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藕神祠有感
2025年05月19日
字数:975
版次:04
杨源
前些年有幸到济南出差,得知乾隆皇帝曾在大明湖留下笔墨。因我一向喜欢名胜古迹的厚重感,便在工作之余游览了大明湖。
一眼望去,只见满湖的荷花,映衬着岸边的柳,是那样的青翠粉红。走走停停间,不觉到了大明湖的东北岸,这里有一座古祠。面阔三间,祠内供奉着宋代妇女装束的藕神彩塑。东、北、西墙上皆有绘画。祠联上书:“是耶非耶,书中仙子荷花影;归去来兮,宋代词宗才女魂。”再抬头看匾额,正是藕神祠。
细看,才发现这藕神指的正是李清照。
是呀,在中国三千年的古代文学史中,在词坛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也只有她一个女子。若封她为藕神,似乎也无不妥,毕竟,她的词作传诵千年、经久不衰。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家喻户晓的《如梦令》,不仅改编成歌曲,唱进了平常百姓心里,也让大多数人知道了这位性情中人李清照。据说她不仅爱喝酒,还极爱打马吊。
李清照家世极好,父亲是进士出身的李格非,在朝为官,官位并不低,还是苏东坡的学生。母亲也出身名门,善文学。她饱览了父亲的所有藏书,家学渊源使得她不仅外表绮丽,还内秀于心,小小年纪便频出佳作。
待字闺中的她,曾写出天真无邪的词藻: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初嫁作人妇的她,笔墨里又满是相思: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如果你认为她只会写婉约词,那可就真是错了。诚然,她与赵明诚的情愫跃然纸上,诉尽相思,一时不能得见,便会心生悲愁。
可依我看,李清照却是个女中豪杰。她感慨高宗赵构渡江南逃,于是写出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样一首豪情满怀的励志诗。
然而,李清照的后半生并不顺遂。因时局动荡,又遇人不淑,她也曾颠沛流离。
可李清照骨子里追求的是超凡脱俗。她心系国愁、家愁,又勇敢面对自己心中的情愁。
她,是高洁的!是被历史铭刻于苍穹之中的,是没有任何一个女词人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这首臧克家为李清照纪念堂题写的对联是对她身世和作品的高度概括。
李清照,堪称藕神。当之无愧。
今日一访,有感慨,有欣慰,也有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