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州茘川地名由来
2024年06月03日
字数:1,142
版次:03
潘硕珍
理川镇在今宕昌县北部,东临木耳乡,西临庞家乡,北接八力镇,南至脚力铺。理川古称荔川,有人认为源于古羌族复姓“茘非”,简化为茘,茘姓人居住在陕西、甘肃等地。
据《实用汉字字典》解释:“荔”同“薜荔”的“薜”。“薜:植物名,当归。”又据《尔雅·释草》解释:“薜,白蕲。”朱骏声解释:薜、蕲,皆即当归。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古人娶妻为嗣续也,当归调血为女人要药,有思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荔川,生长薜荔(当归)的川地,也就是说,荔川是岷州当归的原产地。据史载,岷州腊子口(今属迭部县)、花坡(今属宕昌县南河镇)、上沟、中寨沟等地还有野生当归。宕昌县理川镇、八力镇、庞家乡、阿坞乡、木耳乡、哈达铺镇、南河镇等14个乡镇是当归主产区,岷县各乡镇也普遍种植当归。历史上,宕昌县大部分归岷州管辖,因而人们称当归为岷归。
当归的人工种植至迟在三国时期。据史书记载:“初,姜维诣亮(诸葛亮),与母相失,复得母书,令求当归。维曰:‘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远志、当归皆中草药名,双关语。西晋怀帝永嘉元年(307年),宕昌羌首领梁勤建立宕昌国,宕昌镇、良恭、阿坞、荔川和岷县闾井、申都、寺沟、麻子川等乡镇均在宕昌国版图内。宕昌国国力弱小,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当归是宕昌国的特产,是宕昌国给北朝皇帝的贡品:“梁天监四年(505年)正月,宕昌国王梁弥博来献甘草、当归,诏以为使持节,都督河凉两军事、安西将军、东羌校尉、河凉二州刺史、陇西公、宕昌王,佩以金章。”
晚清岷州壬午(1882年)科举人王继政在《岷州乡土志·物产》中说:“当归:粪种成者入药上品。唐苏恭以宕州(今宕昌县)者为胜。”苏恭,本名苏敬(599—671),唐朝著名医药学家,唐高宗显庆年间,与李勣等20人撰成《新修本草》,其中说:“当归产宕州者最良。”当归被康熙年间岷州抚民同知余谠写入《岷州卫志·物产·药类》。岷州当归也被商人打入中原市场:“而马坞镇羌活、当归等物,近发东陕,远且及于各省。”“即此(当归)与党参、黄芪为岷药材大宗。”
北魏太武帝始光元年(424年),宕昌国归附北魏。北周武帝保定五年(565年),大将田弘(纥干弘,曾任岷州刺史)灭宕昌国,以其地为宕州(今宕昌县)。唐肃宗乾元初年(759年)复设岷州,下辖溢乐(今岷县城)、祐川(今宕昌县理川镇)、和政(今岷县梅川、中寨一带)三县。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岷州梅川、荔川、闾井寨、通远军、熟羊寨置牧养十监,经营牧业。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政府在岷州设置临江铺、宕昌、茘川、梅川、闾井五寨。元明清时期,宕昌县在岷州辖地内。
茘川人尚武,民风剽悍,恃武好斗,蛮横无理。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岷县县长蒲葆阳改荔川为理川,意在文明开化,以理为先。1961年12月,理川镇划归新独立的宕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