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 引领凉州文化研究高质量发展
2024年05月31日
字数:1,973
版次:03

张国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凉州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深入挖掘凉州文化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提炼概括凉州文化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着力推动凉州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一、建立学科体系,引领文化研究新方向。在凉州文化整理挖掘的基础上,创建和研究“凉州学”,可以使凉州的历史文化研究以及以凉州为中心的河西乃至西北的历史文化研究,有一个进行统摄、整合,使之系统化的学科平台,有新的视角定位和新的学科生长点。开展“凉州学”应主要从四个层面来展开:一是对以往“凉州学”基本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利用,这既包括基本的传世文献资料和地上、地下文物考古资料,也包括以往学术界重要研究成果的汇编、总结。二是综合性的“凉州学”研究,涵盖凉州历史文化研究各领域的综合性、系统化研究。三是有关“凉州学”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主要涉及历史学、古文字学、地理学、文化学等学科。四是以凉州历史文化为代表的人文精神的研究。学科设置上,可以借鉴以往研究成果,突出亮点,找准突破口。根据目前实际,以历史研究、文化研究为总括,具体从文献研究、金石研究、艺术研究、文学研究、传播研究为前期基本学科开展“凉州学”学科体系建设,架构上要偏重历史学,以历史学为主开展研究。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升讲好故事新水平。一是聘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丝绸之路”研究、生态环境治理、凉州文化挖掘等重大问题,组建文化产业领域智库和专家顾问团,发挥专家学者学术优势,为文化旅游产业重大决策和发展战略把脉会诊、提供咨询。二是以学者互访、学习进修、人员培训、参与课题研究为主要内容,创建“名师工作室”,探索建立人才培养和科研育人常态化工作机制,推动凉州文化研究力量的壮大。三是利用敦煌文博会、丝绸之路国际文化旅游节、凉州文化论坛等节会推动凉州学的传承。常态化举办凉州讲坛、凉州文化学术研讨会等活动,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扩大凉州学的影响力。四是大力开展凉州文化板块化研究,深挖凉州文化丰富内涵,编撰出版一批有深度、有高度的学术成果,形成凉州文化挖掘整理研究弘扬系统体系。五是创新凉州文化宣传方式,主动联系国内主流媒体开展报道,与知名媒体联合制作凉州文化宣传系列短视频节目,广泛利用新媒体宣传扩大凉州文化的影响,多维度讲述“武威故事”。
  三、持续深化研究,开创文化传承创新新局面。一是组织编撰一批凉州文化方面的文献资料。在编纂“凉州文化研究院文库”的基础上,继续在古籍文献、考古资料、凉州文化研究等方面,系统开展相关研究和整理,形成凉州文化的系列性研究成果。二是进一步拓宽与国内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渠道,充分发挥专业机构科研、专业人才等方面的优势,积极主动融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申请的国家级、省级文化项目,从而推动凉州文化研究创新、促进凉州文化成果转化。三是依托武威市重大的文化项目,如凉州会盟纪念地、吐谷浑文化博物馆建设等,与国内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战略合作,拓展凉州文化研究视野,推进研究深度,使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自身的人才优势、学术优势、智库资源与地方丰富的文化资源相结合,促进凉州文化研究的创新发展。四是开展文化产业领域调查研究,借鉴国内文化产业发展成功案例,围绕武威市在文化旅游名市建设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等方面,确定重大课题攻关,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大力挖掘凉州文化资源,助推文旅深度融合。
  四、推进成果转化,开启交流合作新篇章。一是加强沟通,与国内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常态化交流研讨机制。积极探索加强联合研讨、信息和成果共享等形式,不断提升凉州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专家学者投身到凉州文化的研究之中。二是对独具特色的汉唐文化、五凉文化、吐谷浑文化等进行品牌塑造,增强市民传承文化、发展文化的自豪感与创新能力。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打通创意设计、研发生产、营销推广衍生产品等产业链,利用先进的新媒体以及数字技术对优秀文化进行记录和设计,推出“专精特新”文创产品,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对接“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增强凉州文化的竞争力。三是在项目开发、景区建设中注重非遗动态展示、民俗表演等文化元素的融入,增强文化体验,提高文化效益,提供更多精细化产品,拓展旅游互动体验功能,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四是树立抱团式集聚群式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大敦煌文化旅游圈、甘青新蒙旅游大环线快速发展的班列,协商建立河西城市区域合作发展机制,建设河西走廊风情体验文化旅游走廊,扶持创作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文化艺术精品,着力延伸文旅产业链,打造“凉州文化+”品牌文化活动体系,构建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
  (作者系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党组书记、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