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为承接产业转移搭好桥梁
2025年03月26日
字数:1,534
版次:03

政协甘南州委员会


  推动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数字经济已广泛渗透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方方面面,成为产业对接、承接转移的标准接口。近年来,全省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数字经济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快,对促进经济增长、产业升级、改善民生福祉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与发达省份相比,我省数字经济发展仍较为落后,传统产业数字化发展缓慢、融合发展滞后,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差距较大,省内14个市州数字经济发展尚欠均衡,不利于抢抓产业转移大战略带给我们的机遇。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抓住产业转移浪潮,加快优化我省承接转移数字化环境尤为紧迫。为此建议:
  一、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为承接产业转移建好“硬支撑”。立足“一带一路”战略优势,积极推进智能交通、智慧能源等融合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加速布局物联网感知设施、云计算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智能制造、智能建设、智慧物流、智慧金融、低碳环保跨领域融合创新发展基础,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抢抓“东数西算”工程机遇,优化全省数据中心集群布局,充分整合各地资源,以业务需求为导向,引导各市(州)有序优化发展数据中心,引导数据中心向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推进5G网络补盲、补弱建设,实现全省重点区域深度覆盖、县乡重点区域全覆盖、典型应用场景精准覆盖,通过完善“云、网、端”基础设施,打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数字链条,构建通信连接、智能算力为基础的数智底座,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的包容性、覆盖度。
  二、狠抓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为承接产业转移建好“变速道”。大力实施数字产业强链行动,大力招引数智技术企业,扎实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促进数字技术与金融、商贸、旅游、文化创意、专业服务等优势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培育壮大新兴数字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速迭代,为产业转型升级和数字经济发展探索经验。如甘南州围绕文化旅游、特色畜牧两大首位产业,推动数实融合,可为数字经济提供新空间,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新路径,创新推进数字旅游、数字牧场试点建设工程。加快矿冶、建材、有机肥、中藏药等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有利于发达地区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带动重点产业“上云用数赋智”,促进转出地区与转入地区产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三、始终突出科技创新的优先位置,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动力源”。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用好兰州大学、中科院“一院三所”、中国农科院“两所”等科研领域“国家队”,探索科技成果跨区转移合作模式,优化整合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为承接产业转移开辟新领域新空间。同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营造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生态,促进科技创新企业向我省转移,加快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推动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让更多发达地区的“好技术”变成我省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应用”。
  四、及早布局算力产业,为承接产业转移布好“撒手锏”。充分利用我省丰富新能源优势和国家东数西算结点优势,推动算力、数据、算法协同应用,促进产业全要素互联互通,打破产业、地域限制,降低交易成本,引导和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引进国内算力企业在甘落户,引导和培育数据商,推动高原城市如甘南州开辟智慧县区、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为承接产业持续向我省转移拓展巨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