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南梁地区的群众工作
2022年01月28日
字数:2,139
版次:03
  1933年11月下旬,中共陕甘边区特委和红四十二师党委在南梁一带进行军事斗争、开展游击活动、创建第二路游击区的同时,派出得力干部配合地方开展发动和组织群众工作。梁沟门会议后,成立了由吴岱峰任主任的南梁后方工作委员会,任命张策为红四十二师后方特派员,领导和开展南梁根据地的群众工作。
  1933年11月,习仲勋来到南梁,先在莲花寺附近的豹子川贫农李老五家中养病。习仲勋在李老五的精心照顾下,很快恢复了健康。习仲勋后来回忆说:“住在豹子沟李老五家里,因这一带敌人活动,李老五白天把我送到山里,晚上接我回来吃饭。”
  习仲勋养病期间,就开始了南梁根据地的建设工作。据后来任南梁政府保卫大队中队长的王殿斌回忆:“1933年11月,刘志丹来南梁,在芋子庄开会、宣传,留下习仲勋、张策、吴岱峰开展群众工作,组织农会、工会。首先在小河沟、豹子川开展,白家洼子村会张社宗负责、芋子庄村会王建保负责,老庄河村会邵风山负责,焦台沟村会张子修负责,白峁村会田月喜负责。”
  春节前夕,习仲勋从南梁豹子沟赶到十多里外的二将川。这时,刘志丹领导红二十六军和游击队主力正在南梁一带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创建新的苏区。红军主力离开南梁后,习仲勋带领庆阳游击队和部分地方干部深入开展群众工作,广泛发动群众,组织农会、工会。群众工作首先在小河沟、豹子川展开。
  由于南梁堡人民群众深受庆阳大地主“裕茂隆”“恒义和”和当地大地主赵福奎等的压迫和剥削,生活十分困难,革命的愿望十分强烈。习仲勋、张策一个村庄一个村庄地召开群众会议,发动贫苦农民群众,很快南梁一带成立了雇农工会、贫农团和农民联合会。习仲勋回忆道:“当我们确立了建立一、二、三路根据地,即以南梁堡、华池县为中心建立基础,再向南北发展,主力二十六军依据这个中心地区,南北策应,把一、二、三路根据地打成一片,创造大块的陕甘苏区。据此任务,我们的方针是准备与成立武装,开展游击运动。首先扫清阎家洼子、东华池、南梁堡民团赵老五及二将川这些地方的地主武装。又因这一带的群众很落后,高岗与我们就挨家挨户的进行宣传工作。并在该地缺乏牛羊的情形下,发动他们配合游击队分牛羊,提高了群众的觉悟,发展了二将川、白马庙川、南梁堡、豹子川、平定川、义正川、吴堡川等地的群众组织。”
  习仲勋和张策经过调查研究,确定了群众工作的步骤和方针,即:先开展耐心细致的群众宣传解释和动员工作,建立群众组织,发展革命武装,开展游击运动,再开辟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红二十六军带领游击队扫清阎家洼子、东华池、南梁堡民团和二将川地主武装后,他们深入到白马庙川、玉皇庙川、荔园堡川、小河沟等地的贫苦农民中,访贫问苦,挨家挨户做宣传工作,发动群众配合游击队去分牛羊,组织建立各种群众团体,并把伤病员安置在平定川、豹子川一带治疗和休养。帮助各村组建游击队、赤卫军,武装群众、打土豪、分粮食、分财物、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
  开始,南梁一带的贫苦农民也并不完全了解红军和共产党的政策,红军到后,有些群众吓跑了。为了以实际行动影响教育群众,红军吃群众的饭后,折算成钱,作价付给群众,并留下纸条,上面写着:我们是穷人的军队,是要打土豪、分田地,解放你们,你们不要怕等等;走时还将住过的地方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样,群众慢慢就不怕红军了,对红军的印象很好。经过教育发动,群众逐渐觉悟起来。习仲勋等革命干部积极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建立起雇农工会、贫农团、农民联合会和游击队、赤卫军。
  在习仲勋、张策等领导下,南梁地区成立雇农工会12个,每个工会选举主席或会长1名。1933年冬,南梁地区第一个农民联合会在金岔沟成立,白阳珍任主任,贺二任副主任。11月25日,在南梁小河沟的四合台村建立了南梁地区第一个乡级苏维埃政权。接着,组织建立二将川、白马庙川、玉皇庙川、南梁堡、豹子川、义正川、五堡川、白马川等地的农民组织,成立农民联合会、贫农团、雇农工会、妇女会和儿童团等群众团体,把农民、手工业者、妇女组织起来。这些群众组织非常活跃,对根据地各项工作特别是支持革命战争、扩大红军和土地革命均起到很大作用。
  当时,雇农工会和贫农团只吸收雇农(长工、无地的农民)、贫农参加。农民联合会由贫农和中农参加,雇农也可以参加。农民联合会是以贫困农民为主要力量的组织,属于临时基层红色政权性质的群众团体,主要负责人通过选举产生,主要任务是组织农民、发动农民,领导农民打土豪、分财产,开展土地革命斗争,配合红军和游击队作战。
  1933年冬至1934年春,在南梁、小河沟、荔园堡、豹子川、东华池等地相继建立赤卫军大队5个,约1000余人。荔园堡、小河沟、豹子川一带为第一大队,大队长郑德明(后陈贵存),辖3个中队;玉皇庙、马莲岔一带为第二大队,大队长高生荣,辖3个中队;白马庙川一带为第三大队,大队长张步云(后朱志清);二将川一带为第四大队,大队长为梅生贵(后阎树堂、王俊山);葫芦河一带为第五大队。赤卫军是农民的军事组织,维持地方治安,协同农民联合会开展工作,配合红军游击队作战,主要用梭镖、大刀、猎枪和少量步枪武装自己,承担站岗、放哨、送信、监视土豪恶霸、转移伤病员、保护群众,积极配合红军和地方游击队作战,保卫和发展壮大南梁革命根据地。1934年秋季,南梁地区的赤卫军发展到18个大队。 (文章节选自《南梁革命根据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