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智能快递柜成为新型违法犯罪的温床
2024年11月01日
字数:1,563
版次:01
白银市政协委员、市中级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罗强反映,近年来,智能快递柜因其高效便捷、安全可靠、隐蔽性强等特性,逐渐成为服务群众的一种便利性产品。然而,随着其普及和应用,一些不法分子也开始将其作为实施犯罪活动的温床,这一现象须引起高度警惕。其存在的隐患主要表现在:
一是利用隐蔽性质开展违法交易,案件打击难度较大。智能快递柜存取不需要进行身份核验,寄递物接收者可自行通过二维码、取件码提取物品,钱物分付、人物分离的非接触式“两头不见人”交易模式。不法分子通过伪造或借用他人身份信息,在互联网发布、订购、销售枪支、毒品、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交易,通过物流寄递等渠道进行贩毒活动、传播淫秽物品、传输国家机密文件等违禁物品运输,联络使用隐语、暗语,支付采用微信、支付宝、Q币等方式。这些行为不仅增加了犯罪行为的隐蔽性,也给司法机关发现、查处、取证增加了难度,案件溯源打击难度很大,严重威胁了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是利用安全盲点实施盗窃行为,行业监管存在漏洞。当前,部分企业重业务轻制度监管执行,从业人员流动性大,整体素质不高,导致少数不法分子,如快递柜故障维修工或拥有相应维修技术的其他社会人员,利用智能快递柜安监盲点以维修之名实施偷盗之实,为社会安全治理埋下了隐患。据消费保投诉平台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丰巢快递柜相关的投诉案件已累计达到1670件,其中7月投诉量环比增加13%;投诉涉及总金额高达138万元,投诉解决率仅为26.17%。主要投诉问题包括服务态度不佳、商品遗失以及投递纠纷,其中商品遗失的投诉占比最高,达到21.65%。
三是利用虚假广告行使诈骗手段,安全意识较为薄弱。部分用户在使用智能快递柜时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容易忽视可能存在的风险,被不法分子窃取姓名、电话、地址等敏感信息,利用虚假广告进行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近日,江宁开发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快递柜加盟合同诈骗案(被害人南京卢先生)一审宣判,经查明,5个月内,全国已有30多人上当受骗。当前,智能快递柜子的收益主要包括存取收益、超时取件收益、寄件收益、箱体广告收费、公众号收益等。比如,“丰巢”、“蜜罐”等较为常见的智能快递柜,其公众号都或多或少推介、链接一些低价电商产品,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而平台对公众号投放信息甄别不够,亦或虚假投资广告借机以“零成本”、“高回报”等理财、投资等名义引诱部分智能快递柜使用户投资,实施诈骗。
为此,建议:
一、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多部门协同”的沟通联络机制,相关行政部门如公安、交警等要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线索移送、常态巡查等机制,畅通线索举报渠道,将寄递行业整治纳入社会综合治理范畴。邮政管理部门应切实担负起主管责任,督促企业严格落实《邮政业寄递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的“三项制度”及相关要求,及时发现并纠正违规行为。法院、检察院针对在办案过程中发现的寄递监管盲区和漏洞,主动形成客观合理的司法建议、检察建议,并做好跟踪回访落实制度,促进相关单位建立完善长效机制。
二、规范企业管理。快递企业和智能快递柜运营方应严格落实寄递行业实名收寄、收寄验视、过机安检等制度,加强用户身份验证和包裹安全检查,有效阻止违禁品流入社会。加强对智能快递柜的管理、维修和防护,以专业授权权限、报修维修监控等措施,加强快递件的存取安全和快递柜自身安全。健全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制度和考评机制,适当提高关键岗位入职门槛,提高他们的禁毒意识和法律意识。
