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西行,绕不开的“绿水蓝天”……
2022年01月19日
字数:1,896
版次:07
陈丽辉(住香港省政协委员)
作为甘肃省政协住香港委员,我对甘肃这片土地有着特殊的感情。甘肃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在华夏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片土地上,大漠戈壁、森林草原、冰川雪峰、丹霞砂林、峡谷溶洞等各类景观千姿百态。河西走廊戈壁、绿洲相间分布,雪山巍峨,瀚海茫茫,边塞风光壮美神奇;甘南草原牧场广袤,牛羊肥壮;陇中高原千沟万壑,雄浑壮观;陇南山地峰峦叠翠,幽谷密布。
这些年我一直在关注甘肃的经济社会发展。我注意到,近年来,甘肃省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全省基础性、底线性任务,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动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祁连山生态环境整治大见成效,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当地人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祁连山中珍稀野生动物频亮相
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地。据了解,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治成效显著。有学者称,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可被称为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的“博物馆”“教科书”。其中,整改后(2016—2019)较整改前(2010—2015),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草地面积明显增加,森林、灌丛略有增加,植被生长状况总体改善,明显改善区域占保护区总面积的比例增加37.5%。植被指数增幅10.88%,植被覆盖度增幅7.81%,植被生产力增幅14.8%,为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基础保障。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优良,其中Ⅰ类水比例达到58%;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国家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符合国家管控要求。
总体上,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已取得较大成效,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雪豹、岩羊、马麝、白唇鹿、鹅喉羚等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常与保护区工作人员“邂逅”。
奏响“黄河大合唱”乐章
甘肃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的“首倡之地”。近年来,甘肃牢牢把握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历史机遇,围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目标,强化上游意识,担好上游责任,巩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势头,在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中奏好“甘肃乐章”。
其间,甘肃率先在全国启动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与污染现状调查,完成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估、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达标状况调查评估、环境风险企业与应急设施现状调查等报告,建立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基础数据库。作为生态环境部首批试点省份,甘肃又率先在黄河9省区开展了入河排污口排查试点工作,共对4个水系36条重要干支流的7大类15小类入河排污口进行排查。这些系统性工作,为黄河流域兄弟省区全面开展排查探索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此外,甘肃还不断加强沿黄38个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严控严管新增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高耗水企业,完成火电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提升城乡生活污染处理方面,截至目前,在黄河流域共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厂62座,已有33座完成提标改造工程,经住建部认定全省18条地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达到了长治久清目标。
目前,甘肃正在推动建立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区域数据库,构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信息“一张图”、监管“一平台”,为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提供支撑和保障。
全民守护“一穹蓝天”成常态
隆冬的金城,蓝天无垠、白云点点。但曾经,省城兰州空气质量长期位居全国末端,大气污染由此成为危害民生的“心肺之患”。为改善空气质量,多年来,兰州把大气污染治理作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民行动守护“兰州蓝”。
经过几年的努力,兰州大气污染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摘掉了长期盖在城市上空的“黑帽子”,开创了大气污染治理的“兰州模式”。兰州治污模式受到充分肯定,被生态环境部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并在巴黎世界气候大会上获得“今日变革进步奖”。
兰州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是甘肃省大气污染防治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十三五”以来,甘肃出台《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作战方案》,深入治理工业、燃煤、机动车、扬尘“四类污染源”,全面开展“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工业窑炉综合治理、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大气污染“冬防”攻坚“四大行动”。截至2020年年底,累计完成43台1516.5万千瓦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整治“散乱污”企业1072家;建成运行煤炭集中配送一级市场108个、二级配送网点2862个;建成113个省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和14个地级城市空气质量微测网。打通“天地车人”一体化监控网络系统,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十三五”以来最好水平。
截至2021年11月,甘肃空气质量总体稳步改善。其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均值为5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6%;细颗粒物(PM2.5)浓度均值为2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5%。“兰州蓝”已成为“常态蓝”,人们的蓝天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