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发挥好民族院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独特作用
2024年05月17日
字数:1,995
版次:03

张俊豪 省政协委员、西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鲜明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是民族院校必须始终坚持的鲜明办学定位。近年来,在国家民委党组和省委坚强领导下,在省政协关心指导下,西北民大积极发挥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独特作用,探索开展了系列工作。
  一是完善工作体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办学治校之魂,贯穿融入管党治党、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推动办学理念、思路、举措等转型升级。成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工作处,充实加强专门工作力量。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着力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研究高地。出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施意见、贯彻落实委属事业单位改革发展部署会精神工作方案等一揽子方案,实现一切工作向此聚焦。整合精锐力量,成立人才工作、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绩效评价体系改革、科研创新发展、服务民族外宣(道中华)、校园文化环境提升、文创、文艺、翻译等9个工作专班,确保各项主线任务落实落地落细。
  二是完善教育体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政治标准,全面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切实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有机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在省内率先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特色思政课,深入推进《中华文化导论》等100门“铸牢”教育课程群建设,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思政案例展。按照增进“共同性”、突出“融合性”要求,对民族、语言、文化、历史类学科专业进行系统性重塑转型,统筹推进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优化调整,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一级学科。坚持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组织社会实践团队,赴西藏、新疆、甘肃等省区开展铸牢相关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大中小一体化共建共进体系,作为牵头单位建立集体备课、专题讲座、项目申报等共研共学机制。发挥学校国家级语言文字基地作用,三年来为西部民族地区累计培训双语干部和技术人才2000余人次。
  三是完善宣传体系。实施“石榴籽”校园文化工程,开展“一院一节一特色”活动,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名师讲堂”“石榴花开大讲堂”等平台作用,有形有感有效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建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展”“黄河大合唱”展览馆、中华典籍陈列馆、“三大史诗”研究展示馆等,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在京举办“锦绣中华·丝路明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演,打造“丝路故事”系列短视频,协助拍摄文献纪录片《赤诚》和《南梁之光》,打造全方位宽领域“全媒体+铸牢”宣传矩阵。积极服务民族外宣,组建“多彩中华”艺术代表团赴柬埔寨开展中柬友好年文化交流活动,组织学者赴日内瓦参加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每年举办陇台大学生文化研习营和台湾大学生敦煌文化研习营,承办“一带一路”百校结好云端艺术节,会同省民委、教育厅、文旅厅举办我省首届“道中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创大赛。连续28年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月”活动,学校被评为“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四是完善研究体系。加快调整研究方向,围绕加强“三大史诗”、河西走廊多民族“三交史”、宗教中国化等研究,打造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为龙头的研究高地。开展有组织科研,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设立专项,在学术期刊上开设理论专栏。三年来获省部级以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项目97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4项。整合研究平台,获批国家民委、甘肃省“铸牢”研究基地、甘肃省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研究基地,与北大、川大等知名高校共建铸牢协同创新中心和研究基地,与省民委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创建研究咨询中心”。服务重大课题研究,承担《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甘肃卷》“明代部分”编纂工作,承接《甘南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基础》等重大横向课题。强化决策咨询研究,近年来多篇咨政报告被省部级以上部门采纳,2023年14篇被中办信息刊物采用,7篇获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
  五是完善支撑体系。促进各民族师生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深化各族学生混合编班、混合住宿的“融嵌式”居住学习生活模式,建成“一站式”学生社区。将职工之家、学习援助中心、创新创业团队、学生社团、社会实践等作为促进“三交”、增进认同的重要平台。大力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柔性引进人才管理办法,汇聚铸牢教育研究多学科人才资源。将“铸牢”纳入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作为政治考察、校内巡察、绩效管理的核心指标,作为考核评价、干部选用、师德师风及党员发展的“铁规距”“硬杠杠”。切实加强更高水平平安校园建设,主动创安创稳,建成国家安全教育馆,常态化开设国家安全教育类课程,守好意识形态阵地,确保校园和谐稳定政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