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更好发挥党派团体在政协中的作用实践路径研究
2024年07月31日
字数:1,850
版次:03
  党派团体是人民政协的重要参加单位和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发挥好各党派团体在人民政协中的作用,是彰显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统一战线组织功能作用和深入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必然要求。
  一、党派团体在地方政协履职的基本现状
  (一)力量不断壮大
  随着党派团体自身的发展,党派团体政协委员人数持续上升,在政协中履职的力量也不断壮大。2013年,甘肃省政协委员总数590人。其中党派委员159人,占26.9%,团体53人,占8.98%;定西市政协委员299人。其中党派委员50人,占16.72%,团体24人,占8.0%;定西市各县区党派委员占8.36%,团体占2.1%。到2023年,省政协504名委员中,党派委员148人,占比上升到29.4%;定西市3个民主党派(民革、民盟、民进)市政协委员由2013年的28人增加到40人,增加了42.9%,副主席由2人增加到了4人,增加了50%;县区政协党派委员数量也有了稳步提升。
  (二)履职途径不断拓展
  除了通过提案、大会发言、视察调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传统途径履职外,随着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进一步加强,政协协商、基层协商为党派团体在地方政协履职提供了新平台,拓宽了新渠道。到2023年,省政协共召开专题协商座谈会83场次。其中省级各党派团体发言62次,占发言总数的75%。14个市州都开展了专题协商。随着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党派团体在地方政协履职的途径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作用更加凸显。定西市开展“一碗烩菜办丧事”“‘临’距离协商”“通事商”等基层协商4320场次,党派团体政协委员参加640场次,成为党委政府加强基层治理的有力助手。
  (三)履职成效不断提升
  一是提案数量不断增加。省级三个民主党派(民革、民盟、民进)2011—2016年提交省政协提案658件2017—2022年666件,增长了1.2%;定西市级三个民主党派2011—2016年提交市政协提案156件,2017—2022年198件,增长了26.9%;县区政协提案2011—2016年249件,2017—2022年407件,增长了63.5%。二是履职成效显著提升。民进甘肃省委会《关于加强敦煌地区水资源保护和生态治理的提案》、九三学社甘肃省委会《关于支持开展黄土高原实施“固沟保塬”工程的提案》、民革定西市委会《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引洮工程建设的建议》等大批高质量提案助推了省市 重大规划的获批、重大项目的落地和重要工程的实施。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黄河战略实施等重大任务中,各民主党派发挥专业特长和联系广泛优势,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以知民情、汇民意、聚民智、解民忧为主要内容的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作用也更加突出。
  (四)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一是协商程序逐步规范。形成了制定协商方案、组织专题调研、开展民主协商、专题议政协商的工作程序。明确党委、政府在协商活动过程中的职责。建立人民政协政治协商会议纪要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整理报送协商成果的形式、时间和部门。健全协商意见建议的处理、反馈程序,将提案、协商意见的办理情况统一纳入考核。二是协商内容不断细化。如会前利用座谈会、政情通报会、议题研讨会和派送协商资料手册,帮助参加协商的委员多知情、知实情并掌握好大政方针和政策;会议期间,运用大会、小组讨论、专题议政会、界别座谈会,扩大、畅通建言渠道,活跃协商气氛,提高协商成效。三是整体效应充分发挥。地方政协积极探索处理好政党协商、政协协商和基层协商之间的层次关系,充分发挥地方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会议(常务委员专题协商会)、专题协商会、秘书长联席会议、专门委员会会议的优势和关联作用,整体效应得到充分发挥。
  二、党派团体在地方政协作用发挥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强化思想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上有待进一步提升
  地方政协在帮助党派团体及党派团体身份政协委员强化政治理论学习上还没有做到常态化、长效化。党员身份政协委员联系党外政协委员尚未形成有效机制。在广泛凝聚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共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共识;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鼓励党派团体共同做好存史资政;引导党派团体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在人民政协的运用,加强人民政协理论研究等方面还缺乏积极探索和实践创新。
  (二)在拓展履职渠道、增强履职效能上有待进一步提升
  一是以提案为重要途径履职的积极性逐级递减。据统计,十一届省政协党派集体提案占审查立案提案总数的12.4%,十二届下降到10.9%;四届定西市政协党派集体提案占提案总数的18.1%,五届一次会议党派集体提案下降到13.8%;各县区党派集体提案平均占比约为13.3%。与集体提案相比,党派团体政协委员个人提案由于参政议政能力、调查研究水平的约束,提案的质量从省、市、县逐级下降。二是省市县党派团体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数量逐级递减。三是党派团体委员发挥智力、专业优势服务基层治理优势不明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