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中的文化深邃
2024年01月22日
字数:1,114
版次:04
陈裕
人间智慧总有一份馨香留给岁月,大寒就是这样静守时光的一种文化传承。
大寒是冬季最后一个节气,《授时通考·天时》说:“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所以民谚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
大寒节气所孕育的文化在于诗情的传颂:文同是如此描述的“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孟郊的笔下是这样的“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曾巩说“际海烟云常惨淡,大寒松竹更萧骚。”张嗣纲说“折竹声催听,飞禽影断看。”千年情怀的寄予让大寒冷峻的外表不生厌,从文化内涵里品味出民族独特的文明灿烂,是大寒赋予的灵魂所在。
大寒所承载的文化更在于民俗的通晓。大寒常处农历岁末,或与小年重叠,或与大年相交,而绝大多数年份里,大寒是春节前的最后一个农历节气。故在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杀年猪,打年鱼,磨豆腐,扫尘洁物,炸鱼腌肉,炒瓜子花生,准备各种祭祀供品,赶做新鞋新衣等等。繁忙的劳作过程中,日渐浓厚的“年味儿”扑面而来,辛劳之中充满着生活馨香,所以,在民间有一种说法,叫作“大寒迎年”。
大寒时节里,有的地方人们购买一些芝麻秸,除夕夜将芝麻秸撒在路上供孩童践踏踩碎。因为“芝麻开花节节高”,又因“踩碎”与“踩岁”谐音,人们祈求吉祥如意、岁岁平安的好口彩,好寓意。
在华南一些地方,欢乐的大寒节气曾有一种拜土地公“做尾牙”的习俗,亦称“尾牙祭”。他们将农历二月初二确定为“头牙”,年前的腊月十六日为“尾牙”。这天人们要吃春饼,生意老板要设宴招待员工。
大寒节气多与腊月二十三的小年相交,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宋朝廷坚持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离统治中心较近的北方地区也都如此,离统治中心较远的南方地区则是腊月二十四过小年,海上的渔民有的要在腊月二十五过小年。这一习俗,一直延续下来。小年之俗,例如祭灶、扫尘、剪窗花等,也是大寒时节的主要风俗。
“有钱没钱,剃头过年”,这是民间的另一风俗。我的老家,大寒前后,男性都要剪头,不然会有“方舅舅”的说法。
在迎新年的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的民俗曾经十分盛行。巧手的民间女性,手持剪刀和红纸,或继承,或学习,或模仿,剪出充满喜气和寓意的动植物及掌故图案,诸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余),鸳鸯戏水、八仙过海、仙女下凡、刘海戏金蝉等,过年贴在窗户等处,既漂亮,又吉祥。
大寒忙,忙过年,人们享受的是过程,尊崇品味的是信仰,忙的过程就是快乐和味道。
大寒,岁穷时的节气之所,心怀中华文化的千年深邃,与新年交首,是节气中靓丽的一抹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