模、无人值守巡检等方面拓展,打造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示范案例。推动祁连山自然资源状况、环境质量、生态遥感等监测数据公开共享,定期开展祁连山生态系统变化评估,为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四、推动国家公园批复,构建协同管理机制。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衔接,争取尽早批复设立祁连山国家公园,构建主体明确、责任清晰、相互配合的国家公园中央和地方协同管理机制。研究谋划祁连山国家公园中长期发展规划,推进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平台与国家公园大数据平台技术对接。研究制定《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特许经营总体规划》,推动成立国家公园社区发展创新联盟,支持建设祁连山国家公园官网,成立甘肃省祁连山自然保护协会,推进文创产品品牌授权、入口社区建设等特许经营试点探索,吸纳社会力量和相关专业人才参与祁连山国家公园宣传推广工作,打造国家公园高质量建设的甘肃样板。
  

积极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助力一江清水永续东流
 杨晓波(代表民进甘肃省委员会发言)省政协常委,民进甘肃省委会副主委


  甘肃省作为黄河、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肩负着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守好底线、创造优势的重要使命。调研发现,目前我省长江流域仍存在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环境风险防控能力不强、流域存在农业面源污染、绿色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为此建议:
  一、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全面构建风险防控体系。统筹推进横向生态补偿在长江全流域实现全覆盖,将补偿机制建设情况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指标体系,将考核结果与申报国家和省级环保专项资金挂钩,推动长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落实落地。建立健全流域河湖长制协作机制,推动形成流域统筹、区域协调、部门联动的河湖管理保护格局,协商流域规划、考核评估、生态补偿、信息共享等重大事项,完善流域跨部门、跨区域监管与治理制度,推进解决流域治理保护重难点问题。建立流域监测监控与信息共享机制,在充分整合现有台站和监测项目基础上,建立健全监测监控网络体系,强化流域重要控制断面和跨地区河湖断面的监测,推进流域信息共享系统建设。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污染治理水平。加快推进长江流域内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扩容、新建工程,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设施建设进程,全面提升污水、厨余垃圾处理水平。持续加大流域区域污水管网建设改造力度,积极推进城中村、老旧城区、建制镇、城乡结合部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着力推动雨污分流管网改造,解决雨天污水溢流问题,提升污水收集效能。强化城镇环保设施运营监管,加大污水处理厂进出水监管力度,确保污水处理工艺稳定运行、达标排放;加强污泥无害化资源化设施建设和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监管,形成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互补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
  三、推进污染综合治理,提高生态环境保护能力。持续提高重点流域污染治理水平,深入实施流域区域入河排污口排查,全面摸清我省流域排污口类型、性质、流量情况,有序推动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和综合整治。积极推广新型绿色肥料和高效低风险农药,完善农膜回收利用体系,优化回收网点布局,推动覆膜区域科学回收全覆盖。持续巩固提升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能力,规范养殖场户沤肥、覆土覆膜等工艺,促进种养结合与畜禽粪肥就地就近科学还田利用,实现畜禽粪污全过程治理。
  四、树牢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巩固生态保护成效。坚持生态优先,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大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力度,深化农文旅融合创新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产业绿色升级步伐,构建绿色、协同、高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准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大力推动生产方式、结构、布局的绿色化,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工艺和设备力度,依据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强产业和企业科学布局谋划,借鉴优质绿色发展经验,打造绿色制造体系。落实奖补资金,完善金融、用地、产业帮扶、改革等配套政策体系,全面提升流域区域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科学防沙治沙筑牢绿色屏障
 张彦凌(代表农工民主党甘肃省委员会发言)省政协常委,省政协副秘书长(兼),农工民主党甘肃省委会专职副主委


