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力发展面向乡村振兴职业教育的建议
2024年11月11日
字数:1,124
版次:01
民建金昌市委会永河支部主委孙彦明反映,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大力发展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目前,乡村存在各类优质资源匮乏、发展机会受限、持续发展空间不足等问题;乡村工作繁复冗杂,工作人员工作强度大,工资待遇与工作强度不成正比,发展空间小,晋升渠道不够畅通,存在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基层学习深造机会少、培训形式和内容相对单一,存在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投资管理、资本经营等方面的人才普遍短缺等问题。乡村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职教不进村,乡村难振兴。
为此,建议:
一是提高地方职业院校与乡村发展的契合度。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的需求有脱节,涉农类、经营类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供给不足,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经营知识、管理技能等方面的职业教育体系仍显缺乏,难以适应乡村振兴“细水长流”式内涵发展。职业教育应针对农村需要的产业设置专业,比如种植、养殖、农产品精加工、农业管理和经营、电子商务等。
二是转变人才培养结构和培养方式。在培养学生时,应该面向乡村需要的、职业教育能做的、学生愿意去的“找交集”——围绕乡村基层治理、创新创业等需求,在学校系统训练当中,针对农村应用场景进行实习实训,培养乡村振兴的种子选手。乡村产业发展趋向特色化、差异化,区域职业教育更要服务区域特色。职业院校可以建设一批服务当地特色产业的优势专业,为乡村产业发展献“技”。
三是进一步加强实践育人平台建设。制定涉农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补助及配套支持政策,配套建设全链式教学、科研、生产、实训、技术推广与示范高度集成的多功能综合性实训基地。还可尝试组织实施优质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工程,积极鼓励政、行、校、企多元链接、多边合作,共建共享多元主体、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校外实训基地。构建内外联动、一主多元的农科人才实践技能培训体系和长效机制。
四是将农民职业培训纳入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应该让农民群众唱主角。职业院校可以构建面向农村的招生制度,既可以有全日制办学,也需建立适应各种涉农培训需求的弹性学制。将农民职业培训纳入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开展多层次、系统化的涉农培训,让农村职业教育成为“最受欢迎的教育”,让农村人才真正“留得住”。
五是实施以“定岗定编”为导向的就业鼓励政策。“定岗定编”是破解人才“离农”问题的关键,解决农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下不去”“留不住”难题,可以考虑对乡村振兴工作贡献突出的返乡创业毕业生,优先推荐担任乡村干部。全省各地可确定带有事业编制的农村基层就业岗位数量,并按照一定比例优先录用应届涉农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满3年,经考核合格后优先转为正式事业编制,解决“招不来”“用不好”难题,培养振兴乡村“后继者”。
为此,建议:
一是提高地方职业院校与乡村发展的契合度。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的需求有脱节,涉农类、经营类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供给不足,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经营知识、管理技能等方面的职业教育体系仍显缺乏,难以适应乡村振兴“细水长流”式内涵发展。职业教育应针对农村需要的产业设置专业,比如种植、养殖、农产品精加工、农业管理和经营、电子商务等。
二是转变人才培养结构和培养方式。在培养学生时,应该面向乡村需要的、职业教育能做的、学生愿意去的“找交集”——围绕乡村基层治理、创新创业等需求,在学校系统训练当中,针对农村应用场景进行实习实训,培养乡村振兴的种子选手。乡村产业发展趋向特色化、差异化,区域职业教育更要服务区域特色。职业院校可以建设一批服务当地特色产业的优势专业,为乡村产业发展献“技”。
三是进一步加强实践育人平台建设。制定涉农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补助及配套支持政策,配套建设全链式教学、科研、生产、实训、技术推广与示范高度集成的多功能综合性实训基地。还可尝试组织实施优质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工程,积极鼓励政、行、校、企多元链接、多边合作,共建共享多元主体、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校外实训基地。构建内外联动、一主多元的农科人才实践技能培训体系和长效机制。
四是将农民职业培训纳入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应该让农民群众唱主角。职业院校可以构建面向农村的招生制度,既可以有全日制办学,也需建立适应各种涉农培训需求的弹性学制。将农民职业培训纳入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开展多层次、系统化的涉农培训,让农村职业教育成为“最受欢迎的教育”,让农村人才真正“留得住”。
五是实施以“定岗定编”为导向的就业鼓励政策。“定岗定编”是破解人才“离农”问题的关键,解决农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下不去”“留不住”难题,可以考虑对乡村振兴工作贡献突出的返乡创业毕业生,优先推荐担任乡村干部。全省各地可确定带有事业编制的农村基层就业岗位数量,并按照一定比例优先录用应届涉农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满3年,经考核合格后优先转为正式事业编制,解决“招不来”“用不好”难题,培养振兴乡村“后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