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做大做强甘肃牛产业
2022年01月20日
字数:1,312
版次:08
省政协委员、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吴建平
近年来,甘肃草食畜牧业发展迅速,肉(奶)牛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万头以上大型奶牛养殖企业十余家,生产水平全国一流。甘肃肉(奶)牛产业的特点是初级产业基础扎实、种质资源独特、生产方式与生态友好、产品品质营养优良,但存在供应链不完整不协调、产业聚集度不高等问题,阻碍发展。为此建议:
1.明晰区域布局和重点,分类指导牛产业发展。甘肃牛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三大区域重点:一是河西绿洲灌溉农业区肉(奶)牛产业带。发挥河西地区丰富的玉米及秸杆资源优势,培育形成了我国最大的西门塔尔高代杂种肉牛群体和奶牛基地,已建成上千家规模化的肉牛养殖企业和近10家万头规模的现代奶牛养殖企业,在全国牛业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二是陇东雨养农业区肉牛产业带。陇东地区利用旱作农业技术水平高、优质饲草料作物生产规模大、循环农业特征明显的优势,重点发展以平凉红牛和早胜牛为代表的肉牛产业,充分发挥种质资源独特、适应性强、肉品香味浓郁、脂肪沉积丰富、雪花肉产量高、农户养殖比较效益突出、品牌影响力大等优势,发展高品质肉牛产业。目前,陇东地区牛存栏量近 200万头,平凉红牛新品种选育工作已取得重大进展。三是甘南草原牧养牦牛产业带。甘南牛产业以牦牛为主,是以草原放牧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典型草原畜牧业,其特点是循环牧养,天然优质。建议省里进一步明晰区域布局和重点,既要强调区域的“特”,更要注重整体的“强”。河西地区重点发展肉(奶)牛养殖,走规模化、工厂化的路子;陇东地区重点发展肉牛养殖,走小规模、大群体、特色高端化的路子,形成以平凉红牛为主的高端肉牛核心种群;甘南牧区立足牦牛优势,走绿色、特色、中高端路子。要抢抓经济双循环带来的机遇,分析可能形成的格局,预期全国肉、乳产品大市场,建立整体布局合理、全要素优化、资源利用高效、产品品质优良、品牌享誉度高的现代牛产业体系。
2.树立全供应链全价值链理念,切实提高肉奶加工水平。一方面,支持现有肉乳加工企业率先应用区块链技术,升级换代工艺、拓展产品种类、开展品质标识、建立追溯体系、创新产业模式,迅速发展壮大;另一方面,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知名企业投资甘肃牛产业发展。在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供应链的完善协调和价值链的提升,把“甘味、天然、特色、优质”作为产业标识,让初级生产的优良品质在加工端保持、产品中体现、品牌上彰显,用现代食品业带动牛产业整体发展。
3. 重视机制创新和科技支撑,促进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在省级层面建立牛产业发展协会和产业联盟,实行“链式”管理,明确链长,确立一批链主企业,带动全产业链发展。以打好种业翻身仗为契机,重视科技创新和技术支撑,联合中国农科院和省内科研院所,开展品种选育、高纤维秸秆饲料化、品质育肥等关键技术攻关,为甘肃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加快平凉红牛、张掖肉牛和甘南牦牛的品种认定工作。发挥社会力量和协会优势,开展品种选育和良种登记。从品种选育、健康养殖、饲草料生产、安全防疫、加工营销等方面整体布局,全过程管理。弘扬地域特色品牌,明确市场定位,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真正让甘肃牛业成为强县域的“牛产业”,把甘肃牛产业做大做强,做好做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