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加快推进河西走廊 各民族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2024年09月04日
字数:1,831
版次:03

赵建锋


  河西走廊自古以来就是西北地区交通要道和对外开放前沿阵地,更是多民族融合交流的聚居区和多元文明、多元文化的交汇地带,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使河西走廊重要性更加突出。立足新发展阶段,建设河西走廊各民族共同富裕示范区,对于解决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对于探索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的有效模式,对于兴边富民、强边固防、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加快推进河西走廊各民族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是落实“共同富裕”目标的具体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短板和难点依然在民族地区,要实现“一个不能掉队”的共同富裕,必须把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第二,加快推进河西走廊各民族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是保障国家战略安全的必然要求。河西走廊地理位置特殊,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重要的交通、能源、电信、物流战略大通道和“一带一路”建设重要区段,区域内国家重点项目布局众多,推动各民族共同富裕、确保民族地区繁荣稳定,对于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三,加快推进河西走廊各民族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抓手。我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逐步缩小但问题依然突出,交通、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很大进步但还有差距,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有所提升但整体而言还不是很高。以建设各民族共同富裕示范区为牵引,带动区域联动、政策协同,对于解决好这些问题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四,加快推进河西走廊各民族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是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创新举措。河西走廊在古代中华文明的凝结形成、多元文明体系的互动交融以及多民族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发挥过重大历史作用,时至今日仍然保持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平共处、和谐发展的良好民族关系,这既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典型反映,也是党和国家民族工作巨大成就的实践缩影。在这样的特殊区域建设各民族共同富裕示范区、探索区域民族团结进步的有效模式,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必将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
  近年来,河西各市推进“河西走廊各民族共同富裕示范区”高质量建设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外部环境依然比较复杂。二是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四是卫生应急配套建设滞后。五是人才短缺问题突出。
  加快推进河西走廊各民族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总体上应重点抓好五个方面。一是坚持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各民族共同富裕的思想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具体工作中必须坚持好这个“纲”,切实凝聚起各民族共同富裕的深厚思想基础。二是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筑牢各民族共同富裕的价值基础。“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共同富裕。推动各民族共同富裕就要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以保障、改善、发展民生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切实让各民族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三是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夯实各民族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推动各民族共同富裕,首先要解决民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问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共建现代产业体系,切实为各民族共同富裕奠定扎实的物质基础。四是坚持以创新社会治理,强化各民族共同富裕的社会基础。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蕴含着加强和创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必然要求。必须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提供良好社会基础。五是坚持以区域统筹协同、合作共建,奠定各民族共同富裕的工作基础。进一步健全完善河西走廊各民族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市际联席会议制度,积极推动区域内产业联动、生态共建、公共服务合作共享、民族事务会商协作,切实形成推动各民族共同富裕的整体工作合力。
  (作者系省政协委员,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