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秀美飞动 汉隶典范
2022年01月24日
字数:1,138
版次:03

□ 周惠斌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曹全碑》拓本

  汉《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有“汉碑中的精品”“汉隶中的代表”之誉,刻立于东汉灵帝中平二年(185年)十月。明代万历初年,出土于陕西省合阳县旧城莘里村,其时篆额已不存,但碑身完整,字体清晰,不缺一字,殊堪称奇,后移存至合阳县孔庙东门内。清代康熙十一年(1672年),碑身断裂,所刻之字因此出现缺佚,但仍不失为汉碑中保存汉隶字数较多的一通碑刻。现收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曹全碑》呈竖方形,高272厘米,宽95厘米,由晋代王敞等为纪念曹全的功绩而立,王敏、王毕等立石。碑阳凡20行,行45字,内容记述郃阳令曹全为弟分忧,弃官还乡,因遇禁纲,隐居于家,光和七年出任郎中拜酒泉禄福长等身世,此外记载了以张角为首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声势浩荡,波及陕西等情况,为研究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提供了重要史料。曹全字景完,敦煌效谷人,侍亲至孝,任时恩泽广被,同僚颂扬高德。
  正文末有铭辞3行,3字为句,空3行书年月一行。碑阴5列:首列一行,二列26行,三、四列,清代王昶《金石萃编》记载为8行、18行,民国欧阳辅《集古求真》则记载为5行、17行,五列4行,皆刻录立碑和题名者,包括处士、县乡三老、门下祭酒与议掾、督邮、将军令史等人的名字。因碑文中多有别字,后人因此疑之为系后世好事者所摹刻,然而仅其端直朴茂状,显然非汉人所不能及也。
  《曹全碑》堪称汉隶中圆笔书写的典型、秀美一派的典范。碑文结体匀整,笔势流畅,字距疏朗,行距紧凑,笔法严谨,结构舒展,风格秀逸。文字体态扁平,左右伸展,下部开张,工整精细,外柔内刚,逸致翩翩。用笔圆润精美,秀丽兼备,自然流畅,波磔鲜明,转折处已多见行书笔意。字型匀整秀丽,遒美质朴,充分显现出汉隶渐趋成熟及稳定的书写技法。
  由于《曹全碑》出土晚,存字多,写刻精,法度严,影响大,不仅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历来是习写汉隶的首选,清代万经对它推崇备至,赞叹为:“秀美飞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
  现由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曹全碑》拓本,为明拓“悉”字未损本(首行“秉乾之机”之“乾”字未穿,第九行“悉以薄官”之“悉”字未损),经清代学者朱彝尊、金石家翁方纲和近代梁启超等递藏,传承有序。内框高25厘米、宽11.5厘米,外框高31.5厘米、宽16厘米,计21开,拓印黑明,如涂油脂,光可鉴人。内有翁方纲题签“曹全碑曝书亭藏本”,并钤“覃豀鉴藏”朱文长方印;外有梁启超题签“朱竹垞旧藏本曹全碑,今归饮冰室,己丑正月题”;此外有赵怀玉题跋、李彦章观款,另钤有“朱彝尊印”“彝斋”“竹垞”“翁方纲”“文渊阁校理翁方纲藏”“启超”“梁”“饮冰室藏”,以及“子孙后世家传之宝”“汉筹之印”“苏斋金石文”“容斋清玩”“叶志诜审定记”“东卿过眼”“李彦章印”等印章,蔚然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