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03月07日
字数:1,199
版次:02
本报记者 王钊
少年强则国强。当前,许多青少年学生存在沉迷网络、失眠、抑郁症等心理问题,影响他们健康成长。如何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青少年思想素质教育中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全国政协委员、白银市副市长黄晓娟为此呼吁:应高度关注并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积极干预、正确引导,是有效防止儿童青少年发生心理危机甚至出现极端事件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社会多方合力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协同机制尚未有效形成,亟需高度关注。
在调研中,黄晓娟委员发现,不少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加之工作繁忙,往往疏乎了对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即便家长发现了孩子有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却因不具备相关知识,难以第一时间进行有效预防和积极干预。此外,学校教育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心灵的看护;部分学校还存在专职心理教师数量较少、普通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水平不高等短板,影响了学校对心理危机学生辅导、干预等功能的发挥。
采访中,黄晓娟委员认为,要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宣传工作,提高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知晓度。国家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将维护心理健康纳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做好维护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顶层设计,从制度、资源、方法、过程、目标等各方面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基础保障。
“加大学校教育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和力度非常重要。”黄晓娟说。她建议地方财政在划拨给学校的义务教育年度经费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实行专款专用,保证心理健康活动的开展及健全心理咨询室、心理档案室等。还应当引进专业的心理学教师,把心理健康活动课列入课表,督促学校执行,并且逐步覆盖农村学校。
“双减”政策出台后,如何让学校教育真正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把学校教育真正“立”起来成为摆在所有学校面前的必答题。参会前,作为一名多年的教育工作者,黄晓娟委员还准备了《关于更高效地开展义务教育段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提案》。
“双减”后,很多学校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符合本校的课后服务工作方案,大多数学校将课后服务两小时划分为“课业辅导”“兴趣活动”两个板块,让学生学起来、动起来、乐起来,课后服务自开展以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在黄晓娟委员看来,尚有许多不足之处亟待解决。“比如,部分学校课后服务设施、设备等硬件的建设还无法完全满足课后服务的需求。有些学校课后服务中以学生学习为主,开展活动内容不够丰富,未达到预期效果。”黄晓娟说。
在提案中,黄晓娟委员建议各级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不断完善经费保障机制,相关部门统筹规划建设各学校课后服务必需的基础设施和安全保障设施。教育部门结合国家“双减”政策,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作业辅导的效率和兴趣活动的质量,根据实际情况,在课后服务中心加入《四大名著》等经典国学著作和红色经典著作的经典篇章学习,让孩子们更多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