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鏖战正宁湫头塬
2021年10月25日
字数:1,558
版次:03
□师正伟
明崇祯七年(1634年),李自成率领义军攻陷真宁县城(今正宁罗川),杀了县令赵跻。明总督洪承畴兵至,农民军弃金帛为诱饵,明军贪图财物,无意追剿,农民军退驻乾州。10月间,明总兵左光斗与李自成战于高陵和富平,农民军伤亡了400余人。李自成率军北进,到了真宁县城,假称向明军监军刘三顾投降,真宁知县王家永出城招谕,丢失县印,自顾不及,刘三顾急忙入城自守,闭门不出。农民军进入泾源。
面对如火如荼的农民起义,明王朝加大追剿力度。自从三边总督杨鹤剿抚失败,被捕下狱后,又启用参政洪承畴为延绥巡抚,继而迁为三边总督,对农民起义进行血腥镇压。明军中最为强悍的要算曹文诏。曹系山西大同人,勇毅有智谋,在辽左从军,先后跟随熊廷弼、孙承宗打仗,因战功封为游击将军,后封为参将,又加封都督佥事。陕西农民起义成燎原之势后,被擢升为延绥东路副总兵,因追剿王嘉胤有功擢为临洮总兵官,先后追剿农民起义军于陕西、山西、河北等省,追杀了点灯子、张飞、红军友、李督司、可天飞等农民起义领袖。《明史》载:“文诏忠勇冠时,称明季良将第一。”
1635年,高迎祥、李自成率部西走宁州,与活跃在庆阳一带的过天星、蝎子块、乱世王等合兵,筹划了围歼曹文诏的伏击战。义军先于宁州湘乐镇巴家寨(巴家原)伏击了明副总兵刘成功、艾万年,游击王锡命带领的3000兵马,明军大败,艾万年及副将柳国镇被杀,刘成功、王锡命负重伤脱逃。当时驻守彬州(今陕西省彬县)的洪承畴闻讯后,忧虑万状,手足无措,唯有把希望寄托于爱将曹文诏。曹文诏闻知艾万年战死,怒不可遏,拔刀砍地,请命出征。承畴大喜说:“非将军不足平此贼!”曹文诏带领3000人马前往征讨,农民军在湫头一带埋下伏兵。6月27日,曹文诏之侄曹变蛟统率锐师在前打先锋,曹文诏率步兵殿后,行至湫头岘子,义军伏兵突起,把明军截为两段,分兵围杀。曹变蛟抢先为战,斩杀义军500余人。义军佯装溃败,向东面的林区撤退,明军紧追30里,到达雕翎关。眼看明军进入埋伏圈,义军四面杀出,与曹文诏大战于湫头趟子坳。明军兵力分散,首尾难顾,丧失应战力,死伤惨重,暴尸山野,血流成河,尽染村庄。次日,义军由乱世王当先锋,李自成居中,过天星继后,重又包围了明军。曹文诏左追右挡,且战且退,义军又诱敌西向。明军行至娑罗寨,义军埋伏万骑,四起合围,矢飞猬集。义军不知围住的是曹文诏。其时,明军有一小卒被缚,急忙大叫:“将军快快救我!”义军中从明军叛降过来的一小卒指着曹文诏说:“这是曹总兵。”义军欣喜万分,围攻更急。曹文诏疲于奔命,击杀农民军数十人,转斗数里,身受重伤10余处,经烟村堡子沟的红泥城,跑到姬家山,眼见内无战将,外无援兵,突围无望,乃拔刀自刎。
这一役,李自成率领的义军重创明军,曹文诏部损兵大半,游击将军及材官殁者20余人。尤其是向为洪承畴所器重、以善战著称的曹文诏,在此役中兵败自刎,使明军为之丧气,而义军欢呼雀跃,高兴万分。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姚雪垠在小说《李自成》第一卷上册中也写到:“曹文诏,明朝末年的一位名将,于崇祯八年在真宁县湫头镇陷入高迎祥和李自成的农民军包围,被杀。”
后来,曹变蛟在曹文诏自刎地——罗川的姬家山碑子渠立碑一块,碑高7尺2寸,宽2尺5寸,厚8寸,上有二龙戏珠碑额,下为龟趺碑座。其碑文右上方纵书“崇祯拾壹年拾贰月”,中间纵书大字“大明曹大将军平贼大战尽节处”,左下方署名“临洮总兵都督、侄男曹变蛟谨立”。曹文诏自刎后抬至罗川北坡胡同沟口气绝,又在此立了绝气碑。古代人们称诸侯或大官之死为薨,曹文诏官至总兵,亦为高官,所以人们把停尸的村庄叫“曹薨”,后讹传曹文诏为“曹洪”。曹文诏埋葬的村庄人们称为冢巷村。明朝廷追赠曹文诏太子太保、左都督,令有司建祠,春秋祭奠。墓地大约10亩,从外观看,墓冢从中凹陷,形似两个相连的墓顶。墓冢保存完好,现为正宁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