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抢抓产业转移机遇 加快集聚兰州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优势
2025年03月19日
字数:1,678
版次:03

政协兰州市委员会


  近年来,数字技术加速迭代,人工智能呈爆发式增长,正在向千行百业渗透,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不断涌现。兰州作为省会城市,通过深入实施“强省会”行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得到快速发展。一是兰州市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的数字信息企业已达3000家以上,在软件集成开发、信息技术服务、信息安全、应用电子等领域,拥有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品;二是已建成运营数据中心18座、机架3.13万架,数据中心算力达到710P,存储能力达到504PB,在建数据中心7座,规划建设6座,建成后预计存储能力达到5000PB;三是兰州在计算机视觉、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等多个领域取得突破;四是数字化技术在装备制造、医疗、文旅、交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抢抓产业转移新机遇、开辟新企业新赛道,建议:
  一、加快引进数字化服务独角兽企业,打造具有行业引领作用的优势数字产业。一是以甘肃中科曙光先进计算中心、丝绸之路西北大数据产业园、中国电信西部大数据云中心等龙头企业为依托,鼓励和支持电信运营商及产业链企业发展新型算力服务,完善“云、网、端”基础化设施,加快建设跨区域、多层次算力高速直连网络,积极推进算网深度融合。强化算力统筹和智能调度,打造潜力巨大的算力产业。二是依托兰州大学、中电万维、兰石集团、甘肃紫光、广通新能源等高校企业,瞄准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第六代移动通信、商业航天、先进核能、智能网联汽车、类脑智能等重点领域前瞻部署,打造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为特色的智能化数字应用产业。三是以甘肃鲲鹏生态创新中心、航天联志、长城紫晶为依托,打造面向甘肃、辐射西北的信创服务器和信创PC机生产基地,发展大数据存储系统、国产化服务器、整机生产制造等基础支撑产业。
  二、推进“人工智能+”专项行动,打造高水平数实融合重点行业。一是推进兰州石化“‘十四五’智能化建设项目”“兰州市产城融合石化产业链项目”建设。二是推进方大炭素“信息化改造”、宝方炭材“5G+工业互联网智能工厂”等项目建设。三是推进兰石集团“基于多数据源的工业产品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平台”、兰州电机“基于企业私有云平台的信息化及智能制造系统项目”、兰州中车“数字化精益项目”、蓝科石化“MES系统项目”建设。四是推进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执行系统(MES)”、兰州和盛堂“ERP系统”、兰州奇正藏药“智能化管理系统”等项目建设,全面推动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挖掘数字产业潜力,加快推进产业智能化升级。一是充分发挥科研“新四军”和我省超级计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引领带动作用,围绕未来网络、类脑智能、元宇宙、网联汽车、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建设一批智能制造场景、智能工厂、概念验证中心、中小试验基地、未来产业园。二是支持长风电子等研制特种作业、焊接等工业机器人,促进人工智能同工业制造深度融合。支持中电万维、鹏云数字科技、甘肃紫光、大方电子等企业探索工业大脑、机器人协助制造、机器视觉工业检测、数字孪生设计优化等人工智能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场景。三是依托兰州科技创新园、兰州新区生物医药园区、兰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创新园等培育类脑智能产业,探索脑机融合技术在重大脑功能疾病的临床应用,支持发展3D智能设计工具,推出“AI设计师”,助推兰州制造由“微笑曲线”底部向两端延伸。
  四、推动数字企业向园区集聚,形成具有兰州特色的数字产业集群。一是围绕全省“双核心N支点”算力布局战略,加强兰州市数据中心科学布局和有序发展,打造先进计算、数据存储、智能制造、软件开发集成等为核心的算力产业集群。二是依托兰州高新区发展工业软件、通信设备制造、云计算等产业,承接大数据、云计算、信息技术服务及国家允许范围内的区块链信息服务,构建强有力的人工智能算力产业集聚平台。三是依托甘肃电信兰州新区数据中心、丝绸之路西北大数据产业园、一带一路·润泽(兰州)国际信息港、中科曙光先进计算中心、华为云计算等大数据建设,培育一批优质的数字化服务商、专业化算网运营商,打造一批数字化服务平台和智能制造服务平台,探索“公共平台+总台服务”的数实融合新模式,为行业内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