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弘扬民族精神创造时代精品
——我的雕塑创作和艺术追求
2024年08月02日
字数:5,292
版次:03

何鄂




   何鄂 上海金山人。笔名岩石,雕塑家。曾任全国城市雕塑艺委会委员、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1987年大型城市雕塑《黄河母亲》(花岗岩)获全国首届城雕优秀奖。1989年粗陶彩绘《绣花女》获刘开渠雕塑艺术基金奖,中国美术馆收藏。1998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何鄂雕塑艺术展】,获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获全国工艺美术优秀专业工作者奖状、奖牌。

  我幸运有这样的机遇,根植于民族文化的沃土,由此孕育了我创造的生机。
  

我是被灿烂文明唤醒的

  感恩祖先留给我们五千年的灿烂文明,让我找到了民族文化自信的根脉。
  56年前,命运把我带到敦煌莫高窟,在洞窟里,我临摹着各个时代古人创造的彩塑精品。让我终生难忘的是第二次进洞窟临摹时,对唐代194窟南北两尊天王无意中比对却有了意外的发现,他俩相距3米,动态姿势几乎一模一样,而细节处理先看到3处不同,再一气找下去,竟然有13处不同,当时激动得好像差一点就触摸到古代工匠的心跳了,兴奋至极。以此为切入点,又展开了对194窟与328窟唐代整铺彩塑更加广度和深度的探索与研究。我得出的结论是:艺术家是在题材、内容、位置三个有限的方面进行创作的,其独特性、唯一性充分体现了艺术家的创作个性。
  1979年,我获得一次深入生活考察的机会,只身走了48天,身上背着画夹、泥巴和石膏,先去夏河体验生活半个月,又走了长征路,一路采访,一路速写,经腊子口、达拉沟、迭部、成都、重庆,最后去了大足石窟。我想知道石雕是怎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大足北山我临塑了媚态观音,在宝顶山我用素描将25米长的摩崖造像《牧牛图》画了下来,画完后联想到在敦煌学到的考古研究中的排年法,立即将10个人物与10头牛分别排列在两张图上,想看一看是什么效果,出人意料的是,这一排比,竟然让我发现了古代雕刻家非同寻常的艺术创造力,在10个人物中,第一个人是正面的,第二个人是背面的,第三个人又是正面的,第四个人又是背面的,第五、六两个人并坐再次呈正面。再看这10头牛,只有一头牛呈现了4条腿,其余的都是设计了山峦变化和牛的各种动态,或俯仰,或转弯,或伏卧,只表现了两条腿和3条腿。这一发现让我真正看到了古代大师精妙的艺术构思与独特的构图布局,从而将左右延伸25米的摩崖浮雕,产生了纵向深入画面空间无限的开阔,令人拍手叫绝。这两次发现成为开启古代灿烂文明智慧之门的钥匙,使我举一反三,终身受益。
  古代雕塑家优美绝伦的精滤技艺、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令我折服,我认定古代雕塑家一定是把生命揉进自己的作品里去了,不然没有办法解释他们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
  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就像大海一样,博大精深、无边无际,我只是深入到大海的一滴水中,体会到了自己的发现、自己的感动、自己的收获。
  功夫不负有心人。12年在敦煌的艺术熏陶,终于迎来了一次刻骨铭心的顿悟。
  那是20世纪80年代初,我正在西安电影制片厂为甘肃的《丝路花雨》舞剧艺术片做敦煌彩塑道具,偶然从刘蒙天院长儿子手中看到日本编辑出版的中日建交10周年《敦煌壁画展》纪念图册,当看到里面有我在敦煌临摹的4件彩塑作品、署名“何鄂摹制”时,心里很高兴。但是非常奇怪,就在这一刻,仿佛有谁冥冥之中给了我一个指点,一下子就触动了我,当时我想:我能临摹,只要是美院毕业的学生都能临摹,我们的儿女们、孙子们,世世代代都可以临摹下去,但这个灿烂文明的光辉永远属于前人!想到这里,竟然产生了对自己的极度不满。我责问自己:“你生活在这个时代,难道对周围的人和事没有一点点感动吗?”我终于被唤醒了,唤醒了沉睡的自己,在对自己的极度不满中寻找着失落的自己,寻找着自己曾经的感动,寻找着自己的创造,最后走到了寻找这个时代的创造上。我想:我们如果不能立足于自身时代的创造,那么百年之后的子孙们一定会责怪我们,为什么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中国到了你们手中,就失去了光彩呢?所以,我是被灿烂文明唤醒的。我终于明白了老祖宗留下的千千万万遗产上写满了密码,密码就是“创造”两个字,我破解了这个祖先留给我们人类文明的密码。从此,我清醒地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我决定把自己的后半生压在“创造”上。
  感恩祖先留给我们的灿烂文化,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他们静静地屹立在世界民族艺术之林,却以巨大的推动,呼唤着一个民族新的未来。我幸运有这样的机遇,根植于民族文化的沃土,由此孕育了我创造的生机”。我们有充分的文化自信,我们更应有勇于文化担当的使命感。我们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满了信心和力量,希望灿烂文明六千年、七千年……世世代代续写下去。
  那么,怎么学习遗产、继承传统呢?
  那就是真诚地学习传统,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然后远远地离开它,进行自己的创造。学习传统是为了今日的创新,继承传统绝不能生搬硬套、囫囵吞食,学习传统就应当像我们每日三餐,吃进去的是蔬菜和肉,经肠胃消化吸收后,变成了肌体和力量。而在我们肌体上根本找不到牛肉、蔬菜和苹果。继承传统又好比我们是父母的儿女,我们的血液里有家族的血型、血脉,我们的长相还可能有祖父母、外公外婆、父母或舅舅的影子,但我们绝不等于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位,我们是全新的一代,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全新的我。今天我们学习传统,更好比一代又一代的接力赛跑,当我们拿到了接力棒,就如同学到了前人的传统,学到了前人的成果,我们只有再一次跑起来,才是我们拿到接力棒之后这个时代新的成果、新的创造。关键是我们必须拿着接力棒跑起来。
