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把牢正确方向 聚力实践创新 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4年05月17日
字数:2,130
版次:03
 

赵凌云 省政协委员、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近年来,省民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
  一、突出政治引领,推动决策部署“大落实”。高位谋划部署。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民族工作作为全局性工作、战略性任务、基础性事业、生命线工程统筹谋划,系统推进。压实主体责任。各级党委(党组)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巡视巡察、政绩考核。实施“一把手”工程,省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自谋划部署、亲自推动落实,向各市州的“要紧人”一一交代任务,安排开展“一把手”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要求对所有乡镇党委书记进行轮训。完善体制机制。坚持在大统战工作格局中推进民族工作,建立党委年度报告民族工作制度,充分发挥领导小组议大事、“两个机制”抓日常的作用,完善民委委员制,建立民族工作协调机制,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
  二、聚焦主线发力,构建宣传教育“大格局”。打造理论研究高地。连续多年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列为重点研究专项,设立54家省级研究基地、教育基地、培训基地,每年开展40余项课题研究,高质量编纂“三交”史料316万字,促进了一批研究成果的转化。实施“石榴籽”教育工程。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体系,作为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主体班次的必学内容,作为全省大中小学思政教育的必修课,在省内11所高校开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经验做法被中央统战部《统战工作》刊发。构建宣传矩阵。连续21年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连续8年开展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下基层“百场万人”大宣讲。甘肃体验项目第一批入驻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得到国家民委的充分肯定。与国家民委“一报两刊”和甘肃日报、省广电总台等12家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中国民族报、中国民族、民族画报推出专版专刊6期,在全国率先对37个甘肃特有的中华文化符号进行深度解读,在甘肃日报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栏并刊发稿件70余篇,在甘肃电视台开设《同心筑梦》大型电视专栏并制播专题片26集,制播《丝路拾遗》电视纪录片30集,引导各族干部群众不断增进“五个认同”。
  三、创新载体平台,促进各族群众“大交融”。搭建助力发展平台。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按照赋予“三个意义”的要求,编制实施“十四五”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规划、兴边富民行动方案,推动甘南州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先行区、临夏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区、河西走廊各民族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举办民族自治地方逢十周年庆祝活动,为甘南、张家川、肃南、阿克塞协调落实一批州、县庆项目和资金。配合国家民委、农业农村部在甘南州成功举办民族地区州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现场推进会。搭建“三交”促进平台。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开展试点示范项目120余项。在全国首创开展“红石榴”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示范创建活动,命名示范单位69个。积极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在兰州市七里河区、临夏州临夏市、酒泉市敦煌市开展了试点工作。搭建文化认同平台。成功举办第二届“石榴杯”甘肃省民族书画摄影作品展暨民族古籍保护成果展北京专展、全省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创排演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晚会17场次;举办“石榴杯”中小学生知识竞赛和大学生演讲比赛,参加人数达278万人次;指导民族地区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力有效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搭建依法治理平台。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稳慎推进涉民族法规立改废释。成立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协会,建立12个民族工作法治建设基层联系点,夯实基层治理基础。深化与17个兄弟省区市的协作关系,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坚持主动创稳,全面排查化解民族领域各类风险隐患,坚决防范发生“黑天鹅”“灰犀牛”事件。
  四、深化联创共建,打造民族工作“大品牌”。突出分类施策。围绕打造创建工作升级版,纵深推进“一廊一区一带”创建行动,持续建设河西走廊示范区、沿洮沿黄创新区、陇东陇南提升区。每年由牵头市州制定实施方案,年初部署、年中推进、年底总结,落实联席会议、信息共享、互观互检等制度,推动形成比学赶超、争先进位创建工作格局。创新开展“7+N进”活动,在全省130个A级以上景区开展创建工作,推动创建工作增点延链、提质增效。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命名管理办法,出台创建测评指标,编写创建工作指南,建立完善创建工作体系,推动创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坚持示范引领。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85个,命名省级示范区示范单位897个,其中去年创建全国示范区示范单位14个、位列全国第5,命名省级示范区示范单位288个,创建工作成为甘肃品牌,进入全国第一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