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中共最早的巡视制度
2022年04月18日
字数:1,474
版次:03
 

□ 周铁钧

 

  延安时期的巡视访谈工作

  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初,就开始重视巡视指导工作,中共“二大”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央执行委员会得随时派员到各处召集各种形式的临时会议,此项会议应以中央特派员为主席。”这是党内巡视最初的实施依据。
  1925年,中共中央在《组织问题议决案》中提出:“增加中央特派的指导员,使事实上党对于区及地方实行指导全部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党内巡视方式和任务。
  1928年10月,中共中央发布第5号通告《巡视条例》,确立了最早的巡视制度,规定了各级党组织的巡视员人数、人选,巡视员的职责,巡视时间等。还规定中央巡视员必须具备:“党籍须在三年以上;能正确了解与传达党的路线;曾在地方党部作过负责工作”三项条件。要求巡视工作摒弃看文件、听汇报的模式,必须深入到基层党组织中去,尽量扩大访谈范围,加强实地调研,充分搜集情况、掌握依据向中央汇报。
  《巡视条例》还对中央巡视员规定了具体任务:监督地方贯彻中央决议情况;检查各地现有干部;纠正工作偏差;教育和提拔工农干部;详细汇报各地方党组织工作;遇当地发生的新事变,必须迅速予以解决和布置等。
  1928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针对中共顺直省委出现内部混乱问题作出《中央对顺直问题决议案》,先后委派周恩来、刘少奇、陈潭秋等领导前往巡视。“顺直”是当时的域名,包括如今北京、天津、河北等地,顺直省委工作范围还延伸至山西、陕西、东北三省以及河南、山东部分地区,在全党占有重要位置。
  周恩来等人抵达顺直省委所在地:天津。听取省委汇报后,相继召开各地党组织会议,深入到唐山、开滦等地的矿山、铁路等基层党组织调研,广泛了解情况、听取意见。通过紧张的工作,基本查清顺直地区党组织存在着严重的“右倾机会主义”思想、悲观失望情绪,部分党员涣散失联,组织运作停滞等问题。
  1928年12月11日,周恩来召集顺直各地党组织负责人、在北方工作的“六大”代表等共43人出席的省委扩大会议。会上,各地党组织负责人充分发表了意见,周恩来在会上提出:“必须旧基础不是完全要不得,也不须立即解散,正确的办法是要在现在还存在的旧基础上深入群众,积极工作,发展斗争,吸收新同志来继续不断的改造顺直的党,逐渐的产主新的斗争。”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从积极工作的出路上解决过去一切纠纷”的方针中。
  同年12月22日,周恩来再次召开顺直省委扩大会议,在会上作了题为《当前形势和北方党的任务》的政治报告,提出这次会议的总方针是贯彻“六大”决议,争取群众,发动斗争,准备迎接新的革命高潮。陈潭秋、刘少奇也发表了讲话。会议按中央决定恢复了省委职权,改组了省委常委会和京东党组织,使顺直省委的面貌焕然一新,建起一个全新的党的指挥中枢。
  中共中央在评价周恩来等人完成顺直巡视任务时说:“在顺直党的历史上,已经酝酿着很复杂的纠纷,到了六次大会的前后更广大的爆发起来,使顺直党成为破碎零离的现象。中央经过极大的努力,派人巡视,召集几次顺直的会议,特别与这一错误的倾向奋斗,最后得到了顺直全党的拥护,才把顺直的党挽救过来。”
  巡视制度的逐步建立、实施,对落实中央指示,发展地方党组织、解决党内矛盾纷争、密切党群关系发挥出重要作用,得到广大百姓的认可。当时苏区有歌谣唱道:“干部常来我们乡,巡视我乡谈家常,油盐柴米样样问,温暖送到心窝上。”
  中国共产党在秘密活动,游击战争时期,建立起的党内巡视制度,是发展组织力量、保持正确方向,加强统一领导的需要,是促使党的方针、路线得到不折不扣贯彻执行的需要。党内巡视制度的建立、成熟与发展,为党领导中国革命和人民解放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法规保障,是伟大的党跨越百年征程的有力武器和制胜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