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精心谋划抓文史 凝心聚力促发展
2023年08月23日
字数:1,644
版次:03

政协城关区委员会


  城关区政协文史工作起步于1988年。多年来,城关区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紧紧围绕存史、资政、团结、育人方针,积极开展文史资料的征编、出版和利用工作,积极开展“书香政协”建设,通过组织开展多项研究,为丰富城关文化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开展情况
  城关区政协开展《城关文史资料选辑》编纂工作以来,组织了一批学养水平较高和文笔俱佳的文史工作团队,通过许多珍贵的档案、史料以及鲜活的掌故、口述,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地展示了城关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西北重镇、历史名城的风土人情、地域文化、趣闻轶事。先后出版《城关文史资料选辑》十七辑,编辑文章632篇、文字250.2万,记载了城关区政协一届一次会议至十届一次会议期间工作开展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富强城关、活力城关、文化城关、生态城关、和谐城关、幸福城关”的发展战略,对城关区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重点人物等进行抢救性挖掘、整理。为科学认识区情,客观总结汲取历史经验教训,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益借鉴。
  二、城关区政协文史资料工作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凝聚各方合力。一是高度重视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历届区政协坚持把文史资料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行研究部署,在健全机构、理顺机制、选配人员、安排经费等方面提供保障和支持。从《城关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一辑以后的编辑出版过程中,区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带头撰稿、审稿,用实际行动支持文史工作,充分带动了广大委员撰稿、投稿的积极性。二是社会各界协同发力。区党史办、区志办、区文旅局等多个部门主动参与,在目录编写、稿件审定等工作中给予了很大帮助,保证了文稿内容的详实和准确。
  (二)强化制度管理,完善硬件建设。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注重科学管理。每年年初,文史委制定下发《区政协文史资料工作计划》并召开文史资料座谈会,布置征稿事宜。同时,修订完善《文史资料征集制度》《委员撰写文史资料制度》《文史资料稿费支付办法》《文史资料借阅办法》等制度,为提升文史资料工作水平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加强硬件建设。按照相关标准,整合组建了文史资料室,添置了文史资料柜及数字化办公设备,为文史编撰工作提供了硬件支撑。
  (三)科学组织谋划,确保文稿质量。文史资料工作的基础在征集,征集的关键在科学谋划、拓宽渠道、丰富内容。如何充分发挥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同时又区别于地方史志,具有史料性、可读性。一是在每一辑谋划之初,专门召开编委会成员、文史资料撰稿员座谈会,多次协商讨论,明确主旨及方向。二是积极发挥特约文史资料撰稿员的骨干作用,从社会上选聘了特约文史资料撰稿员30余名,包括高校教授、党史地方志专家、老文史工作者等,每年都分解任务,落实撰稿责任,注重保持与撰稿人上门约谈、家访、交流工作方式,广泛收集、征询资料发挥积极作用,确保文史稿件的针对性、有效性。三是在编撰过程中,邀请1名文字功底深厚、深谙城关历史文化的文史专家作为责任编辑,在每次的编审过程中,责任编辑初审、主编二审,撰稿人签字确认,编委会成员三审,工作人员通读并签字负责的审稿校对机制,所有稿件涉及的人物、时间真实性进一步准确,质量逐次提高。
  (四)发挥文史专长,助推文化繁荣。一是区政协文史委积极服务地方文化建设。如营盘岭墓葬群,属马家窑文化半坡类型,该遗址现为区级一般文物点,文史委组织多名文史研究人员多方收集资料,研究考古历史,积极建议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使其进一步充分发挥革命文物和历史文物资源优势。二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展调研、视察、论证,对城关区城市主题文化的创新打造、地域文化资源的传承发展等发表了深刻的见解与建议,形成调研报告10篇,并提出涉及地域文化、城市文化诸多方面的提案60余件。三是扩大文史成果宣传、影响。近年来,通过新书发行式,加强与政协委员、区直部门、街道社区和媒体的合作,以及与省内外兄弟县区政协的交流学习,加大对政协文史工作的宣传力度,扩大读者群和覆盖面,使之更好地发挥“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