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的 陕甘宁边区火柴厂
2023年08月28日
字数:1,635
版次:03

马小江


  1935年,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抵达陕北。1936年,红军先后举行东征、西征战役,陕甘苏区进一步扩大。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陕甘苏区北迄长城,南至淳化,西达固原,东到黄河,总面积12.96万平方千米,人口约200万,设有36个县和1个特区。1937年3月,改称陕甘宁特区,5月改称陕甘宁边区。党中央、西北局、陕甘宁边区政府,为了打破国民党顽固派的经济封锁,边区政府号召群众,在有限的资金技术条件下,充分利用现有的各项资源,从零开始建设和发展边区工业,以保证抗日战争和民生供给的物资生产。
  1940年,党在山西省晋西北关帝山诞生了延安丰足火柴厂,该厂是由国民党阎锡山所办的火柴梗厂接收过来的。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扫荡,晋西北行署决定,将该厂迁往陕甘宁边区。那时交通十分不便,搬迁过程中采用人抬、驴拉、驼运等简陋方法,耗时一年多,历尽艰难险阻,于1942年到达陕北延安。
  1944年3月。选址在延安北郊狄青牢村,成立了陕甘宁边区火柴厂,属于八路军公营企业。厂长为杜子秀,书记林涛,副厂长尹希圣,全厂20多人。1945年初,火柴厂迁至石圪塔村。厂房和宿舍则由土窑洞或牲口棚改建而成。
  当时,该厂在技术力量、机器设备、化工原料等方面十分缺乏,于是党组织决定:安排技术人员研究试制黄磷和氯酸钾,争取自力更生解决原料问题;同时派员去敌占区通过地下组织购买制造火柴的机器和原料。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在各部门、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支持下,终于在1944年3月1日投产并生产出陕甘宁边区第一批火柴。
  由于当时正值延安军民响应毛泽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于是周恩来将火柴定为“丰足”牌。
  火柴商标由鲁迅艺术学院设计,正中“丰足”由两支麦穗环绕,果硕叶茂,象征丰衣足食。火花背面“边区巩固生产发展”(后改为“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八个字,并在侧面标注厂名。别小看火花这一小小的阵地,它激励着广大军民奋勇向前,英勇杀敌。 火花四个角分别是“顶上火柴”四个字,这是由任弼时提议加上的。让人一看,自豪之情,跃然纸上。
  该厂在建厂初期除了制造火柴梗片部分是机器生产以外,排梗、卸梗、粘药头、装盒、包封等工序都是手工生产。全厂职工只有20多人,他们过着军事共产主义生活,既是生产工人,又是战斗队,生产情绪很高,日产量可达3万多盒,满足了陕甘宁边区的军需和民用。此后,火柴产量逐年上升。1946年,火柴厂迁址安家寨,改名为延安丰足火柴厂。1947年胡宗南侵占了延安,全厂职工跟随党中央毛主席转战陕北,一面生产,一面打仗。
  1947年,火柴厂迁往砖窑湾西梁村生产。转战陕北时,火柴厂工人掩埋了机器,投入解放战场。但是火柴厂的工人,每人都算称得上是一个火柴生产小厂,因为他们身带火柴生产余下的材料,一边行军打仗,行军休息时间就蘸晾火柴、糊盒包装,直到用完火柴材料为止。1948年延安光复后,7月1日,火柴厂又在砖窑湾恢复了生产,并在山西购买了蘸头机,火柴的质量和产量大幅度提高。1949年,由于生产扩大了,砖窑湾周边糊火柴盒的人少,经贾拓夫指示,火柴厂迁回延安东关黑龙沟。糊火柴盒就是延安市民的一项有偿劳动,许多家庭都为火柴厂糊盒(糊40只盒可换一盒火柴)。火柴通用每盒装50根火柴。由于火柴盒一则费料,二则糊盒费工,厂里又没糊盒工,调整机器,改为每盒装100根火柴。由于火柴盒一时供应不上,市面销售的火柴就用秤称。许多年,延安都用散根火柴。
  “丰足”牌火柴产量大,质量好,不仅满足了延安的需求,还大量输送到华北其它抗日根据地,更在中共七大时成为与会代表的纪念品,工厂特意在火柴盒上印上毛泽东头像,作为“七大”专用。毛主席对“丰足”尤为钟情,他在接见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时,还将两打“丰足”牌火柴作为礼品相赠,更是高兴地对斯诺称丰足火柴火花为延安“窑洞之最”。
  从1938年至1949年,陕甘宁边区工业品和日常用品基本达到自给,这为后来新中国的工业体系建设,积累了最初的宝贵经验。现陕甘宁边区丰足火柴厂旧址仅存两孔窑洞,2020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延安时期我党领导人民群众艰苦创业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