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国家玉米种业区域创新中心 确保河西走廊玉米制种基地可持续发展
2024年03月06日
字数:1,415
版次:02
本报记者 王钊 师向东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决定着国家的粮食供给与安全,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是支撑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优化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布局,支持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完善联合研发和应用协作机制,加大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多年来,通过提案为农业科技工作鼓与呼,一直是住甘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原院长马忠明建言资政的重点。继去年呼吁提升河西走廊玉米制种基地可持续发展能力之后,这次全国两会,马忠明委员又将目光投向玉米制种业创新能力建设,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在河西走廊设立国家玉米种业区域创新中心的提案》。
“甘肃河西走廊发展种业的自然条件优越,农业产业化水平处于全国一熟制地区先进行列,特别是杂交玉米制种,无论在产量还是质量上都居全国首位,被誉为‘天然玉米种子生产王国’,是我国玉米种业发展的战略要地,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马忠明委员告诉记者,2023年,甘肃玉米制种面积165.5万亩,产种量6.8亿公斤,面积和产量分别比去年增加4.9%和4.1%,分别占全国玉米制种面积和总产量的60%和70%。
目前,世界排名前十的德国拜耳、科迪华、先正达中国、法国利马格兰、德国KWS等5家企业,国内排名前十的北大荒垦丰、安徽荃银高科、山东登海、中农发种业、北京创种科技、敦煌种业等6家企业,均在张掖投资发展;20家总部在外企业在张掖建立总部、区域总部或结算中心。此外,张掖还建成现代化玉米种子加工中心20个,玉米果穗烘干线65条、籽粒烘干线70条、小包装加工线164条,成为国内最为集中的种子生产加工技术中心,形成制种优势产业集群。“张掖玉米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目前国内唯一的玉米种子区域公用品牌。通过多年的发展,业已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等制种产业模式,培养了一批规范制种的农民专家,奠定了玉米制种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
“作为全国现代种业三大核心基地之一,甘肃河西走廊玉米种业发展还面临很多挑战。”马忠明委员说,目前,河西走廊种业基地还缺乏国家级创新平台,育种技术研发能力不强,特别是生物育种技术研发应用滞后;研发机构体制机制不活,育种工作的上中下游不能有效衔接,育繁推一体化不够,创新链不完善;制种基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低,制种成本高,缺乏技术的储备和支撑。此外,河西走廊玉米制种基地长期连作,局部地区长达30多年,土壤连作障碍突显,地膜残留形势严峻,病虫害日趋加重。
马忠明委员在提案中建议,按照南繁育种基地建设模式,在张掖成立国家玉米种业区域创新中心,并成立国家玉米种业创新联盟,“通过设立这样一个国家区域创新中心、搭建国内外科技资源高效合作攻关的平台,进一步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加大创新能力的支持,一方面吸引国内外优势资源在此相互合作,有效衔接起育种业的上游、中游,提高科研效率和育种靶向,集中力量解决关键技术与产品,在生物育种技术、艺机一体化、信息化等关键技术及装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另一方面,把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科技资源集中到平台上来,优化衔接上中下游科研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重大新品种选育方面取得新突破。”
此外,马忠明委员还建议,应采取有力措施稳定支持种业人才及团队建设,充分利用好科研院所人才,加大新型创新人才引进,构建玉米种业的强大团队,夯实玉米种业源头创新的基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