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坚持正确的改革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 推动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工作走深走实
2024年09月25日
字数:4,021
版次:03

省政协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甘肃视察时指出,“要以更大勇气和决心深化改革、扩大开发”“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指出,人民政协要“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议政建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我们更好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前不久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也指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仍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要“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新一届省政协面向经济高质量发展主战场,主动发扬改革精神,深入探索实践,进一步深化拓展人民政协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域的职能定位,推动助力工作实现制度化精准化常态化运行,闯出了一条以高质量履职担当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的新路子。
  助力工作开展以来,省政协成立专班围绕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中发挥政协作用,借鉴省政协脱贫攻坚帮扶的成功经验,进行深入思考和系统研究,探索建立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推动各有关方面深入实践,形成了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省委胡昌升书记在有关报告上批示,“省政协党组充分发挥咨政建言、牵线搭桥、民主监督等职能作用,探索建立助力工作机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值得充分肯定”。一是创新政协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机制,始终做到与大局同步、为大局服务。坚持把助力工作置于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中谋划和开展,聚焦省委省政府密切关注的大事、市州党委政府努力解决的难事,加强政协同党委、政府的汇报衔接,争取党政“一把手”的重视和支持,确保助力工作靶向不偏、重心不移,有序推进、顺利开展。二是创新省市政协联合助力机制,全面提升省市政协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探索成立省政协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发挥把方向、抓协调、保落实的作用,指导试点市政协开展助力工作。围绕助力工作中的要点难点,创新省市政协联合助力新模式,协同开展调研、协商活动,提出系统性建议和精准化措施,推动建言资政更有深度和广度。三是创新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机制,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坚持以政协委员为主,进一步深化拓展委员在界别和界别群众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广泛动员委员中的专家、企业家参与助力,有关高校及其校友会、科研院所、商协会成为重要工作力量。四是创新调研协商机制,助力工作的靶向更准、质量更高、效果更好。探索实行“建议+方案”“建议+政策”的方式,既提出问题、又回答问题,既进行总体分析、又明确具体措施,协商建言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坚持寓招商于调研之中,在调研考察活动中同步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推动一批大项目、大企业落地甘肃。
  在探索实践过程中,我们深入思考政协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工作路径和方法有哪些、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等,初步形成了以下经验和启示,在今后工作中要进一步坚持好、把握好、实践好。
  (一)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人民政协制度和人民政协组织的鲜明政治属性”。政协作为政治组织,旗帜鲜明讲政治是第一位的。开展助力工作要正确处理党委、政府与政协的关系,从确定助力重点、提出工作计划、列出任务清单,再到落实情况反馈,都要始终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衔接,做到帮忙不添乱、尽职不越位、助力不主导。
  (二)必须坚持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组织”“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人民政协不是权力机关,不是行政机关,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立论不立法、参政不行政、建言不决策、监督不强制,主要通过协商发挥作用。这种作用不是靠说了算,而是靠说得对。相应的,开展助力工作也是“协商式”助力,带有鲜明的政协特色和政协工作特点。从本质上讲,一是助力工作是政协性质定位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领域的集中体现;二是助力工作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领域的充分发挥。
  在实际工作中,一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政协助力的基本工作格局。实践表明,凡是向党委、政府汇报衔接到位的,助力工作就推进顺利;凡是得到党委、政府重视支持的,助力工作就成效显著。要切实把握好政协的角色定位,主动加强政协助力工作与党委政府工作的衔接,坚决避免政协自弹自唱、单打独斗。二要在协商中助力,在助力中协商。秉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理念,充分体现协商的文化,以协商的方式提出产业发展建议、动员各方力量参与,促进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三要在监督中助力,在助力中监督。开展营商环境民主监督,不是采取强制性的、行政命令的方法,而是要采取提出意见建议、进行协商讨论的方法。
