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上的陇南名镇
2023年10月23日
字数:1,212
版次:03
成志强
成县黄渚镇
成县黄渚镇是2004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公布的全国重点名镇。东邻徽县江洛镇,南与王磨镇接壤,西与西和县毗邻,北邻徽县麻沿乡。面积149平方千米,辖黄渚、贾坝2个社区居委会和黄渚、茨坝、王庄、张庄、柏湾、吴湾、赵河、太山、清水、麻石10个建制村,38个自然村分42个村民小组。镇人民政府驻黄渚村,距县城35千米。镇以黄渚关得名。黄渚关,《成县志》载:“在今黄渚乡政府之西。依山设关,关西为滔滔东河,余三面为巍峨之高山。”黄渚关地处险关要津,当“秦、陇下徽、成小道”,控一水而扼群山,俨然水中小块陆地,故名。
明、清置黄渚关巡检司。民国属黑峪乡,1953年属第七区,1955年改王磨区,1958年属江洛公社,1961年建黄渚公社,1983年改黄渚乡,1986年改黄渚镇,沿用至今。
地处西成铅锌矿带腹地,铅锌矿藏丰富,为本省铅锌矿产工业重镇。铅锌矿产,清咸丰时已有零星开采。大规模开采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至1987年,个体、军、政、其他部门企业群兴。今主要由厂坝铅锌矿规范开采。
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崇山环列,沟壑纵横,水系发达。东河上游杜家河段从三渡水入境纵贯南北,支流有三渡水、赵河、冯家河、黑潭沟、小岭沟、庙沟、麻石沟、清水沟、后沟里、漆家沟、官子沟11条水系。地貌以山地林区与沟壑水域为主体,占总土地面积的90%以上,中部河谷有小块谷地。山地林区气候高寒,阴湿多雨,平均海拔1700米,境西南白崖山海拔2377.7米,县境第一高峰,为高山草甸区。中部河谷地带平均海拔1079米,气候凉爽湿润,为玉米、油菜等农作物主产区。地处西成铅锌矿带腹地,铅锌矿藏丰富。全域年均气温8℃,无霜期180天,日照时数1600小时,降水量800毫米。
镇内以地形、地貌得名的黄渚、太山、清水沟、麻石;以姓氏、地貌得名的柏湾、吴湾、赵河;以姓氏村落得名的王庄、张庄;以植物得名的茨坝。吴湾村三渡水组,东河上游来自西和、徽县支流在此Y形汇合后进入县境,成“一水渡三县”奇观。
第一产业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主产小麦、玉米、油菜、核桃、食用菌。养殖业以饲养牛、羊、猪、鸡为主。养蜂、种药、采药、竹编为传统副业。“黄渚正鑫魔芋种植专业合作社”是新型特色农产品龙头企业。第二产业以铅锌矿产开发业为主,有多处采矿点及厂坝公司、黄渚选矿厂等矿产加工企业。
青黄路(青河沿—黄渚)东连省道江武路,东通徽县,西通西和。王黄路(王磨—黄渚)南接支王路(城关支旗—王磨)。茨坝、清水、麻石、赵河村公路以王黄路为接点。
境内有黄渚关遗址。明武宗正德间(1506—1521)因四方乡民采矿形势而设巡检司署,以捕盗诘伪。清初沿用,初设巡检一员,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年)裁缺。清《成县新志》载:“黑谷关,宋绍兴间郡守程俊置”,黄渚关为黑谷道要津,设置或不晚于黑谷关。
黑谷道遗址,始于今县城东郊,至今黄渚镇后,一经晒经寺达西和县城;一向东延续,至于今天水市秦州区。道路大抵沿东河开辟,峰峦叠嶂,流水屈曲。宋代为秦州、西和至成州重要道路,吴璘曾设隘、障,驻戍卒于要衢。民国三十五年(1946)后渐废。 (连载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