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陇东——红色文化的摇篮
2023年08月11日
字数:4,004
版次:03

 李军 诸葛云艺


  李军 甘肃兰州人。从事党史研究工作30余年,担任《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甘肃的红色年轮》《甘肃改革开放纪事》《甘肃改革开放实录》等党史书籍副主编。参与《中国共产党甘肃大事记》《中国共产党甘肃省历届委员会委员名录》《中国共产党甘肃历史》等党史书籍编写工作。在党史刊物及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多篇,并获得多次奖励。



  诸葛云艺 广西荔浦人。从事党史工作10余年,参与《甘肃工业的基石——“一五”时期甘肃重点工程建设》《中国共产党甘肃省历届委员会委员名录》《甘肃省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欢庆抗战胜利的日子——甘肃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专辑》《甘肃省志·共产党志(1984-2015)》等党史书籍编写工作。
  陇东,是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红色文化的摇篮。这片土地上进行的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不仅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卓越贡献,也使红色文化源远流长、发扬光大。
  

具有陇东特色的红色歌谣

   山谷里有一队红军
  高山上长着一棵青松树,它的根扎在泥土里;
  山谷里有一队红军,红军生活在穷人堆里。
  跟上咱们的刘志丹
  千里雷声万里闪,上来些红军闹共产。
  共了安边共横山,南梁川里扎营盘。
  红旗插上寨子湾,刘志丹名声传得远。
  红军打仗真勇敢,白军见了吓破胆。
  打土豪来分田产,咱们穷汉把身翻。
  跟上咱们的刘志丹,为咱穷人打江山。
  1930年9月,刘志丹在陕甘交界组织和领导太白起义,打响了共产党人在陇东地区反抗国民党反动军阀的第一枪。起义后,刘志丹组建起一支100余人的游击队——南梁游击队,从此揭开了陕甘边武装斗争的序幕。游击队在无数次战斗中不断扩充,转战陕甘边界。这两首简单的歌谣,唱出了红军来自贫苦的人民群众及同老百姓的血肉亲情,体现了红军指战员跟着刘志丹闹革命的信心。
  

