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创办的 第一所保育机构
2023年06月12日
字数:1,386
版次:03
周铁钧
陕甘宁边区战时儿童第一保育院
1938年,中国共产党提出“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的抗战方针,大批延安党政军干部奔赴抗战一线,组织、领导人民群众的对敌斗争。但他们很多人有年幼的子女,留在解放区无人照料,有的不得不托付给朋友、亲属或当地老乡。
当时,解放区经济困难、物质匮乏、敌情复杂,孩子长期缺乏营养,发育不良,会随时染病或发生意外。为此,建立一所集中哺育、抚养前线将士和革命干部子女的保育机构已刻不容缓。
1938年10月2日,在中共中央全力支持下,由“边区战时儿童保育会”领导人康克清负责的“陕甘宁边区战时儿童第一保育院(以下简称“保育院”)”成立,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保育机构。为防敌机空袭,“保育院”设在距延安30多公里的安塞县小草峪村。随形势好转、条件改善,不到两年,全院工作人员从初起的19人增至120多人,抚育的孩子从57名增加到280多名。
“保育院”初建,就制定出完善的规章制度,孩子的衣食住行都统一管理,每人有自己的床、被褥和用具,睡觉、洗漱、吃饭、上课、游戏等都有规定时间等。为保证孩子们健康成长,中央财政拨专款、设专人定期为“保育院”采购乳粉、肉、蛋、水果、蔬菜等,孩子们每天都吃到营养搭配的食品。
孩子们的游戏活动十分丰富,院落有滑梯、木马、秋千等,室内有拼图、积木、布虎等,保育员还编排出许多游戏让孩子们挥洒童心,尽享欢乐:“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这首至今还能听到的儿歌,就是当时保育员创作出的“丢手绢”游戏歌词,后来,被边区文化协会的作曲家关鹤岩谱上旋律,广泛传唱,成了几代人的童年记忆。
1939年春,麻疹流行。一天,保育员发现有的孩子高烧、咳嗽,疑似被感染,如不及时救治、控制传染,后果不堪设想。康克清即刻赶往医院,请来医生诊治,对患病的孩子隔离护理。
中央领导也十分关心保育院的疫情,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指示要派最好的医生、用最好的药品,还亲自调拨10多头奶牛,批量的肉、蛋等,为孩子们增加营养。
保育员们也采取各种办法控制传染,如:用流动水洗手洗脸;室内每天喷洒消毒液;用两口大锅24小时烧开水,一口煮餐具,另一口煮衣物,杀毒灭菌……发生疫情的70多天后,感染的60多个孩子全部康复,在缺医少药、物品匮乏的年月,迅速控制住了传染,堪称奇迹。
1946年,胡宗南率20余万人进攻解放区。同年11月5日,中共中央指示:“保育院”要尽快撤离延安。5天后,60多名保育员、136个孩子在“359旅”一个分队的保护下,携带近千斤乳粉、肉松、饼干、炒面、鸡蛋等婴幼儿食品、药品、衣物等踏上转移征程。
当时,孩子只能或坐或躺在马背的驮篮里,长长的马队行进缓慢,很容易被空袭。一次行军时突遭敌机轰炸,保育员肖桂英把孩子揽在怀里卧倒,自己左臂被炸伤,她仍护着孩子艰难爬到隐蔽处;一匹马被炸翻,孩子抛了出来,战士张贵权冲上去,把他护在身下。孩子得救了,张贵权却被炸伤双腿。
保育员和八路军用生命保护着孩子,渡过黄河进入晋绥解放区,又翻越绵山在山西襄垣修整,后又历尽艰辛抵达河北平山……共历时34个月,辗转3000里,在堪称“娃娃长征”的艰难跋涉中,无一孩子掉队、伤亡。
自1938年“保育院”成立到1945年抗战胜利,解放区还相继创办了“第二保育院”、“中央托儿所”等,哺育、抚养婴幼儿3千多名,极大解决了抗日将士、党政干部的后顾之忧,为革命花圃培育出大批茁壮的幼苗,是中国共产党名副其实的“红色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