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桑果满地铺成丝
2024年05月20日
字数:1,414
版次:04

涂燕娜


  桑葚又开始上市了。透明塑料盒装好的紫色果子,小心翼翼,整齐地摆放在显眼的位置。不是水果中的主流,也不是大众日常食用的果子,所以量并不多,也不名贵,却因果子脆弱,需仔细地伺候着。
  多年没有去看过我种的桑树了,虽然就在老屋后,不知是否还活着。幼时种下,不曾打理,却一直长得枝繁叶茂,年年挂满彩色的桑葚。汁液饱满的果子,一口下去,紫色的果汁溢满嘴,甘甜清爽。
  桑树好养,极易种活,削下一段成熟的枝条,去叶,切斜面,随手插入泥中,无需多久,便能发芽,长出新叶,不多时,叶子就郁郁葱葱,来年便开始结果了。刚开始是一个个绿色的小果子,长满绒毛,继而变红,而后红紫相间,最后变成黑紫。青、红、紫三种颜色的果子往往能够同时生长,一条枝上,五颜六色,甚是精彩。
  桑葚易落,落到地上,便铺成了满地诗。它有个极有内涵的名字,叫“文武实”。桑树品种也多,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列举了几种:白桑,叶大如掌而厚;鸡桑,叶花而薄;子桑,先椹而后叶;山桑,叶尖而长。听说还有白色的桑果,可惜我从未见过。
  总以为,桑树就是这样一种平凡却极具生命力的树种,只要有土就能存活生长,桑葚就是这样一种平凡却惹人心疼的果子,每到春天密密麻麻挂满枝头。殊不知,当我们谈桑时,往往跟蚕联系在一起。
  小时不知蚕为何物,依稀记得书上见过,与菜虫极为相似,吃桑叶,吐蚕丝,可织成丝绸。长大一点读文章,发现如此平凡渺小的蚕桑竟奠定了中国文明的起点,一条条小小的虫子,竟撑起了一条跨越东西半球、长达万里、绵延千年的丝绸之路。才知桑树神圣——桑梓之地,父母之邦,代表着故土与亲人。
  作为一种精神象征,桑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延续千年。《诗·小雅·小弁》有云“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蔡琰《胡笳十八拍》有句“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已矣。”究其原因,皆因桑树梓树与古人生活休戚相关,桑叶养蚕,桑果食用、酿酒,树枝制造器具,皮造纸,叶、果、枝、根、皮皆可入药。梓树嫩叶可食,皮可入中药,木材制作家具、乐器、棺材,作薪炭。正因其多用途,易生长,古时家家户户房前屋后植桑栽梓,又传为父母亲手所植,故成为故土双亲的代名词,在国人心中枝繁叶茂了数千年。
  历朝历代文人都写过桑。描写田园农事,不离桑;批判上层奢靡,不离桑;怜悯百姓艰辛,不离桑;吟咏男女爱情,不离桑。《诗经》中有许多写到桑叶的诗,多隐喻男女爱情,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宋朝翁卷在《乡村四月》中留下了这样的画面:“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看似美好画面,背后却是:“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若论一种树对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巨大影响,大概没有超过桑树的。一条蚕,一叶桑,牵动几千年中国社会发展,令人对这种平凡而低调的植物陡生敬意。
  桑养蚕,更护人。从桑叶到桑根,皆是常见中药。《本草纲目》载:桑根白皮,甘,寒,无毒。泻肺,利大小肠,降气散血。桑葚,捣汁饮,解中酒毒。酿酒服,利水气消肿。桑叶,乃手、足阳明之药,汁煎代茗,能止消渴。煎药用桑者,取其能利关节,除风寒湿痹诸痛也。就是这样一棵在乡人眼中不入流的植物,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历史文明的进程。丝绸、茶叶、陶瓷,是古代中华文明的代表符号,桑叶育蚕而吐丝,织就了一幅人类服装发展史,一幅中华文明发展图。若无桑,中国文化怕是得黯淡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