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变局及应对建议
2022年12月26日
字数:2,982
版次:01
□ 杨维军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我省广大政协委员迅速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委员们在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同时,立足本职工作建言资政、凝聚共识,为推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入脑入心贡献智慧和力量。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使命开启新征程。自今日起,本报推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建言新时代 建功新征程”专栏,展示我省政协委员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同心跟党走的坚定决心,奏响一起向未来的政协强音,努力以“政协之能”服务“甘肃之为”。
随着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完成和乡村振兴的推进,我省农村经济地理版图、人口结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出现了新的变局,迎来了全新挑战。
一、“三农”的现状需求、功能定位出现新变革
脱贫攻坚“溢出效应”改变区域发展版图。走进脱贫县,处处可见道路通达、房屋翻新、水电网齐备、医教养保障的场景。脱贫攻坚是近年来“三农”领域发生的最大变革。比如,甘肃省在脱贫攻坚期间,除了让近700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其在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三农”工作体系、产业发展、农民精神面貌等方面产生的巨大“溢出效应”,也显著增强了贫困地区的区域经济韧性,拓宽了区域经济发展空间,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甘肃省在脱贫攻坚期间,全省累计建成集中安置区1720个,11.4万户49.9万人“挪穷窝”,深刻改变了一些地区的城乡、区域发展格局。城镇化带来的人口自然流动以及易地扶贫搬迁带来的人口向城镇集聚,给乡村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和城镇化带来了全新挑战。
农村人口数量、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带来了连锁反应。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最核心的要素之一。随着城镇化、工业化高速发展,农村居民大量向城市流动。比如,40年来,甘肃省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4.41%,上升到2021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3.33%,大量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镇。与此同时,按照国家统计局不久前公布的数据,农村60岁及以上和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均创历史新高,农村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农业人口特别是青壮年农业人口的减少以及现代农业技术的大量应用,必将打破当前一家一户的农业经营模式。
先进生产要素催生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发生巨变。先进种植技术、农业物联网、农村电商等新技术、新业态的运用,使脱贫县种植模式发生革命性变化,实现了二次振兴。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素质高的农业人才也成为各地乡村产业领头雁、管理带头人。先进技术、优秀人才、优质资本、新兴业态等大量先进生产要素不断进入“三农”领域,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使传统农业加速向以智能化、规模化、标准化等为特点的现代农业转变。
农村改革促进农业生产关系发生显著变化。目前,甘肃省农业托管等社会化服务主体达到1.9万个,托管服务面积3016万亩。农业生产托管在不流转土地经营权的基础上开展社会化服务,有效破解了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农业兼业化等种地难题。近年来,我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速成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快速发展,农村土地制度、宅基地制度等重大改革稳步推进,在保持农业基本经营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农村生产关系进一步完善,农业资源配置更趋优化、生产效率快速提升,为“三农”变革提供了澎湃动力。如何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如何进行经营模式创新,进而如何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保护农民利益之间取得平衡,出现了新的变化。认识和把握好三农”功能定位出现的这些新变化,应成为各级各地新时期开展“三农”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二、“三农”巨变为新时期“三农”工作提出了新课题
工作任务:包括城镇化带来的人口自然流动以及易地扶贫搬迁带来的人口向城镇集聚,给乡村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和城镇化带来全新挑战。比如,农业人口特别是青壮年农业人口的减少以及现代农业技术的大量应用,必将打破当前一家一户的农业经营模式,如何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如何进行经营模式创新,进而如何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保护农民利益之间取得平衡;在更为宏阔的现代化视野下,乡村是否还是仅仅承担农民居住、农业生产的传统功能定位等。
工作方法:部分地方在开展“三农”工作时,仍存在“城乡二元”思维,在政策取向、资金使用、规划建设等方面仍表现为就农谈农、靠农兴农,在构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方面进展缓慢。比如,有的地方不顾部分村庄人口减少实际,平均化开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造成了“撒胡椒面”式的浪费;有的地方产业发展、要素流动、规划建设等城市与乡村“两张皮”;有的地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步伐跟不上城镇化进程,一些“新市民”脱离了农村也难以融入城市。这些因认知局限而产生的施政偏差,为新征程上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造成了阻碍。
工作机制:当前,农业农村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还未解决,农民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未巩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还未实现,“三农”问题仍然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最关键的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最为迫切的就是要更为清晰地认识新时期省情实际,因地制宜创造性地把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顶层设计落到实处。
三、坚持系统思维,走好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
农村建设方面。根据农村人口变化实际情况,合理解决农村布局,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同时,避免投资浪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更加重视乡村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使农村成为良好生态产品的提供者和能够记得住乡愁、传得下文明的生活休闲空间。
农业发展方面。在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前提下,有序推动工商资本下乡,推动先进技术、实用人才、先进模式进村,加大三产融合力度,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业规模化、现代化水平。更加重视做好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因地制宜扶持小农户,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建立更加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传统小农户向现代小农户转变,成为产业发展的参与者、受益者。
农民生活方面。扎实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在村农民提供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和更为健全的公共服务,同时要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加大城镇住房、教育、医疗、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力度,着力解决制约“新市民”融入城市的堵点痛点。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方面。充分发挥改革在推动新时期“三农”工作中的作用,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农村宅基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方面改革,为城乡融合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大的制度机制保障。
总之,在新时代,农村应不仅仅是农民的居住空间和农业生产空间,还应该是城市居民的休闲空间、职业农民的综合性就业空间、良好生态的提供者、乡土文明的传承者;农业不仅仅具备粮食安全的保障功能,还承担着满足城乡居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功能,除了传统粮食生产,更多将以三产融合的形态呈现;农民也不仅仅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更多将以职业农民、新市民、产业工人、新兴业态从业者等面孔出现。立足新变化做好“三农”工作,最根本的是要坚持系统观念,在县域范围内切实转变就农谈农、靠农兴农的传统“城乡二元”思维,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保障、产业发展、进城农民安置等方面,强化城乡一体化理念,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资本、土地、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在城乡之间统一高效配置,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作者系省政协委员,省政协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