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绍辉陇东往事
2024年07月08日
字数:1,702
版次:03
彭绍辉(1906.09-1978.04),湖南省湘潭县韶山人,战争期间不幸失去左臂,人称“独臂上将”。他英勇善战、不怕牺牲,自学成才、笔耕不辍,以身作则、严于家教,被毛泽东赞誉为“红军部队培养出的独特人才”。
抗大,全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1936年6月在陕北瓦窑堡成立,时称“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1941年7月,抗大总校在山西省兴县李家湾以一二〇师教导团为基础,创办了抗大七分校,并附属一所陆军中学,共有学员2000多人。
1943年1月,中央军委决定抗大第七分校及所属陆军中学、河北省灵寿县抗大第二分校附中开赴甘肃陇东地区,组建新的抗大第七分校,就地办学。彭绍辉带着抗大第七分校及所属陆军中学的2000多名师生,携带镢头、枪杆、笔杆“三件宝”,历经山西兴县、陕北绥德和延安,于4月底到达合水县,与抗大第二分校附中正式合并,组建新的抗大七分校,由他兼任校长。学校下设政治部、训练部、校务部、供给部、卫生部、办公室和文工队等。校部驻合水县老城镇。所属陆军中学共1500余人被编为七分校第一大队,驻扎在大凤川。此后不久,晋察冀边区抗大二分校附中师生共1500余人在校长江隆基的带领下辗转到达合水,并入七分校,其中8个男生队编为第二大队,初驻合水蒿咀铺一带山区,后移驻豹子川张岔村。女学员编为两个女生队,直属校部领导,初驻蒿咀铺柳沟一带。
1943年12月底和1944年4月,晋冀鲁豫军区所属的太行陆军中学和太岳陆军中学共计1100余人先后来到合水,编为抗大七分校第三大队,驻扎在合水县平定川。1944年9月上旬,抗大七分校校部机关和女生队在校长彭绍辉的率领下,从合水县迁至华池县东华池村。当时女生队驻扎在校部对面的半山腰上,其驻地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女生洼”。至此,抗大七分校在陇东的组建工作全部完成,总人数5200余人。
组建新的抗大七分校任务不比一场战争简单,当时国民党顽固派对陕甘宁边区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尽管陇东分区党政军民多方支援,但仍然有许多困难难以解决。彭绍辉他们刚到驻地一无所有,漫山遍野只有稀稀疏疏的几孔荒废的窑洞。人多窑洞少,很多学员还是傍山架棚,荒野露宿,受天气影响很大,部分学员都淋雨得了病。没有蔬菜,粮食需要学员们到六七十里甚至百里以外的地方去背,但困难难不倒彭绍辉。
为了解决校舍问题,彭绍辉等抗大七分校领导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发扬抗大精神,艰苦奋斗,带领学员依山挖窑洞。这个活儿看似简单,实际又苦又累,加之经验不足,工具缺乏,一天挖不了多少。为了加快进度,他们一方面总结经验教训,一方面动员学员自制工具,同时还组织突击队,昼夜不停地干。经过两个多月夜以继日的苦干,全校共打窑洞690多孔、建新房40余间、箍石窑30孔,还修建了伙房、食堂,修整出一块近百亩的大平地,成为学员训练和开展活动的主阵地。他们没用一根钢筋,一袋水泥,没请一个工匠,自己设计、自己施工,建起了一座可容纳2000多人的大礼堂,供七分校开会、学习、开展活动之用。
由于国民党经济封锁加剧,运粮工作越来越困难,抗大七分校响应党中央“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积极开展大生产运动。1944年4月,在彭绍辉校长的带领下,抗大七分校学员纷纷拿起镢头,积极投身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生产初期,没有斧子,没有锯子,只好用镢头劈树根,大多数学员由于年龄小又不得法,双手被震起了大血泡。在劳动实践中,他们想出了很多巧干的办法,如对付树根“连根拔”,对付丛草“火烧连营”等都是智慧的结晶。大家立纪录、破纪录,一天连续干十几个小时,每个学员每天开荒都在一亩以上,涌现出丁建民、田博良、吕国忠、王有恒等劳动英雄。
彭绍辉校长在井冈山时失去了一条胳膊,不能双手抡镢头,他就特制了一把小镢头,一只胳膊一下一下地挖。这一举动更加激发了广大学员的干劲,进度由每人每天几分提高到一亩以上。直属队排长张禀照创造了一人一天开荒6亩的记录,《解放日报》刊登了他的事迹,对整个边区的大生产运动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后来二大队学员丁建明又创造了一天开荒7亩的最高纪录,被人们称为“气死牛”。开荒任务完成以后,队员们迫不及待地把谷子、糜子、豌豆等都种了进去……千年的荒山在抗大学员的心血和汗水浇灌下终于变成了绽放生命的良田。
