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李克如与诗心: 一个老革命的情怀
2024年07月19日
字数:3,539
版次:03

陈贵仁




  陈贵仁 一九四五年生,江西抚州市东乡区人。毕业于江西省农业学校,后就读于兰州大学新闻系,共产党员。曾任甘肃省临夏县计委副主任、临夏州委组织部副部长、临夏州体改委主任、甘肃农业大学兽医系党总支书记、甘肃农业大学工会主席等职。曾与他人共同撰写《远牧昆仑》《图说甘肃农业大学七十年》,编撰《盛彤笙文稿》《盛彤笙资料长编》等。

  在甘肃,上了点年岁的人可能还记得这个名字——李克如。他是甘肃已故的省级干部,是一位参加过秋收起义的老共产党员。这个身材魁梧、性情豪爽的赳赳战将,还有鲜为人知的一面,喜好赋诗填词。他一生起伏跌宕,诗词是他排遣胸臆的最好方式。他的诗让我们读到了一个老革命对党、对革命事业的忠贞不贰和对人民的满腔赤诚,感受到了一个共产党人顶天立地的高尚情怀。
  

“奔走革命气如虹”

  李克如1904年出生于湖南衡阳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的勤奋好学,后就读于郴州师范。1926年,李克如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郴县第二区区委书记。湘南暴动后,跟随朱德、陈毅上了井冈山,参加了在遂川、永新等地的多次战斗,称得上是一个传奇人物。1937年,毛主席、林彪在延安与幸存的井冈山时期的老战友合影,并亲自在照片上题写了“井冈山的同志们”,其中就有李克如。
  1929年井冈山失守,所在部队被打散,李克如突围回到老家,与组织失去联系。不久,李克如只身前往北平寻找地下党组织,未果,返回武汉,四处流浪,像一只离群的孤雁,饱受着绝望与无助的折磨。后来他冒着生命危险打入国民党张发奎部,在九十师当文书,秘密组织了一个党支部,开展兵运工作,并数度 派人到苏区与组织取得联系。张发奎部拟北上抗日,这使李克如热血奔涌,激情难抑,决心投笔从戎。部队出发前夕,他特作《北上抗日随笔》一首、以抒自己赴纾国难,驰骋沙场的情怀:
  沧海虽云大,岂能容吾愁。
  山河哭破碎,岁月已悠悠。
  闻鸡起舞罢,看剑泪难收。
  酌酒不断饮,何以解烦忧。
  东北烽烟急,我欲赴辽州。
  覆毯长白山,草檄月当头。
  饮马鸭绿江,提鞭断江流。
  人生得意事,沙场歼寇仇。
  国难急如火,愤然把笔投。
  1933年,李克如与上海党组织接上了关系,担任中央局直属军委敌军工作支部书记,闻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使东北的白山黑水陷于日寇之手,愤慨莫名,遂作《九一八有感》,痛斥独夫民贼的卖国行径:
  东北沉沦岁月悠,九一八事愁添愁。
  大好河山哭破碎,堂堂中华频遭羞。
  仁者志切民水火,独夫岂计国沉浮。
  抚剑莫由徒兴叹,何时饮马鸭江头。
  1934年2月,李克如受上海党组织的派遣,前往南昌做军事情报工作,因所发展的一名党员叛变,被国民党逮捕,关押在南昌行营军法处,受到了长达10个月的审讯,最后被以“危害民国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关押到南昌军人监狱看守所。狱中,他作《入狱》诗一首,来表达自己奔走革命、壮志未酬的心境:
  奔走革命气如虹,一朝失算陷牢笼。
  四顾惨然尽乖景,满室疑视皆愁容。
  巧计不成雄心在,壮志未酬理未穷。
  伤怀国破民生苦,誓掷头颅不苟同。
  1936年,国民党将李克如转入杭州军人监狱,他作《狱中抒怀》,抒发他追求真理的决心和不屈的斗志:
  努力追求!加紧追求!
  追求人间的真理,
  要从真理中去寻找人类的幸福和自由。
  不计安危,不怕烦忧;
  坐牢如小歇,杀头似大休;
  斩荆劈棘向前走,不得真理不停留。
  黑暗快要过去,曙光就在前头;
  一朝真理握在手,管叫四海无困愁。
  李克如在狱中当过洗衣工和种花工,参加过绝食斗争,他的铮铮铁骨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受到狱友的敬佩,成为开展狱中斗争的主心骨。1937年9月,他经党组织营救出狱,在南京八路军办事处安排下,到延安重新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军委总政宣传部、晋西独立支队政治部宣传科、前总军工部管理科工作。1939年7月赴太行前线,任晋西独立支队队长,参加了百团大战。1940年恢复党籍后,被派往太行山区的武北县委开展敌后游击战。1943年9月,调回部队任抗大六分校政治部主任。1945年9月,任晋冀鲁豫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在校长刘伯承、政委滕代远的领导下,培养了大批军政人才。1948年,华北军政大学成立,李克如任政治部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华北空军政治部主任、海军航空兵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等职。
  

“重整征衣上西凉”

