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抓三促”行动的“厚实答卷”
2025年02月10日
字数:2,891
版次:01
通讯员 梁钰
“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武威市政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常态化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与提升协商建言水平、提高履职尽责效能结合起来,切实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履职足迹坚实有力,交出的答卷厚实精彩。常态化抓学习,提升履职“硬内功”
开展学习是人民政协的重要任务,是人民政协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市政协常态化加强学习,切实增强干事本领,全面提升履职能力,为高质量履职奠定坚实基础。
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组织开展党组会议集体学习22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4次,形成党组会议跟进学、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主席会议重点学、常委会议反复学、理论大讲堂深入学的大学习格局,推动理论学习常态化。
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起来,逐项开展专题研讨,一体学习领会、一体贯彻落实,自觉做“两个确立”的坚决拥护者和“两个维护”的坚定践行者。
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集中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通过举办党纪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开展专题辅导、警示教育等,使党员委员和机关党员干部在深学细悟中强化纪律意识,自觉以共产党员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广大政协委员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对33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约谈。机关59名党员和干部职工参加了2024年度廉政知识考试,合格率100%。
清单化抓执行,推动落实“提质效”
执行是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的具体体现。市政协突出执行为要导向,将常态化纵深推进“三抓三促”与推动工作落实结合起来,凝心聚力、铆足干劲、笃定实干,全力以赴抓好落实。
台账清单促落实。对《市政协党组2024年工作要点》《市政协常委会2024年工作要点》和市委常委会批准的《市政协2024年重点调研协商和民主监督工作计划》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逐项细化分解,分类建立工作任务台账,明确工作任务、落实措施、责任分工和时限要求,做到项目式推进、全周期管理。市“三抓三促”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2024年常态化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重点任务清单》中涉及市政协办公室的6项重点任务全面完成。
跟踪督办促落实。对市政协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党建、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等重点工作,通过听取工作汇报、现场指导等方式,加大跟踪督办力度,督进度、督力度、督质效,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推进落实,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地、落细见效。截至目前,2024年度确定的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已全面完成。
转变作风促落实。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和省委、市委实施办法精神,持续纠治“四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论述及中央、省委和市委要求,切实加强调研视察的统筹安排,坚决避免到同一县区扎堆调研、多头调研、重复调研。系统整治机关运转、制度、作风、纪律、服务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格机关财务管理,推动机关工作高效运转。
长效化提效能,助力发展“显担当”
效能是衡量工作成果的重要尺度。市政协坚持在效能上见真章,全面提振精气神,聚焦实施“四强”行动、构建“两擎牵引、五极迸发”高质量发展格局,通过专题协商、调研视察、民主监督等方式,精准建言资政,凝聚广大委员智慧力量,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出实招、谋良策,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武威实践稳步向前。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坚持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谋划、部署和推动工作,制定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全市招商引资走深走实、助力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等三个工作方案。报请市委常委会批准《市政协2024年重点调研协商和民主监督工作计划》,聚焦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乡村全面振兴、生态环境改善、民生福祉增进等开展协商议政。制定《市政协开展营商环境民主监督工作2024年实施方案》,组成5个专项工作组进行监督评议,助推优化营商环境。
切实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紧紧围绕打造“两区两地”目标定位和构建“两擎牵引、五极迸发”高质量发展格局建言资政,由各专委会确定开展14项民主协商和监督活动,形成高质量的协商议政和调研视察报告,提出意见建议217条,部分意见建议在相关工作中得以体现。加强对基层协商民主工作的指导,全市各级协商议事平台开展协商活动6800场次,解决问题6500件,助力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难事。积极配合全国政协、省政协开展“加大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等20项调研视察活动,使一些事关武威发展的重要问题得到有效反映。
抓好经常性工作。修订完善《提案工作规则》和《提案办理协商实施办法》,制定《关于推动提案工作提质增效的办法》,全链条提升提、立、办、督、评工作质量。遴选重点提案14件进行督办,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上审查立案的175件提案全部办复。创新监督方式,同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政协+法院”源头治理,助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赋能基层社会治理;同市人民检察院开展“政协+检察”公益保护协同监督,实现“政协提案+公益诉讼”“社情民意+公益诉讼”联动履职。加强和改进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全年共有74条社情民意信息转送市委领导及相关部门参阅。积极配合省政协开展凉州文化专项研究,推动凉州文化研究走深走实。《人文甘肃•武威卷》在全省率先完成编纂报审。《武威文史》第十辑进入统稿阶段。
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健全完善政协委员联系群众机制,建成市、县区政协“委员工作室”149个,形成了常态化长效化的联系服务机制,开展联系界别群众活动650多次,帮助基层解决问题420多件。组织参加为期3天的全省政协委员学习培训班,开展理论讲堂、“书香政协”委员读书沙龙、阅读分享、书画笔会等活动,团结委员、凝聚委员、汇聚合力。加强政协智库建设,增补8名市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成员。在武威日报、武威电视台等媒体开设“政协委员风采”专栏,对12名委员履职故事进行宣传。主动加强与外地政协的联系交流,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赴省内市州考察学习,拓宽履职视野。
着力夯实履职基础。着力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为政协履职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围绕议事规则、学习培训、调研视察、协商议政、联系界别群众、机关建设、基层党建等工作,对历年形成的81项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和修订完善,废止32项、修订完善30项、新建7项。严格制度执行,梳理汇编市政协层面26项、机关层面30项制度,做到定岗定责问效、依规依制履职。
政贵有恒。市政协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能力为先、执行为要、效能为王”导向,常态化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在持续强化自身建设中铸牢思想作风之盾,全面提升协商建言和服务大局的能力水平,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武威实践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