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创办的第一个外国语学习机构
2024年06月17日
字数:1,281
版次:03
周文洋
1920年8月,陈独秀任书记,杨明斋、李汉俊、李达、沈雁冰、邵力子等人为成员的中国共产党发起组(以下简称“发起组”)”在上海成立。当时,黄浦江两岸人才汇集,各种学术观点纷呈,文化思潮活跃,全国各地追求进步青年纷纷前来,渴望吸纳新知识、接触新思想。李达晚年时回忆说:“五四运动后,湖南、湖北、安徽、四川等地有不少青年对旧社会不满,要求思想解放。这些青年都有一股朝气,想干革命工作,想谋出路,许多人脱离了家庭和学校,来到上海。”
为培养、团结各地来沪的进步青年,给他们提供学习、发展的场所,“发起组”决定利用上海外国租界密布、多种语言汇聚的条件,创办一家外国语学校,以公开授课为掩护,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秘密开展革命活动。
1920年9月28日,邵力子主持的上海《民国日报》登载《外国语学社(以下简称“学社”)招生广告》:“本学社拟分设英、法、俄、日语各班,现已成立英、俄、日语三班。除星期日外每班每日授课一小时,文法课本由华人教授,读音会话由外国人教授……报名费一元;学费每月二元。名额无多,有志学习外国语者,请速向法界‘霞飞路新渔阳里六号’本社报名。”当时,“霞飞路新渔阳里六号”还驻有杨明斋创办的“中俄通信社”,主要任务是用电报向莫斯科“共产国际”总部传递中国革命消息,也接收“共产国际”电传十月革命后苏联各方面的真实情况,在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创办的《劳动界》周刊,上海《民国日报》等报刊登载。“学社”招生广告虽称对学员收费,但由“发起组”成员和进步团体推荐的学员都一律免费,如:毛泽东以“新民学会”名义推荐的湖南学员任弼时、萧劲光等,陈独秀介绍的安徽学员吴葆萼、蒋光慈等,陈望道介绍的汪寿华、华林等。
1920年11月20日,“学社”正式开班,杨明斋任校长,李达、李汉俊、沈雁冰等分别教授法、英、日语,杨明斋和“共产国际”小组成员库兹涅佐娃讲授俄语。“学社”除提供外语教材,还把《马克思资本论入门》《共产党宣言》作为必学课本。萧劲光晚年回忆说:“我读的第一本马克思的书就是外国语学社发的《共产党宣言》,当时读起来很费解,尽管字都认得,但好些术语不明白。书是陈望道翻译的,马列主义课也由他主讲,每个星期日讲一课。”学员们除了半天上课、半天自修或做工,还要帮助“中俄通信社”抄写、油印、校对文稿,为《劳动界》周刊撰写稿件,柯庆施、陈为人、卜士奇等20多位学员先后发表了《失业问题与社会主义》《黄包车夫拉车吐血》等呼吁改变不平等的社会现状、关注劳苦大众的文章30多篇。他们同时也组织、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党的“一大”代表包惠僧在《党的“一大”前后》一文回忆说:“当时党的一些公开或半公开的集会,如:李卜克内西、卢森堡纪念会,纪念‘五一’劳动节、马克思诞辰、‘三八’妇女节等集会都是在‘外国语学社’举行的。”
1921年2月,陈独秀得知苏联将创办“莫斯科东方大学”,他立即与“共产国际”取得联系,希望接收中国学员入学,同时委托杨明斋在“学社”选拔学员,准备赴莫斯科学习。从1921年4月到7月,刘少奇、任弼时、罗亦农、萧劲光等30多名学员,在“共产国际”的协调下,先后分3批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