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坚守初心兴水利 厚植根基促发展
□ 牛军
2024年07月31日
字数:2,086
版次:0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民族地区水利发展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体现,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战略性任务,做好民族地区水利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近年来,全省水利系统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充分发挥水利部门职能作用,坚持涵养水、抓节水、优配水、保供水、防洪水“五水共抓”,构筑集约稳定的供水网、安全可靠的防洪工程网、健康绿色的生态河湖网和智能高效的信息管理网“四网统筹”,大力支持民族地区加快水网建设、完善区域性防洪减灾体系、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强化水生态治理修复、加大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为全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安全保障。
  一、紧盯水网建设夯基础,民族地区供水保障能力有提升。把全省水网重点工程建设作为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支撑和重要带动力量,立足全省三大流域河流水系特点及水资源禀赋条件,统筹考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大力建设“四横一纵、九河连通、多元互济、统筹调配”的省级水网主骨架。白龙江引水可研审批14项前置要件全部完成,黄河甘肃段河道防洪治理工程可研报告通过水利部审查,临夏州供水保障生态保护水源置换工程正在推进可研审批。阿克塞生态保护及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临潭县中部供水、天祝县重点调蓄水源工程加速推进,临夏县石门滩水库、肃北县石包城乡西泉新区调蓄水池等4座小型水库(蓄水池)相继建成投用,总库容555万立方米,新增供水能力1696万立方米。“十四五”以来,全省民族地区累计完成水利投资101.07亿元,“一主四域”的全域水网格局加快构建。
  二、紧盯薄弱环节补短板,民族地区防洪保障水平有提高。一方面,着力完善防洪非工程措施,指导民族地区紧盯超标洪水、水库失事、山洪灾害“三大风险”,认真履行监测预警预报、水工程调度、防汛抢险技术支撑“三大职责”,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扎实推进小流域山洪模拟预演等非工程措施建设,切实增强山洪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另一方面,加快补齐防洪体系短板弱项,实施黄河干流防洪治理工程,倾斜支持民族地区开展黄河干流中小河流、主要支流和山洪沟道治理,“十四五”以来,先后在临夏、甘南等6个市(州)17个民族县累计投入资17.86亿元,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及主要支流治理项目57个,对16条重点山洪沟道进行防洪治理,对130处防洪工程实施水毁修复,治理河长598.82公里,保护人口86.63万人,保护农田14.24万亩,有力提升民族地区河流行洪能力。
  三、紧盯农村供水提质效,民族地区饮水安全有保障。一是强化动态监控。坚决守牢守好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成果底线,坚持“实时监测、即时预警、动态清零”,紧盯旱季、汛期、冬季、节假日等特殊节点,加大排查力度,及时解决群众饮水问题,切实强化农村供水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二是加快供水设施建设。指导民族地区按照“建大、并中、减小”的原则,加快推进农村供水工程规模化,“十四五”以来,累计落实资金12.3亿元,建成61处农村供水改造提升工程。倾斜支持民族地区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资金1.17亿元,维修养护工程2705处,受益人口540万人。三是提升运行管护能力。指导民族地区积极创建申报农村供水标准化星级水厂,14处农村供水工程被评为省级农村供水标准化四星级水厂,辐射带动区域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高效化服务。
  四、紧盯重点区域强治理,民族地区水生态保护有成效。一是强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紧抓黄河战略重大机遇,着力加强黄河源头和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以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为重点,投入民族地区黄河专项资金11.32亿元,实施生态治理项目21个,持续巩固提升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功能和生态文明水平。二是强化水土流失治理。组织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新建淤地坝等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十四五”以来,累计投入资金6.3亿元,治理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59.93平方公里,新修梯田23.64万亩、新建淤地坝6座。三是强化河湖生态空间管护。持续推动河湖保护治理走深走实,常态化规范化推进河湖“清四乱”,全面推行河湖视频监控服务新模式,推动河湖监管由“人防”向“人防+技防”转变,新建河湖视频监控4049台,覆盖岸线8452公里,河湖监管效能显著提升。
  五、紧盯移民扶持增后劲,民族地区水库移民生产条件有改善。在就业培训方面,围绕产业发展、市场需求、转型需要,结合移民群众意愿,开展实用生产技术和就业技能培训,为拓宽移民就业空间、提升就业质量、提高收入水平奠定坚实基础,“十四五”以来,共投入资金2690万元,培训库区移民1.6万人次。在产业扶持方面,紧密结合各地实际,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禀赋、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谋划布局扶持措施,着力放大扶持成效。“十四五”以来,共实施移民后期扶持项目381个,争取下达水库移民扶持资金15.02亿元,有效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2023年全省水库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1万元,民族地区移民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作者系省政协委员,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