  近年来,全省上下全力以赴防沙治沙,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分别较2014年减少26.27万公顷和10.45万公顷,持续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但我省防沙治沙仍存在荒漠化沙化土地基数大、治理难度高、水资源短缺、沙产业发展不足、联合治理机制不畅等诸多问题。为此建议:
  一、坚持科学治沙,提升防沙治沙科技支撑能力。加大荒漠生态保护与修复、林草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支持力度,建设生态综合治理科技示范基地,形成沙生植物筛选培育、沙区植被修复、经济型防沙体系构建等一批防沙治沙技术新模式。瞄准“三北”工程两大标志性战役生态治理的堵点,探索“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合攻关模式,提升防沙治沙科技创新能力,并加快研究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先进技术,积极开展治沙机械装备的研发、引进和推广,不断提高防沙治沙效率。
  二、多方争取资源,加大生态用水保障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尽快调整“八七”分水方案,增加我省用水指标。争取参与国家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前期论证,构建省域保灌水网格局,将河西走廊水资源配置工程纳入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统一规划实施。将林草灌溉用水纳入区域水资源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指标,减少生态治理用水缺口,确保林草植被栽得上、有水灌、能保活。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实施节水行动,推广节水工程,提倡科学用水,避免大水漫灌。
  三、立足生态禀赋,做大做强特色沙产业。积极探索“光伏治沙”新模式,板上发电、板间养殖、板下种植、治沙改土,将发展光伏与荒漠化治理相结合,实现产业多层化、生态多样化、效益多元化。大力发展甘草、肉苁蓉、锁阳、沙葱、沙米等沙生药材和绿色农特产品,推进仁用杏、文冠果、葡萄、枸杞等沙区林果经济精深开发,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加大沙漠公园、沙生植物园建设,发展旅游观光以及沙漠康养、房车露营、越野徒步等融合产业,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同步提升。
  四、开展联防联治,形成生态建设强大合力。争取中央在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三北工程、公益造林、退化林修复和中幼林抚育管护、草原防火补助等国家项目中对甘肃予以重点支持。建立省级层面联防联治机制,联合内蒙开展甘蒙阻止巴丹吉林腾格里沙漠“握手”联防联治,联合新疆开展阻止库姆塔格沙漠东扩联防联治,联合西北五省建立沙尘暴源区和路径区起尘控尘监测评估系统。健全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防沙治沙长效机制,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信息共享力度和工作协调力度,从财政投入、信贷支持、税费减免、权益保护、效益补偿等方面出台防沙治沙扶持政策,拓宽防沙治沙投融资渠道。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重视防沙治沙工作,加强政府各部门间互动配合,统筹实施好重点项目,巩固好防沙治沙成果,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思想宣传。
 

扛牢民主监督之责 擦亮“兰州蓝”生态底色
 梁宝峰代表九三学社甘肃省委员会发言)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甘肃省委会秘书长

  经深入调研发现,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一是居民散煤供热和燃气供热锅炉排放强度较大。兰州市建成区尚未实现集中供暖全覆盖,主城四区及周边重点区域目前仍有居民散煤用户约5.3万户,每年供暖期各类污染排放总量约为同期城区三家热电联产电厂的3倍。二是机动车尾气污染持续加重。截至目前,全市机动车保有量约135.1万辆,新能源车约5.6万辆,占比仅为4.1%。同时,城区地形狭长、道路供给量与机动车出行量明显不匹配,机动车特征污染物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浓度同步急升且居高不下。三是部分环境空气质量国控监测点的代表性不足,不利气象条件加剧空气环境恶化。兰州市地处黄土高原河谷地带,地形成明显的半封闭巨大哑铃型,已有的部分空气质量国控监测点不能反应城市建成区的空气质量整体状况和变化趋势。年平均降水量不足300毫米,但蒸发量却高达1800至2200毫米,超降水量6倍。输入性沙尘天气不易扩散、极易造成沙尘“拖尾”现象。四是事前控制、源头监管、执法监管及应急处置措施需加强。“7·25”凌晨不明气体恶臭事件引发社会强烈关注,表明兰州市对大气污染的事前控制、源头监管、执法监管及发生污染后的快速应急体制机制亟需进一步加强。为此建议:
  一、持续强化燃煤治理。加快实施燃煤锅炉综合整治,完成燃煤供热和工业锅炉清洁能源替代,开展燃煤设施淘汰“回头看”,防止己淘汰燃煤设施“复烧”。实施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新改扩建加热炉、热处理炉、干燥炉、熔化炉原则上采用清洁低碳能源。安全稳妥推进使用高污染燃料的工业炉窑改用工业余热、电能、天然气等,有序推进以电代煤、以气代煤。
  二、严控机动车尾气排放,建立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机制。加大重点部位交通拥堵路段疏导力度,尽最大努力提高高峰期道路通行率,减少怠速状态下的机动车尾气排放。加强冬防期间移动源排气污染监管。对施工工地非道路移动机械开展全面排查,核查所用工程机械编码登记和尾气排放情况,督促完善机械使用油品台账和维修记录台账。建议发改、财政等部门参考其他省份的做法,结合我省实际尽快出台兰州市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既能刺激内需消费,也能有效控制尾气排放,实现绿色出行。
  三、积极开展大气污染成因研究,强化科学防治、精准治污。深度挖掘监测数据,全面掌握大气污染特征,充分利用各级监测数据,运用科学统计方法,揭示污染物时空变化特征,厘清沙尘源与人为源的关系、本地源与外来源的关系,让“死”数据“活”起来,发挥大效能。摸清大气污染物排放底数,加快构建“自下而上”的本地高分辨率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强化目标考核和责任考核。
  四、强化技术手段,严格执法监管。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精准抓好餐饮油烟、交通运输、建筑施工、裸露地面扬尘、散煤整治等面源污染治理,切实提升大气治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加强源头控制和事前监管,提高预防处理紧急事件的风险和责任意识。加大对各类大气污染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