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临潭,如诗如画的高原幽境
2025年02月10日
字数:2,378
版次:04

金凯

  雨润诗情吟壮景,春怀画意绘新天。
  时光的典籍中,沉淀着关于洮州的云烟往事,记载着属于临潭的蝶变新生。
  临潭,与我结缘在那个绚烂的深秋。山水一程,不负遇见。从此,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入乡随俗、共话桑麻,在三餐四季中记述这片土地的厚重历史和今昔变迁,在人间烟火中读懂时代温度和发展速度。
  我们执手行走在临潭热土上,用心经营每一粒青稞籽实,用情培植每一畦桃红柳绿,用爱呵护每一段日月光阴。风雨洗礼,这是新时代的淬炼,也是大自然的磨砺。坚守着这片土地,我们播下希望,收获喜悦,在二十四节气的循环往复中,一次次把感念写在纸上,刻在心里,用抒唱或咏叹的方式去热烈表达。
  热爱这片土地,因为她有颜值。每一个风轻云淡的日子,临潭从晨曦中醒来,徐徐打开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向世人展现出或含蓄内秀或巍峨挺拔或活泼浪漫的胜景,让人赏心悦目、缱绻忘返。莲峰耸秀、冶海冰图、朵山玉笋、石门金锁、洮水流珠、迭山横雪、黑岭乔松、玉兔临凡的古洮州八景,驰名陇上,风光旖旎,意蕴深长。冶力关的奇峰峡谷、冶海泛波、草木蓊郁、山花烂漫;八角花谷的田园风光、农耕文化、自然景色、诗意栖居;古战牛头城的风雨沧桑、历史沉淀、岁月记忆、蝶飞花舞;洮州卫城的江淮遗风、江南乡愁、古道往事、边墙烽燧;东明山的松涛静雨、白云浩渺、流翠浑碧;美仁大草原的辽阔壮美、坦荡无垠、芳草连天、花香馥郁,等等,每一处景色都如水墨丹青,更似人间仙境,在承载历史的烟雨中绽放万千气象,在丰满现实的意境里笑迎八方宾客。
  热爱这片土地,因为她有诗意。文化在历史中沉淀,历史在书卷中飘香。悠久历史的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文学之乡的名片,中华诗词之乡的标签,正在把这片高原净土推向诗意盎然的时代前沿。走进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塞下曲》去品读“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中临潭走过的苦涩和苦难,从朱德总司令的诗句“抗日反蒋星夜渡,为国跋涉到临潭”中读懂临潭从黑暗迎来曙光的坚定信念,从久唱不衰的洮州花儿词“镰刀割了蒿草了,全面解决温饱了,你好我好都好了,花儿越唱越好了,感谢党的领导了”中去聆听发自肺腑的颂唱和表达,去体味新时代的新临潭和新生活。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甸文化遗址、寺洼文化在这里闪烁着熠熠光芒。翻开历史的册页,“唐蕃古道”“茶马互市”这些厚重的历史文化符号,为临潭赋予了宝贵的精神遗迹,更为临潭赋予了无限的古韵诗意。
  热爱这片土地,因为她有温度。临潭,山水有魅力,经济有活力,民生有福利,温暖的故事、温暖的色彩,正在催生着温暖发展,创造着温暖的繁荣。百业兴旺、政通人和、城乡融合、民德归厚,走在新征程上的临潭给人力量、让人向往。和美乡村、产业富民、生态润民、乡风养民,向阳花开洮州大地,砥砺奋发华丽转身,每一个梦想都承载着宽广的舞台,每一份执着都焕发出耀眼的光彩。人民的幸福指数,就是县域的发展高度。一座城、一条路、一段记忆,见证着临潭的成长、时代的变迁。当归、黄芪、青稞、苞谷、牛羊,每一块田地里都生长着郁郁葱葱,每一片山坡上都盛产着深耕细作。朴实的乡亲把麦豆黍稷种满白昼黑夜,勤劳的百姓把日月星辰种在春夏秋冬,每一季都是颗粒饱满、云雨成烟。捧一捧土,掬一掬水,梳理那浓浓的家园情结,听麦穗拔节,看豆角绽丝,憧憬着五谷丰登,守望着国泰民安。
  热爱这片土地,因为她有底蕴。全国拔河之乡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万人扯绳”,从时间的维度上厚植了家国情怀,从空间的广度上凝聚了人文精神,用“一根绳、一条心、一股劲”在广袤的洮州大地上,激扬起众志成城勠力同心的豪放之情,凝结出行之不辍华章永续的美好愿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洮州“花儿”以婉转悠扬和高亢悠长的特色融入了洮州地域民族文化元素,展现了临潭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实力,天籁之音唱响了洮州大地山清水秀物阜民丰的发展前景,唱响了临潭儿女弦歌不止芳华待灼的生活图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龙神赛会”,反映了百姓崇尚英雄、怀念英雄、致敬英雄的赤子情怀,体现了群众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向往,更为临潭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注入了动力和活力。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临潭县苏维埃政府旧址,记录了革命之路,传承着红色基因,赓续着红色血脉。国家5A级旅游景区冶力关曾经是重要驿站和进藏门户,存储着久远的农耕文化、独特的民俗文化,保留了绝版的江淮遗风和纯朴的民俗风情,庙花山花儿会上代代相传的对歌漫花儿、跑马射箭、煨桑敬香等等活动,承载着对美好新生活的无限激情和执着追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洮州卫城从历史深处走来,走进现代文明,见证着刀耕火种、稼穑狩猎、执守疆土、民族融合、开拓进取,见证着沃野千里、谷稼殷积、民生实事、百姓福祉,见证着临潭发展的足迹与收获、速度与激情、潜力与后劲。中国传统村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红堡子村,用六百年的时光记忆着边城故事,展示着江淮风情,沉淀着历史人文,为打造临潭文化新地标默默地奉献着文化遗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尕路田大房子,雄浑古朴、端庄沉稳,是多元文化交汇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力见证。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齐家文化磨沟遗址,作为华夏文明的远古名片,彰显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和陇原风采。
  临窗观云,卧榻听雨。在临潭,生活中荡漾着人间烟火味,柴米油盐酱醋茶,每一个细节都丰满厚实,每一个梦想都饱含深情。
  踏雪寻梅,沐风而歌。在临潭,日子里写满了浓浓故乡情,琴棋书画诗酒花,每一次月圆都穰穰满家,每一次花开都春意盎然。
  奋斗为笔,山河为卷。临潭,砥砺奋进在新时代的春风里,阔步行走在新征程的坦途中,笃行致远,惟实励新,石榴花开籽籽同心,格桑花开处处飘香。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在青藏高原一隅精心谱写着高质量发展、高颜值生态、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的辉煌卷册和大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