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柴守玺委员:扬长避短擦亮品牌做强西北寒旱特色农业
2025年03月07日
字数:1,240
版次:02

本报记者师向东 实习记者郭文慧




    作为长期深耕旱地小麦育种和栽培研究的专家,为“三农”事业建言献策,为保障粮食安全担当尽责,是住甘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组成员、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柴守玺不变的履职本色。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柴守玺委员提交4份个人提案,内容涉及小麦低温冻害防控、大宗中药材种植纳入农业保险中央补贴品种范围、寒旱山区高标准农田建设、“三元双向”循环农业,而这些提案全部被立案、办结。
  去年两会结束后,柴守玺委员马不停蹄,深入高校、有关县区宣讲全国两会精神和农业强国战略,激发青年学子投身“三农”的热情,为地方政府和部门解疑释惑,更好理解和落实国家相关政策。一年来,柴守玺委员还积极参加全国政协组织的“完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农村地区医疗保障水平”党外委员专题视察和省上有关部门组织的调研、监督等活动,为做好“三农”工作积极发声建言。
  为了筛选高产、抗逆、优质、适合不同环境种植的小麦新品种,多年来,柴守玺委员带领团队往来于田间地头,挖掘当地具有优良性状的小麦品种资源,经过大量试验和反复鉴定筛选,主持完成了西旱系列4个旱地春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实现了甘肃省小麦国审品种“零”的突破,及时解决了西北旱地春小麦优良品种严重短缺的难题。
  2024年9月30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的《“中国梦·家国情”2024国庆特别节目》中,柴守玺委员作为中国小麦育种团队成员登上央视舞台,向广大观众带去他所选育的旱地小麦品种。他说,“良种很重要,优良的栽培方法也很重要,只有良种良法结合,才能够大幅地提高我们国家的耕地产能。”
  “作为来自西北地区的政协委员,我将继续关注农业生产、粮食安全以及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特别是围绕持续增加粮食安全保障这个‘国之大者’,继续提升我们国家的粮食产量。”今年两会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柴守玺委员说,他将认真参加大会各项议程,围绕“三农”积极建言献策,“一定要听好会,把会议精神带回来,在履职实践和两会宣传上做好一个政协委员应该尽的责任和义务。”
  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视察甘肃时指出,要“积极发展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农业品牌。”
  “总书记的嘱托,让我深感责任重大。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到位,是我们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柴守玺委员说,西北地区作为一个以寒旱农业为主的农业地带,面临着水不足、光资源丰富等气候条件,因此必须立足当地的生态生产条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以特色取胜,走特色农业发展之路。“以我们甘肃为例,要立足寒旱,面向国际国内市场,围绕‘牛羊肉果薯药’这六大主导产业,做出名牌产品,来擦亮‘甘味’品牌。同时,树立大食物观,从名优特农产品、森林产品到草原产品、畜牧产品,从原料生产到精深加工,形成一个产业振兴的集群,然后从全产业链的角度进行农产品的加工增值,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此外,还应深入挖掘资源潜力,如西北寒旱农业区的油料作物具有营养价值高、面源污染少、绿色发展空间大等优势,值得继续挖潜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