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成岳冲 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民盟浙江省委会主委
2023年09月11日
字数:2,291
版次:0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浙江历史文化遗产丰厚、类型齐全、特色鲜明,在全国居于重要的位置。一是坐标特殊。浙江长兴七里亭遗址、浦江上山遗址、余杭良渚遗址,分别实证了中华民族百万年(在浙江)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年的文明史;浙江也是众所周知的我国丝之源、茶之源、瓷之源,享誉海内外;嘉兴南湖的红船,更是见证了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百年党史的起航地。二是品质上乘。截止目前,浙江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国家级非遗项目、人类非遗项目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数量均居全国第一位;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国家级博物馆、已登记备案博物馆数量居全国第二位;4处遗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其中良渚遗址入选首届“世界十大重要田野考古发现”,在中华文明“版图”中彰显了鲜明的浙江印记。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03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全省域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并把“进一步发挥浙江人文优势、加快建设文化大省”作为实施“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20年来,历届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锲而不舍做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
  ——制度创新,赋能保护。制定实施浙江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省级地方性法规,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意见、关于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打造文博强省的意见、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筑牢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基石。同时,深入实施文物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动,率全国之先组建省级文物安全巡查队,强化执法力度,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转化利用,持续推进。浙江创新实施文化基因解码工程、传统村落民居保护工程、革命文物传播弘扬工程。谋划打造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瓯江山水诗路四条诗路文化带,将历史文化遗存串珠成链。开展阳明文化、和合文化、南孔文化研究,编纂出版《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越地藏珍——浙江馆藏文物大典》《浙学未刊稿丛编(第一辑、第二辑)》等传世之作。在全国率先推进博物馆景区化,率先启动乡村博物馆建设。依托“浙里文化圈”“浙里文物”数字化应用,为公众提供“一站式文化链接”。先后建成杭州国家版本馆(文润阁)、之江文化中心(主要包括浙江省博物馆新馆、浙江图书馆新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浙江文学馆,是目前全国体量最大的省级公共文化设施集聚群、现代复合型文化综合体)、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等,一经开放秒变网红打卡地,使历史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火”起来。
  ——交流合作,增进互鉴。积极推动浙江文化元素嵌入重大文化工程、外事活动,持续开展文化交流合作。2022年,由浙江省牵头、15个省(区、市)共同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连续3年举办“丝绸之路周”活动,吸引22个国家的200多家文化机构、累计5000余万人次参与线上线下大联动;举办多场国际性学术会议、主题展览,积极开展国际联合考古和援外项目;扎实建设一批文博类国际人文交流基地,着力讲好浙江文化故事,有效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
  近年来,浙江省政协通过召开协商论坛、开展主题调研、提交文化提案等方式积极履职尽责,在联合大运河沿线省市申遗、助力良渚古城遗址申遗、加强城乡建设中的历史文化保护和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等工作中积极发挥作用,为浙江建设高质量文化强省、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贡献力量。
  做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文化自信,久久为功,持续推进。当前,我们认为,特别需要做深做实“夯实基础”“健全制度”“注重效益”这三篇文章。
  一是系统梳理,强化自觉,做好夯实基础的文章。首先要坚持“抢救第一”“保护至上”的工作理念,筑牢各级党委政府履行保护利用责任的思想基础;其次要深入普查、迭代完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本底,筑牢系统性保护利用的工作基础;再次要加大培养与保护利用相适应的各类专业人才力度,筑牢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力量基础。
  二是完善制度,强化落实,做好制度保障的文章。一要尽快完善细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领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确保各级各类历史文化遗产都能纳入其中,得到妥善保护。二要强化制度刚性,严格约束机制,加大对各种法人违法、恶意损毁行为的惩处力度,形成有效震慑。三要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纳入城乡整体发展战略,持续拓展社会参与渠道,营造良好环境。
  三是科学利用,数字赋能,做好放大效益的文章。一方面,要深化文旅融合与文化市场建设,培育一批“既叫好又叫座”“既好看又好卖”的文创产品,让文化遗产从史态转成活态、从原生态变成业态,延伸其产业链、价值链。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文旅融合与文化市场的引导管理,始终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最大限度减少对历史文化遗产本体的伤害和过度消费历史文化遗产的行为,让优秀历史文化在现代文明建设中更加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