  1964年底,李克如被派往甘肃农业大学工作。1965年元月,李克如离开北京,前往甘肃兰州。在从北京前往兰州的路上,他特赋七律一首,抒发自己的欣喜之情和对今后工作的憧憬:
  七律·调甘肃工作
  鬓发虽斑志未残,重整征衣上西凉。
  战友驱车亲相送,佳儿作诗壮父行。
  心雄不怕长城远,气壮何惧塞外寒。
  群策群力依靠党,敢教荒漠变粮仓。
  踏上了西来的征途,李克如仿佛又回到了大自然,呼吸到那自由清新的空气,他决心要在晚年为党为人民做点有益的事情。到了兰州,只在省委报了个到,就驱车来到甘肃农业大学所在地——武威黄羊镇。
  甘肃农业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农业高等学府,其前身是1946年国民政府创建于甘肃兰州的国立兽医学院,是由留学德国的双博士、后为中科院学部委员的盛彤笙先生创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先后易名为西北兽医学院、西北畜牧兽医学院。当时,在盛彤笙和同仁们的努力下,该院已成为亚洲一流的畜牧兽医专业高等学府。1958年,甘肃省委实施“文化西流”的战略,将西北畜牧兽医学院迁往河西走廊的黄羊镇,与正在筹建中的甘肃农学院合并,成立了甘肃农业大学。但是,大漠戈壁的恶劣环境和先天不足的办学条件使学校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1965年5月,李克如被任命为甘肃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遂将夫人江韵芝和两个最小的孩子从北京带到了黄羊镇,在这里安了家。
  一位井冈山时期的老革命放弃北京优越的生活条件,自愿到甘肃一个农村小镇工作,令省上的领导深为感动。据说当时的省委书记特别关照各厅局的领导:李克如有什么要求,你们都要尽量支持,帮助解决。
  李克如仪表堂堂,有标准的军人风度,他出现在校园中,让经历过波折的教职员工对学校的命运与前途多了几分期盼。
  就任甘肃农业大学首任校长后,李克如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天早上,他总是提前上班,路过学生食堂,要进去看一下,向同学和炊事员询问伙食情况;碰到教师、员工也会聊上几句;有些空闲时间,他就会深入各教学、管理和后勤等部门了解和掌握情况。学校有个家畜医院,也是他喜欢去的地方,那儿天天都有教师坐诊,也有搞科研的学生实习,来给家畜看病的老乡也不少。他都很随意地问这问那,没有官架子,跟师生的关系很融洽,大家敢说心里话。所以,学校的许多大事小情,不等下面汇报他就知道了。
  李克如身上有一种处事果敢、讲求实效、不达目标不罢休的军人气质。当时,学校没有教学农场,为了解决教学实习的问题,他亲赴北京找到当年的农垦部长要土地。在农垦部的努力协调下,农建11师14团沙漠边缘的三万亩土地划归甘肃农业大学,取名“长城农场”。李克如还多次在省上奔走,在1966年2月经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将畜牧厅下属的天祝种羊场拨归甘肃农业大学,作为该校生产、教学和科研基地。该场有草原20万亩,耕地5000亩,还带来上万只羊、200多匹马及许多其他大牲畜,多年来制约教学实习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师生心中对他又多了一份钦佩。
  豪爽大气的李克如待人接物也有一股浓浓的人情味。他时常牵挂着学校那些默默无闻工作在服务岗位上的工勤人员,逢年过节,专门抽出时间去看望他们,有时候还会把他们请到家里吃饭,拉拉家常,嘘寒问暖,以礼相待,令他们感动不已。荒凉偏僻的黄羊镇一
  直没有殡葬墓地,对逝者的安葬都成了问题,李克如亲自带人在农场物色了一处地方建墓地。他说,人去世了,入土为安,我死了也要葬在这里。
  李克如完全融入了甘肃农业大学,在师生中他如鱼得水。其时他虽年已62岁,但仍精力充沛,干劲十足。以他在多个军事院校工作的经验,领导一个省属大学,可谓驾轻就熟、举重若轻。他生活简朴,平易近人,尤其对知识分子和工友优礼有加,口碑极好,加之国民经济的逐步好转,学校的面貌在短时期内有了很大改观。一些学生总是希望能看到他,早上跑步,特意要经 过李克如晨练的地方,看看他那身穿背带裤的身影。从1965年初到“文革”前夕的16个月里,可以说是他一生中心情最为舒畅的一段时光。
  度过了特殊年代的李克如,于1974年元月被任命为甘肃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他仍是那种老习惯,经常深入师生当中,了解他们的工作和学习情况,主动征求意见。师大校园有一片枣林,是学生晨读的地方,他也喜欢到那儿去,和学生交谈。他常常去给学生作革命传统报告,每次报告会都是掌声不断。1977年,他担任甘肃省政协副主席,1979年11月任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同时任全国政协委员。
  李克如一生对党的坚定信念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从来没有改变,他把自己的全部生命都融入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这就是一个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他的诗作就是最好的见证。
  李克如1998年2月16日逝世,终年94岁。
  (原文刊登于《人文甘肃》第十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