  可以说,没有在敦煌12年的艺术熏陶和那一次刻骨铭心的顿悟,就不可能有《黄河母亲》这件城雕作品。
  1986年,我创作的《黄河母亲》城雕建在兰州黄河南岸,至今已过了34年。
  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从黄河发源,《黄河母亲》也因她象征了中华民族而享誉海内外,成为兰州的城市文化名片。
  这件作品是在1984年参加了全国首届城雕设计方案展之后,兰州市决定建造的,在建造的过程中我一次次真正体验到创作城市雕塑的责任对一个雕塑家来说有多么重要。
  1985年泥塑放大完成,市领导审定通过了泥塑稿。也就是在那天,我看着自己这双手,忽然清醒地意识到这件城雕的命运原来掌握在我的手里。想到如果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一旦打成石雕,将成为永久的遗憾,于是不敢有丝毫懈怠地雕塑着,希望做好一点,再好一点。我亲自在现场主持了翻制石膏模型和运输包装,又在石雕加工制作阶段到山东泰安进行了为期一月多的艺术监制。
  1986年3月,作品用5辆汽车从山东泰安运回兰州,安装的近一个月里我一直在现场,时任副市长宋春华来到现场,那一天就在吊装最后一块黄河母亲头部的石雕时,我的心一下子紧缩起来,所有的问题全部涌入脑海:比例合适不合适?五官对称不对称?神态好不好?光线是不是理想,等等,紧张得不得了,待到包装打开,看一切都合适时,压在心上的石头才落下来了。
  1986年4月30日上午,《黄河母亲》落成剪彩典礼刚一结束,我的心又揪了起来,我想省、市领导通过了,老百姓的检验才开始呢!于是在建成后的第一个月里,我下午下班后,就从盘旋路坐公共汽车到小西湖,共去了5次,坐在人群里去听、去看,当时听到一位老奶奶说“这孩子像我们家铁蛋!”时,心里非常高兴,从此,我一直习惯性地跟踪着这座雕像的社会反响,不知不觉坚持了34年。仅我见到的就有30多篇文章、39首诗篇,其中有革命前辈杨植霖和原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的诗。我把这些文章、诗篇中珍贵的话语汇集成《黄河母亲——一件城市雕塑的对话》,把客观真实的反响分别归纳为与城市对话、与人对话、与历史对话、与时代对话。下面摘录几段评论文章的片段和观众的评价,以飨读者。
  宋春华:“这座雕塑一经与观众见面,就好评如潮,社会反响强烈,深受市民与来宾的喜爱。她是相识兰州的一张名片,是记忆兰州的地标,也成为我国城雕建设的成功范例。可以说,《黄河母亲》已成为新中国城雕建设的经典之作而载入我国现代雕塑的史册。”
  邵大箴:“这件富有鲜明民族气派和个性风格、备受海内外艺术界和广大观众赞扬的《黄河母亲》,将作为中国现代雕塑的优秀代表作之一,载入史册。”
  “在近几年的中国现代雕塑史上,《黄河母亲》无疑是一件具有崇高美学思想和艺术品格的杰出作品。”
  中国台湾李再钤:“就黄河文化的演进来说,她无疑是代表了新时代的精神。”
  观众:“《黄河母亲》不仅早已成为兰州的形象代表,更因为所蕴含的主题而成为海内外华人倍感亲切的祖国的化身。”
  1990年,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会安子介博士陪同郁逸夫来兰州,在《纵横七千里古今五千年》一文中称:“兰州地处黄河两岸,南岸新建有石雕成的《黄河母亲》,巨型雕塑十分壮观,观后很有自觉为黄河儿女之感。”
  1986年18期《红旗》封面整版刊登了《黄河母亲》。
  《黄河母亲》城雕正在产生并将继续产生精神文明与民族凝聚的巨大能量。
  通过汇集《黄河母亲》数十年的真实客观反响,我明白了《黄河母亲》这件城雕的精神力量是由作者和观众共同铸就的。我只是一个黄河儿女,通过创作抒发了我对民族的无限深情。30多年来,数以百万计的炎黄子孙、黄河儿女观看了这座雕像,又通过文章、诗篇寄托了他们对民族、对祖国的无限热爱。我得出一个结论:这一切都有力地证明了我们这个民族是有巨大凝聚力的。
  《黄河母亲》城雕从她建造落成的那一天——1986年4月30日起,就属于公共艺术,是兰州市城市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黄河母亲》也因象征了中华民族而享誉海内外,成为兰州这座城市的文化财富,在建造的第二年就获得了全国城市雕塑优秀奖。
  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时,建设部和文化部对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全国660个城市的6万多件城雕作品进行评比,层层筛选,最后有60件作品获得了“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黄河母亲》有幸与天安门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四川的《歌乐山烈士纪念碑》、深训的《开荒牛》、陕西的《丝绸之路》等作品一起获此殊荣。
  值得一提的是,这座象征中华民族的雕塑与港、澳、台地区有了密切的关系。
  1997年香港回归,《黄河母亲》被《人民日报》海外版纪念年历选为首页。
  1999年,我捐赠的一件汉白玉珍藏版的《黄河母亲》(长60厘米),在参加了北京、澳门两地庆澳门回归大展后,由文化部转赠给澳门特区政府,现永久珍藏于澳门艺术博物馆。
  2015年,由我雕塑院参与策划,与国台办、兰州市政府共同组织实施,经过很多曲折,将一座3.36米长的花岗岩《黄河母亲》像落座于台湾淡江大学于右任大道的牧羊草坪上。
  2016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发布文件,公布《黄河母亲》雕塑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以艺术精品讴歌伟大时代