三、强化宣传教育。创新宣传载体,在寄递网点和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公布禁止寄递物品清单,通过全媒体广泛开展寄递安全知识宣传,提高重点人员的防范意识。在智能快递柜上设置禁止违禁品投递警示标志等方式增强用户的安全意识,引导用户正确使用智能快递柜并遵守相关规定。提醒用户注意保管好个人信息和取件码等重要信息,避免泄露给不法分子。
一是利用隐蔽性质开展违法交易,案件打击难度较大。智能快递柜存取不需要进行身份核验,寄递物接收者可自行通过二维码、取件码提取物品,钱物分付、人物分离的非接触式“两头不见人”交易模式。不法分子通过伪造或借用他人身份信息,在互联网发布、订购、销售枪支、毒品、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交易,通过物流寄递等渠道进行贩毒活动、传播淫秽物品、传输国家机密文件等违禁物品运输,联络使用隐语、暗语,支付采用微信、支付宝、Q币等方式。这些行为不仅增加了犯罪行为的隐蔽性,也给司法机关发现、查处、取证增加了难度,案件溯源打击难度很大,严重威胁了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是利用安全盲点实施盗窃行为,行业监管存在漏洞。当前,部分企业重业务轻制度监管执行,从业人员流动性大,整体素质不高,导致少数不法分子,如快递柜故障维修工或拥有相应维修技术的其他社会人员,利用智能快递柜安监盲点以维修之名实施偷盗之实,为社会安全治理埋下了隐患。据消费保投诉平台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丰巢快递柜相关的投诉案件已累计达到1670件,其中7月投诉量环比增加13%;投诉涉及总金额高达138万元,投诉解决率仅为26.17%。主要投诉问题包括服务态度不佳、商品遗失以及投递纠纷,其中商品遗失的投诉占比最高,达到21.65%。
三是利用虚假广告行使诈骗手段,安全意识较为薄弱。部分用户在使用智能快递柜时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容易忽视可能存在的风险,被不法分子窃取姓名、电话、地址等敏感信息,利用虚假广告进行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近日,江宁开发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快递柜加盟合同诈骗案(被害人南京卢先生)一审宣判,经查明,5个月内,全国已有30多人上当受骗。当前,智能快递柜子的收益主要包括存取收益、超时取件收益、寄件收益、箱体广告收费、公众号收益等。比如,“丰巢”、“蜜罐”等较为常见的智能快递柜,其公众号都或多或少推介、链接一些低价电商产品,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而平台对公众号投放信息甄别不够,亦或虚假投资广告借机以“零成本”、“高回报”等理财、投资等名义引诱部分智能快递柜使用户投资,实施诈骗。
为此,建议:
一、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多部门协同”的沟通联络机制,相关行政部门如公安、交警等要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线索移送、常态巡查等机制,畅通线索举报渠道,将寄递行业整治纳入社会综合治理范畴。邮政管理部门应切实担负起主管责任,督促企业严格落实《邮政业寄递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的“三项制度”及相关要求,及时发现并纠正违规行为。法院、检察院针对在办案过程中发现的寄递监管盲区和漏洞,主动形成客观合理的司法建议、检察建议,并做好跟踪回访落实制度,促进相关单位建立完善长效机制。
二、规范企业管理。快递企业和智能快递柜运营方应严格落实寄递行业实名收寄、收寄验视、过机安检等制度,加强用户身份验证和包裹安全检查,有效阻止违禁品流入社会。加强对智能快递柜的管理、维修和防护,以专业授权权限、报修维修监控等措施,加强快递件的存取安全和快递柜自身安全。健全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制度和考评机制,适当提高关键岗位入职门槛,提高他们的禁毒意识和法律意识。
三、强化宣传教育。创新宣传载体,在寄递网点和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公布禁止寄递物品清单,通过全媒体广泛开展寄递安全知识宣传,提高重点人员的防范意识。在智能快递柜上设置禁止违禁品投递警示标志等方式增强用户的安全意识,引导用户正确使用智能快递柜并遵守相关规定。提醒用户注意保管好个人信息和取件码等重要信息,避免泄露给不法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