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甘肃黄河文化公园,开放水利资源旅游景区”的提案
2025年03月14日
字数:839
版次:01
李丁等
省发改委2023年8月底对照国家规划,牵头制定印发《甘肃省黄河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积极谋划申报了一批黄河流域文旅基础设施项目。但目前甘肃省黄河流域各水库、坝区、水电站,除“刘家峡水电站”、“引大入秦工程”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外,均属“生产重地、严禁入内”,未对公众开放,制约了黄河文化公园建设和黄河文化发展。
近年来“甘青大环线旅游”迎来快速发展。对游客群体客源地的分析研究表明:主要原因是夏季南方酷暑气候与北方甘青大环线避暑、宜居、康养条件的“驱动力”和“吸引力”双重作用。另外,西北地区高铁客运服务可达性提高和小轿车向中低收入家庭普及,也推动了大众旅游和自驾游高潮出现。可以预测,甘青旅游大环线旅游规模将稳定、持续提高。
目前,大量夏季避暑旅游的游客群体到达甘肃黄河流域周边,但无法参观游览黄河水利资源风景区,造成旅游资源闲置、浪费,旅游市场发展缓慢,旅游服务供给不足,制约了黄河文化公园建设和甘肃黄河文化发展。
由此提出“建设甘肃黄河文化公园,开放水利资源旅游景区”的建议:
1.水利系统管辖的水库、坝区和水电站各个部门,均应深入研究、规划、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启动中国黄河国家形象宣传推广活动,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动开展“黄河保护法普法宣传活动”。以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因地制宜,依法开放、建设水利资源风景区。
2.甘肃黄河流域各地文旅部门,应按照《规划纲要》要求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积极开展黄河文化资源全面调查和认定,打造中华文明重要地标,启动中国黄河国家形象宣传推广活动。配合水利资源风景区开放、建设,为甘青大环线避暑旅游消费群体,提供旅游交通、餐饮、住宿、购物基础服务。
3.各地政府部门协调水利系统、文旅产业部门、旅游企业与水利资源风景区周边乡村振兴旅游产业发展、建设密切结合,充分发挥乡村振兴旅游产业服务功能,缓解旅游旺季游客住宿、餐饮压力。高质量建设的乡村旅游民宿基础设施,将推动甘肃乡村旅游夏季避暑、康养产业发展,助力甘青大环线旅游产业全面、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