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魏巍与《谁是最可爱的人》
2024年03月04日
字数:1,790
版次:03

郑学富



  

《谁是最可爱的人》手稿

  魏巍和新华通讯社的同志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给总政写了一份报告。原本,他们一行3人至此就完成任务可以回国了,但是大家不约而同地都想到前沿阵地去看看。于是他们又顶着严寒风雪,冒着敌机、敌炮的轰炸,取道照川、顺川、平壤等地一直南下,奔赴前线。美军有强大的空中优势,他们狂轰滥炸,路被炸得坑洼不平。白天敌机没完没了地倾泻炸弹,3人乘坐的吉普车只能昼伏夜行,又不能开车灯,只能沿着漆黑的山路艰难前行。
  魏巍一路上所见到的是白雪掩盖不住的焦土,公路两旁房屋或是残垣断壁、弹痕累累,或是一片灰烬。他们在附近的山沟里找到了一户老乡家歇脚。这个“家”是他们在山坡上挖的几个坑,用树枝和稻草搭成的窝棚。魏巍在这里见到了一个年仅13岁、沉郁而坚强的朝鲜男孩。他对魏巍说,学校和家都被炸毁了,他第一次看到30多具尸体倒在他的周围。男孩眼里冒着火光狠狠地说,他决心参加人民军,要把敌人杀死咬死。在顺川的金谷里,魏巍住在一位70岁的阿妈妮家中,他的儿子被敌人活活打死,和儿媳妇守着一个还不会说话的孩子。这位老妈妈用干枯的两只手紧紧地攥住魏巍的手,声泪俱下地说:“孩子们!孩子们呀,你们快抓住杀我儿子的凶手吧,你们把他们打死、撕碎吧!”在平壤,魏巍遇到一位朝鲜新闻记者,在战火中与妻儿失散,至今音信杳然。
  魏巍几人到达汉江时,大桥已被炸得不见踪影,只能在江面浮冰上通过,此时冰面上还有裂缝。在魏巍等3人的鼓励下,驾车的战士不顾一切地开足马力猛冲过去。吉普车摸着黑走了好远,竟没有看到我们的防空哨,他们心中不禁疑惑,四处张望时发现有一个英文路标,夏庇若上前一看说前方是美军阵地。3人顿时目瞪口呆:竟差点自投罗网。3人立即往回走,终于在汉江南岸找到了志愿军的一个师指挥所,在这里他们了解了前线战斗情况。之后,夏庇若等去了汉城,魏巍则坚持到前线部队。
  魏巍在前沿阵地采访了3个月,在汉江南的日日夜夜里,他耳闻目睹许多撼人心魄的事情,每一天都被感动着。他亲眼看见了战士们杀敌的无畏,亲身感受了敌人巨炮的轰鸣,很多战士被这百倍于惊雷的爆炸声震聋。他踏过被炮弹深翻过的阵地,他手握过鲜血浸透的泥土。他看到那些师、团指挥员们,在敌机不断轰炸中,在指挥所里看地图,研究指挥作战,有时蜡烛被震得掉在地上,有时还不得不从着了火的房屋转移到别处。魏巍曾无数次地问过自己,我们的战士为什么那么英勇,硬是不怕死呢!那种高度的英雄气概是怎样产生的呢?他带着这个问题随军行动,在行军休息时,在战斗间隙中,抓住时机访谈。他观察、接触、了解了许多同志,有立功受奖的英雄,也有普普通通的战士。在战地采访都是冒着敌人的飞机大炮的袭击,抢时间进行的。如采访英雄马玉祥和采访二次战役中最为壮烈的松骨峰阻击战参战部队的营长和通讯员时,都是在阵地前沿的山坡上谈话,而且几次才谈完。这位营长含着热泪向魏巍讲述松骨峰战斗的惨烈悲壮。
  松骨峰位于龙源里的东北方向,主峰标高288.7米,从山顶往东延伸约100米就是公路,是军隅里通往平壤公路上的咽喉,与三所里、龙源里形成鼎足之势。
  1950年11月7日,第二次战役打响之后,第38军112师335团接到坚守松骨峰、阻击南逃美军的任务。335团在漆黑的夜晚冲破美军的炮火封锁,在书堂站一带展开。11月29日19时30分,1营3连由新兴洞出发,急进50余公里,30日拂晓进至松骨岭东侧,恰逢美军汽车纵队正由北向南疾驶。第3连迅速抢占公路两旁要点。美军在飞机、坦克、大炮的配合下,多次向3连阵地冲锋。战士们用火箭筒、炸药包炸毁敌人的坦克和汽车,打退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下午13时,攻击松骨峰阵地的美军开始了第5次冲锋。随着美军的冲锋一次次被打退,美军投入冲锋的兵力也越来越多,而在松骨峰阵地上坚守的3连能战斗的人却越来越少。魏巍在《谁是做可爱的人》中写道:“这激战整整持续了八个小时,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蜂拥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身上、帽子上冒着呜呜的火苗向敌人扑去,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把要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3连官兵以百人之力,在无险可守的情况下,阻敌数个师长达十几个小时,为主力部队围歼敌人、夺取第二次战役的胜利争取了宝贵时间。志愿军领导机关授予该连“攻守兼备”锦旗一面,记集体特等功,第38军授予该连“英雄部队”称号。 (连载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