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让书画艺术在赋能地方发展中焕发生机
2024年09月23日
字数:1,313
版次:07

张新社 甘肃省通渭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




  作为有着深厚传统文化积淀的通渭县,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立足自身特点和优势,以书画“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一、书画,渗透到通渭人骨子里的文化基因
  通渭历来崇尚耕读、钟情书画,人人爱书画、个个练书画、家家挂书画,这种独有的文化特质被国内书画艺术界称为“通渭现象”。
  “通渭现象”,有着久远的历史传承。从通渭境内出土的彩陶、铜镜、佛造像等物品铸刻的图案和文字,可以看出先民有着非凡的艺术创造。
  “通渭现象”,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全县9万余户人家,书画收藏量达到280万件。从抽样调查看,群众对书画的热爱令人叹惊,挂中堂对联和四条屏是家庭装饰的标配。襄南镇隔里沟村278户人家仅有11户没有悬挂字画,常河镇胜义村451户群众收藏9340幅作品。
  “通渭现象”,有众多的新生力量。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全县书画创作者超过1万人,遍布各行各业,其中有中书协理事2人、中书协会员50人、中美协会员13人,省书协、美协会员250人。
  二、书画,已成为通渭的一张烫金名片
  书画,已发展成全县的事业、产业,也提升了通渭的软实力,成为推介通渭、扩大交流、招商引资的一张名片。
  这张名片,靠的是党政的持续推动。从1992年,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了“甘肃省通渭县农民书画展”,老领导宋平、耿飚等莅临现场观看展览,到2011年,已连续举办12届通渭书画艺术节,已成为全国性的艺术盛宴。
  这张名片,靠的是市场的日趋成熟。通渭书画最大的特点在于市场,线上线下交易一直比较活跃,据统计,近30年,来通渭采风,交流的书画名家超过4000人,全县开办画廊、装裱店400余家,书画市场作品存有量约600万件,年交易约200万件。
  这张名片,靠的是影响的有效提升。众多书画家和著名作家王蒙、贾平凹等先后莅临通渭采风、考察、交流,贾平凹的《通渭人家》、张道兴的《翰墨飘香通渭行》、张贤亮的“人间繁华在长安,世上书香数通渭”等,从不同角度真实反映了“通渭现象”,扩大了通渭书画在全国的影响。
  三、书画,必将为通渭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新时代新要求,通渭书画要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以文化人和以文赋能相融合,不断为地方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从坚定文化自信的高度,深化对通渭书画的认识。要高度重视通渭书画文化的挖掘、传承和创新发展,厚植文化根脉、塑造人文精神,提升书画文化的影响力、感召力,为加快通渭发展聚智慧、聚合力。
  从适应时代要求的角度,推进通渭书画创新发展。从政策引导、项目争取、资金投入、人才保障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加强书画创作者和经纪人两支队伍建设,加快线上书画交易平台建设,增强书画产业的活力。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定期邀请书画名家、高校师生来通渭采风写生,有计划的组织县内、通渭籍书画创作者赴外举办展览、深化学习、扩大交流,促进内涵发展。
  从“文旅赋能”的发展定位,释放通渭书画文化的潜能。统筹推进书画产业和红色文化、农耕文化、温泉地热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将书画元素和书画体验渗透到文化旅游产业的方方面面。紧盯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推动书画培训、创作、装裱、展览、营销等链条式发展,加大文房四宝销售和画框制作、文创产品开发力度,扶持引导剪纸、皮影、麦杆画等民俗文化产品规模化生产,拉长“书画+”文旅产业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