(连载上)
抗大,全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1936年6月在陕北瓦窑堡成立,时称“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1941年7月,抗大总校在山西省兴县李家湾以一二〇师教导团为基础,创办了抗大七分校,并附属一所陆军中学,共有学员2000多人。
1943年1月,中央军委决定抗大第七分校及所属陆军中学、河北省灵寿县抗大第二分校附中开赴甘肃陇东地区,组建新的抗大第七分校,就地办学。彭绍辉带着抗大第七分校及所属陆军中学的2000多名师生,携带镢头、枪杆、笔杆“三件宝”,历经山西兴县、陕北绥德和延安,于4月底到达合水县,与抗大第二分校附中正式合并,组建新的抗大七分校,由他兼任校长。学校下设政治部、训练部、校务部、供给部、卫生部、办公室和文工队等。校部驻合水县老城镇。所属陆军中学共1500余人被编为七分校第一大队,驻扎在大凤川。此后不久,晋察冀边区抗大二分校附中师生共1500余人在校长江隆基的带领下辗转到达合水,并入七分校,其中8个男生队编为第二大队,初驻合水蒿咀铺一带山区,后移驻豹子川张岔村。女学员编为两个女生队,直属校部领导,初驻蒿咀铺柳沟一带。
1943年12月底和1944年4月,晋冀鲁豫军区所属的太行陆军中学和太岳陆军中学共计1100余人先后来到合水,编为抗大七分校第三大队,驻扎在合水县平定川。1944年9月上旬,抗大七分校校部机关和女生队在校长彭绍辉的率领下,从合水县迁至华池县东华池村。当时女生队驻扎在校部对面的半山腰上,其驻地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女生洼”。至此,抗大七分校在陇东的组建工作全部完成,总人数5200余人。
组建新的抗大七分校任务不比一场战争简单,当时国民党顽固派对陕甘宁边区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尽管陇东分区党政军民多方支援,但仍然有许多困难难以解决。彭绍辉他们刚到驻地一无所有,漫山遍野只有稀稀疏疏的几孔荒废的窑洞。人多窑洞少,很多学员还是傍山架棚,荒野露宿,受天气影响很大,部分学员都淋雨得了病。没有蔬菜,粮食需要学员们到六七十里甚至百里以外的地方去背,但困难难不倒彭绍辉。
为了解决校舍问题,彭绍辉等抗大七分校领导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发扬抗大精神,艰苦奋斗,带领学员依山挖窑洞。这个活儿看似简单,实际又苦又累,加之经验不足,工具缺乏,一天挖不了多少。为了加快进度,他们一方面总结经验教训,一方面动员学员自制工具,同时还组织突击队,昼夜不停地干。经过两个多月夜以继日的苦干,全校共打窑洞690多孔、建新房40余间、箍石窑30孔,还修建了伙房、食堂,修整出一块近百亩的大平地,成为学员训练和开展活动的主阵地。他们没用一根钢筋,一袋水泥,没请一个工匠,自己设计、自己施工,建起了一座可容纳2000多人的大礼堂,供七分校开会、学习、开展活动之用。
由于国民党经济封锁加剧,运粮工作越来越困难,抗大七分校响应党中央“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积极开展大生产运动。1944年4月,在彭绍辉校长的带领下,抗大七分校学员纷纷拿起镢头,积极投身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生产初期,没有斧子,没有锯子,只好用镢头劈树根,大多数学员由于年龄小又不得法,双手被震起了大血泡。在劳动实践中,他们想出了很多巧干的办法,如对付树根“连根拔”,对付丛草“火烧连营”等都是智慧的结晶。大家立纪录、破纪录,一天连续干十几个小时,每个学员每天开荒都在一亩以上,涌现出丁建民、田博良、吕国忠、王有恒等劳动英雄。
彭绍辉校长在井冈山时失去了一条胳膊,不能双手抡镢头,他就特制了一把小镢头,一只胳膊一下一下地挖。这一举动更加激发了广大学员的干劲,进度由每人每天几分提高到一亩以上。直属队排长张禀照创造了一人一天开荒6亩的记录,《解放日报》刊登了他的事迹,对整个边区的大生产运动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后来二大队学员丁建明又创造了一天开荒7亩的最高纪录,被人们称为“气死牛”。开荒任务完成以后,队员们迫不及待地把谷子、糜子、豌豆等都种了进去……千年的荒山在抗大学员的心血和汗水浇灌下终于变成了绽放生命的良田。
(连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