陇东诞生的文化人物和作品


  抗日战争时期,陇东的文化艺术有了空前的发展和繁荣。陇东人民的艺术创造天赋得到了充分发挥,涌现出了孙万福、汪庭有、刘志仁等一批优秀的当地民间艺人,创作了《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绣金匾》《军民大生产》《荷花舞》等众多轰动一时、流传久远、韭声海内外的红色精品歌曲。
  农民诗人孙万福
  孙万福,1883年生于甘肃省环县曲子镇刘旗村一个农民家庭。幼年时代,由于家境贫寒,丧失了读书的机会,虽一字不识,但天资聪颖的他博闻强记,即景吟唱,出口成章。孙万福热心公益,热爱劳动,1942年在大生产运动中,他辛勤劳动,取得丰收后多交公粮700余斤。1943年3月,他组织了全县第一个变工队,增开荒地400余亩,多产粮60余石。
  1943年11月,孙万福荣获陕甘宁边区特等劳动英雄称号,光荣地出席了陕甘宁边区召开的劳动英雄大会,受到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领导人的接见。12月9日,毛泽东在杨家岭接见劳动英雄,毛主席与孙万福等劳动英雄亲切谈话,孙万福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从椅子上站起来走近毛主席,用颤抖的声音即兴歌唱——
  高楼万丈平地起,盘龙卧虎高山顶,
  边区的太阳红又红,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天上三光日月星,地上五谷万物生,
  来了咱们的毛主席,挖断了穷根翻了身;
  为咱能过上好光景,发动了生产大运动,
  人人努力来生产,丰衣足食吃饱饭;
  边区人民要一心,枯树开花耀眼红,
  千年枯树盘了根,开花结籽靠山稳。
  当他唱完后,与会的英雄们齐声喝彩。毛主席也拍着他的肩膀,问他是不是个秀才。孙万福望着毛主席,有些惭愧地回答说:“我一字不识啊!!”毛主席听他一字不识,对这位农民诗人的天才和气质大为惊叹!与会代表也都称他为“农民诗人”。后来,经著名诗人、剧作家贺敬之修改润色后,民歌《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在整个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广泛流传,久唱不衰,成为传世之作。
  刘志仁与《荷花舞》
  《荷花舞》最早取材于陕甘宁边区宁县南仓村民间艺人刘志仁所创的《莲花舞》。刘志仁,性格活泼聪颖,每逢春节闹社火,他便热心张罗,积极表演,是当地一名出色的歌手和社火头。1937年南仓村划归陕甘宁边区管辖,刘志仁被推选为南仓村村主任。一次,在排练社火节目时,他看到一些孩子手里拿着莲花灯,突发奇想,根据庆阳民间流传很久的“云朵子”“莲花转”,决定把社火中的《地云子》进行改编创新,撰写新歌词。唱词反映了人民群众热爱和平、热爱新社会、向往幸福生活的心声以及对共产党、八路军和革命领袖的爱戴。在音乐伴奏上采用优美的民间小调配曲。每当春节农村闹秧歌、耍社火时,《莲花舞》都特别受欢迎。1944年11月刘志仁被推选出席在延安举行的陕甘宁边区文教英雄大会。会议期间,代表们希望看《莲花舞》的演出。这次演出非常成功,在悠扬的“扬燕麦”乐曲中,演员轻移莲步,手舞飘带,真有映日荷花之动感。刘志仁遂将《莲花舞》改名为《荷花舞》。
  20世纪50年代,著名舞蹈家戴爱莲到陇东老区采风,当她看到民间表演的《荷花舞》时非常激动,回到北京后,她对《荷花舞》进行了再创作。之后,《荷花舞》以它圣洁、美丽的形象,屡获殊荣。
   汪庭有与《绣金匾》
  1976年12月21日,《诗刊》编辑部主办的朗诵音乐会上,著名歌唱家郭兰英饱含深情的一曲《绣金匾》,通过电波立即传遍神州大地。
  《绣金匾》是由庆阳民歌改编的,原创者汪庭有是当时庆阳新正县马栏区方圆一带小有名气的巧木匠。他心灵手巧,勤奋好学,虽然从未念过书,但他很喜欢当地的民歌和秧歌曲。边区的种种新气象,让他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愉悦和欢乐,编出了许多优秀民歌。在当时的马栏川,大多数老百姓都会唱汪庭有编的歌,其中最为著名、传唱最广的就是他根据陇东民歌《绣荷包》的曲调编写的《十绣金匾》——
  正月里闹元宵,金匾绣开了,
  金匾绣咱毛主席,领导的主意高。
  一绣毛主席,人民的好福气,
  你一心爱我们,我们拥护你!
  二绣陕甘宁,世事多太平,
  军和民大团结,大家一条心。
  三绣八路军,抗战下决心,
  对民众多恩情,爱国爱人民。
  四绣军生产,比民忙大半,
  夜晚间守警戒,白天务种田。
  五绣老百姓,抗战最热情,
  组织起自卫军,打倒小日本。
  六绣民劳动,有利有名声,
  行行出状元,二流子成英雄。
  七绣女生产,织布又纺线,
  加入识字组,要当女状元。
  八绣好家常,卫生身体强,全家人都和气,民主好商量。
  九绣难民来,政府好优待,老户们帮助他,吃用有办法。
  冬里天气寒,金匾十绣全,金匾上绣的是,政府恩情宽。
  政府恩情宽,冬学到处办,
  有吃有穿有文化,快活过新年。
  从“十绣金匾”歌词中,我们可以看出劳动人民对人民领袖、革命部队、革命政权、革命根据地的热爱,对劳动生产的热情,对生活的信心。
  汪庭有的《十绣金匾》,表达了边区人民的共同心愿,深受群众的喜爱,很快流行于陕甘宁边区。之后,在专业文艺工作者的提炼和润色下,《十绣金匾》的“十绣”被精炼为“三绣”——正月里闹元宵,金匾绣开了,金匾绣咱毛主席,领导的主意高。二月里刮春风,金匾绣的红,金匾上绣的是,救星毛泽东。一绣毛主席,人民的好福气,你一心为我们,我们拥护你。二绣总司令,革命的老英雄,为人民谋生存,能过好光景。三绣八路军,坚决打敌人,消灭了反动派,全国享安宁。改编后的《绣金匾》结构更为严谨、节奏更加明快流畅。随着全国解放,很快流传到全国各地并传唱至今。
  打夯号子与《军民大生产》
  打夯号子是庆阳人在建房、修路的劳动中诞生的一种固定调子,无固定歌词,全凭领唱人直抒胸臆,脱口而出。1942年,抗大七分校及770团的战士进驻华池县东华池镇,与当地群众中的掌夯把式一道,以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为背景,编出《边区十唱》的打夯歌。后来,音乐家张寒辉经过庆阳时,听到那一唱众和的“呀么咐晦”“西哩哩哩嚎啦啦啦嗦啰啰啰味”,强烈地震撼了他的心灵,也使他产生了创作的冲动,他对十段歌词进行了反复提炼和修改,改为五段,定名为《军民大生产》。这首唱军民大生产运动的民歌很快在当地驻军和群众中传唱,并在军民大生产运动中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
  1964年,《军民大生产》入选庆祝新中国成立15周年而创作的规模空前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此后,《军民大生产》唱响祖国的东南西北,时至今日,在许多大型的红色文化节目中都还能听到这首民歌。
 

