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让岐黄文化在新时代开新花
□ 杨明杰
2023年11月15日
字数:1,515
版次:03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我们这个时代,国家繁荣、社会平安稳定,有传承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能力,要把这件大事办好”。发源于陇东大地上的岐黄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璀璨的一页,也迎来了难得机遇,我们要大力传承发展岐黄文化,让流传千年的瑰宝在新时代开出新的花朵/结出累累硕果。
  一、深刻认识传承发展岐黄文化的重大意义。岐黄文化发源于我国上古时期,狭义上指岐伯与黄帝创立、后经历代医家丰富完善的中医药文化,亦称“岐黄之术”。其标志性典籍是《黄帝内经》,内容包括博大精深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蕴含着特有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庆阳作为岐黄文化的发祥地,岐黄文化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不论是过去、现在或将来,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
  二、切实做好岐黄文化的研究挖掘和宣传推广。首先,要精心组织考证。经多方考证证明,岐黄文化的创始人之一岐伯就出生于甘肃庆阳,由于时间久远,对岐伯和岐黄文化的研究还需通过更多的史书、方志、典籍和历史遗址等再做深入的、详实的历史考证,为传承发展岐黄文化再添有力佐证。其次,要加强理论研究。自上世纪50年代到现在,岐黄文化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形成研究专著《岐伯医道》《岐黄哲学思想》20余部,论文200余篇,创办了《岐黄文化研究》等刊物。下一步,要结合岐黄文化产业特点,选择一些重大项目研究,力求再出新的成果。再次,要广泛宣传推介。围绕医祖岐伯、黄帝内经、民族医药古籍等领域,深入发掘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历史价值,打造“岐黄中医药文化传承基地”。开办岐黄文化研究网站,创作一批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影视、戏曲、书画等文艺作品。第四,要争取多方支持。在资金扶持上,加大财政投入,列出专项资金予以支持;在部门联动上,组织卫健委、市场监管、文化旅游等部门,分工协作,配合联动;在机构设置上,可考虑成立岐黄文化研究院,核定编制,明确职能,开展专题研究;在社会动员上,组织与岐黄文化相关的陇东学院、医疗保健单位、食品药品生产单位、文化产品营销单位和民间热心人士,参与岐黄文化研究和产业开发。
  三、大力发展岐黄文化产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一要发展岐黄中药种植业。以打造“中药材生态种植示范基地”为重点,完善庆阳市中药材种植、培育体系。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在全市各县区、国有林场,选择适应水土条件的品种,建设中药材景观苗木培育区,大力种植甘草、当归、黄芪、柴胡、板蓝根、大黄等特色中成药,并加大科技研发,不断高附加值转化。二要发展岐黄中医诊疗业。加强市、县区中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科、乡镇卫生院中医室建设,提升中医药诊疗水平。推广使用中医药传统疗法,发挥简便廉验作用。倡导医养结合,发展医养联合体,突出中医特色。支持兴办民营专科中医药、国学馆,用纯中药、特色疗法诊疗常见病和疑难病,以有效提升中医药治疗技能和中药治疗水平。三要发展岐黄养生保健业。要发展中医与康养结合的院(所、馆、店等),针对特殊人群、慢病患者,实施规范健康管理,达到无病早防、有病康复的效果。发展传统养生药膳及特色营养型餐饮业,开发保健酒、保健茶及保健饮品。发展医疗保健业,恢复传统的熏、浴、煨、敷、拔、灸等方法,研制药枕、药腹带等保健品。四要发展岐黄旅游观光业。以创建“岐黄中医药养生旅游”基地为重点,把中医药康养与庆阳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紧密结合起来,扩大岐黄文化遗址建设,完善庆城周祖陵岐伯圣景等景观建设,并依托南佐仰韶文化遗址、正宁黄帝冢文化景区等,打造一批以拜祖寻根、医药养生、文化教育、休闲娱乐为主的养生旅游路线。
  (作者系庆阳市政协办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