  1994年,我57岁,已到了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带着更大的梦想,我辞去了甘肃省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的职务,创办了以我的名字命名的甘肃何部雕塑院,创办雕塑院的宗旨就两句话:“孔扬民族文化,创造时代精品。”岁月像飞一样,一晃就走过了26个年头,在这26年里,我雕塑院接受全国各地、各级政府部门、各行业的委托订单,通过全员的共同努力,和诸多加工制作单位的通力合作,雕塑院先后在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建造了160多个雕塑项目,如建于厦门中华教育园的《蔡元培》、建于广州科技园的《黄道婆》、建于甘肃瓜州张芝纪念馆的《草圣张芝》、建于澳门中华民族园的《裕固族姑娘》、建于甘肃张掖的《马可·波罗》。
  1999年,《远山正瑛》建于内蒙古部尔多斯市恩格贝沙漠示范基地。远山正瑛是一位日本鸟取大学教授、农学博士、治沙专家,他认为“治理沙漠是世界和平之道”,他80岁到90多岁时仍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恩格贝坚持每天工作10小时,国家授予他“中国政府友谊奖”,他是第一个穿着工作服进入人民大会堂接受中央领导接见的外国友人。1998年我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雕塑展时,邀请了甘肃调到北京的所有领导来看展览,曾在甘肃工作过的国家领导人宋平及夫人陈舜瑶来看展览,提出希望我能为远山塑一尊雕像,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的安排,我到恩格贝沙漠示范基地深入生活,整整3天,跟着远山先生的日常工作足迹,画了许多速写图像,还利用中午一个小时休息时间为远山塑了一个写生头像。
  远山先生每年要回日本去动员青年志愿者到中国义务种树,7000名志愿者受到感召,栽种白杨达600万棵。这里有一个让人心痛的故事:一位名叫泉智彦的日本青年大学生正准备来中国种树,不幸查出患了癌症,这孩子临终前对父母说:“我长这么大,你们一直很爱我,满足我一切要求,现在请满足我最后一个愿望吧!把我的骨灰带到中国的恩格贝去,我想看看那里的绿化,如父母能带我去栽树,我会感谢你们!”智彦的父母泉干雄、美惠子带着儿子的骨灰,把儿子的灵魂和绿树一起种在中国的恩格贝。到1998年时,他们已经来恩格贝5次,完成了儿子的心愿。
  更让人感动的是,远山这位个子很小、心胸和品德像山一样的日本友人,对当年日本侵略中国的滔天罪行深感痛心,他表示在中国绿化沙漠是对中国的报恩和对日本侵略中国的谢罪。多么高尚纯粹的国际友人啊!
  联合国授予这位平凡的伟人“人类贡献奖”,这使我更加深了对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中国理念的深远意义的认识。远山雕像落成时,团中央书记和日本前议员参加了典礼,90多岁的远山亲自参加了自己雕像的剪彩仪式,他高举铁锨说:“一样的,一样的!”如今斯人已去,中日友谊之树将万古长青。(上)
  (原文刊登于《人文甘肃》第七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