毛泽东为陇东剧团题词

  1939年6月,庆环分区在曲子镇创办了第一所艺术学校——庆环农村剧校。当时正值国民党顽固派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限制和削弱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并加紧对陕甘宁边区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企图困死、饿死边区军民,陕甘宁边区党政军民面临着严峻的财政经济困难。剧校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没有经费,当地商户和群众一升一碗地凑了一斗麦子作为经费;没有校舍,借用群众的两面土窑,三四间土房;没有人员,从小学校选调老师,一些从国统区来的进步青年积极参加。这支稍显稚嫩、但充满革命朝气的专业戏剧队伍在陇东老区建立起来了。剧校成立后,通过演出实践、学习专业知识,为陇东各地农村业余剧团培养了大批文艺专业人才和骨干,并积极创作和编排紧扣时代脉搏、宣传抗日救亡的爱国剧目,如《破奸计》《再上前线》《排长起义》《坚壁清野》等,到陇东各县演出,受到群众的热情欢迎。
  1940年,在专署专员马锡五亲自指导下,陇东分区以庆环农村剧校为基础,组建起陇东剧团。当地群众亲切地称她为“一斗麦剧团”。陇东剧团长期深入基层为群众服务,以根据地现实生活为题材,排演了《白毛女》《兄妹开荒》《十二把镰刀》《王三宝转变》等剧目,颇受群众欢迎,也受到中共中央领导和边区政府的称赞,毛泽东亲笔为剧团题词:“向前进,勇往直前!!”。
  在陇东剧团的带动下,全分区各县均先后组建业余剧团。其间,边区抗战剧团、战火剧团、关中剧团、三八五旅和抗大七分校等宣传队等也先后到陇东各地巡回演出,众多反映根据地革命和建设的文艺节目,丰富和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鼓舞了人民的抗战热情,促进了陇东群众业余文化活动的兴起,推动了陇东红色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陇东红色文化,既真实、生动地记录了陇东人民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历程,也成为中华民族民间艺术宝库里的珍品。今天,陇东红色文化依然继续在文学、电影、广播、电视、戏曲、舞蹈等各个艺术领域中展现着其独特的风采,并发挥着宣传、教育、动员、激励人民的巨大作用。 (原文刊登于《人文甘肃》第七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