  (三)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要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深入推进协商议政”。进入新时代新征程,甘肃面临的最突出的矛盾是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最大的大局是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开展助力工作要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跳出政协看政协”,树立“一盘棋”思维,想问题、干工作,一定要对“国之大者”和“省之要者”心中有数,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委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最需要政协担当什么,切实把发展所需与政协所能紧密结合起来。
  具体工作中,要注重从点上突破,不贪大求多、不面面俱到,力争取得“一子落定,满盘皆活”的效果。一要瞄准党委政府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急事、最想解决而尚未破题的难事开展助力工作。二要紧紧扭住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深入研究省市“十四五”规划、党委全会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等重要政策文件,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强化工业经济思维,紧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强“链长”,做好延链补链强链的文章。三要因地制宜抓重点。比如,天水市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高端装备制造业;白银市的新能源电池新材料产业、数字经济产业园;嘉峪关市的千亿级铝产业集群、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兰州市的工业产业振兴转型、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酒泉市的新能源产业;庆阳市的数字经济和现代农业;陇南市的生态产业等重点任务。
  (四)必须正确认识助力工作与政协经常性工作的关系。人民政协经常性工作是指在政协全体会议、常务委员会会议闭会期间,按照政协章程的有关规定,组织政协委员开展的提案工作、委员视察工作、专题调研工作、学习工作等等。助力工作与政协经常性工作相比较,交叉点在于,助力工作要依托经常性工作来开展。比如,在制定年度助力工作计划时,事先要通过专题调研来掌握情况;在工作落实过程中,需要组织委员开展视察;在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中,需要开展民主监督促进工作部署落实;个别省级层面无法解决的事项,可能需要以提案的形式在全国政协平台上反映。侧重点在于,助力工作是政协面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战场开展的一项全新探索,工作重点更加聚焦,侧重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产学研一体化水平等。经常性工作与助力工作统一于人民政协更好履行职能、更好发挥作用的共同目标。
  (五)必须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制度机制。界别群众是指政协委员所联系、所代表的那部分群众,以及能够团结、带动和影响的其他群众。按照省政协建立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设计,开展助力工作坚持“委员为主,内聚外联”的原则,就是以省政协委员中的专家、企业家“两家”为主,适度扩大到省内外专家和企业家。工作过程中,我们将在兰高校及其校友会,还有工商联、部分商协会等纳入进来,这是对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机制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将助力工作主体扩大到不是省政协委员的专家企业家,是依托政协的统战功能,通过委员的影响力来带动界别群众一起开展助力工作,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政策依据。当然,这种影响力不是强制性的,而是协商式的,必须建立在自愿自发的基础上。
  (六)必须增强助力工作的专业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一支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政协委员队伍,是人民政协高质量履职的重要保障”。政协固然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位置超脱的优势,但也有“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思维定式。具体表现在助力工作中,一是工作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对于市州的具体问题,我们不一定比基层的同志更了解;对于面上的情况,我们不一定比做具体工作的同志认识更全面;从占有材料、掌握信息上看,我们不一定比业务部门更权威。二是调研还不够深入。有的调研报告含金量不高,听了“不解渴”。有的年度工作计划看起来很全面,实际上没重点。三是建言还不够精准。只提出问题,不解决问题,对“原材料”加工不够,提出的对策建议缺乏可操作性。
  增强助力工作的专业性,一要从抓好学习入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认真研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和市州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潜力优势等,通过学习促进工作能力提升,做到站得比别人高、看得比别人准、说得比别人对。二要把调查研究做实。真正把调查研究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一项基本功来抓实抓好。从调研主题确定,到力量组织,再到具体实施,都要精心设计,尽可能多接触第一手材料,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为深入开展助力工作奠定基础。三要向解决问题用力。发现问题是前提,解决问题才是关键。在起草调研报告和视察报告时,不能仅仅停留于提出问题,或者以提出新问题代替解决老问题,陷入“提出问题”的死循环。要从答案中凝练问题,推广运用“建议+附件”的方式,把对策建议落实到具体的企业项目上,细化到具体的操作办法上,真正为党委政府分忧、为企业发展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