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杨果委员:政协委员职责让我的科学生涯更加丰满
2024年09月30日
字数:1,051
版次:14

本报记者 邱瑾玉




  杨果,省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皋兰生态与农业综合研究站副站长、黄三角生物遗传与分子精准育种实验室主任。在他看来,履行政协委员职责的过程就是一个让自己科学家本职的角色变得更加丰满的过程。
  适逢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杨果委员表示,愿意在工作岗位上,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更多的人,更愿意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努力奋斗、愿意为人民政协事业蒸蒸日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内肉羊产业上游育种繁育严重滞后,我们必须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育种体系。”这几年,杨果一直在“为肉羊良种种源‘卡脖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良种就是畜牧业的“芯片”,肉羊良种繁育对肉羊产业发展至关重要。2015年,杨果从新西兰林肯大学获得分子遗传学博士学位后,就义无反顾回到家乡甘肃,进入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工作。近年来,杨果和团队科学家们奔赴广西、甘肃、内蒙古、宁夏、江苏、山东等数十个大中型养殖厂,采集了两万余份肉羊基因样本。通过不懈努力,杨果团队获得了国内肉羊的基因标记和基因位点等核心数据,为搭建全国肉羊基因数据库平台、精准化育种及其商业化推广奠定了基础。
  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深耕多年后,杨果越来越意识到企业是驱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他开始探索以技术为引领的紧密的政企研技术转化产业化模式。在他的推动下,由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山东省土地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共同搭建黄三角生物遗传与分子精准育种实验室,采取政府+科研院所+国有企业的合作模式,开展肉羊基因育种基地建设以及现代肉羊新品种培育、优质肉羊规模化育繁推一体化建设等工作。
  “当你从很窄的研究方向中跳出来,用政协委员的视角去思考问题的时候,就不仅仅是为了做科研去想了,而是为国家、为群众去想了,哪一些是国家需要的,哪一些是群众需要的,哪一些是社会需要的。”杨果委员说,“这让我在思考问题时更加成熟,对我们未来更好地做好羊产业,提出务实可行的意见建议是很重要的。”
  比如,杨果团队正在围绕生物基因检测体系开发与芯片研制、盐碱地绵羊分子设计育种、盐碱地饲草资源高效挖掘与利用、生物信息学与统计分析研究等方向持续研发,为盐碱地生态修复及综合性利用提供科技支撑。杨果委员说,“通过在白银盐碱地上利用抗盐碱牧草种植和引进优良肉牛肉羊品种,形成‘盐碱地复育—抗盐碱牧草种植—碱地牛羊养殖—有机肥生产—盐碱地改良’的绿色循环生态闭环的产业区,实现了盐碱地生态治理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为全省乃至全国盐碱地农业发展提供了示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