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巍与《谁是最可爱的人》
2024年02月26日
字数:1,907
版次:03
郑学富
1952年,魏巍(右)在朝鲜三登野战医院采访志愿军模范护士罗克贤
一
1937年10月,黄河浩浩荡荡,奔流不息,岸上一位少年背着行囊急匆匆地向西行进。他就是魏巍,那年刚满17岁。
魏巍原名魏鸿杰,1920年3月6日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一个贫民家庭。1937年12月,改名“魏巍”,参加八路军第115师随营学校的学兵队。1938年春,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大毕业后,魏巍分配到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任宣传干事,不久调到军区独立第1师1团1营任教育干事。魏巍以笔名“红杨树”发表诗歌《滹沱河》《高粱长起来吧》《黄槐花飘落的时候》和《月夜短曲》等。1940年夏,魏巍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晋察冀边区分会执行委员、常务委员,次年又当选为晋察冀诗会委员。
1942年是敌后抗战最艰苦的一年。日军对各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扫荡”,国民党顽固派也对各抗日根据地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加之华北等地遭受严重旱灾,致使抗日根据地财政经济发生极大困难,军民在半饥饿状态下浴血苦战。中共中央号召广大军民发扬革命精神,咬紧牙关,先后制定和实施了精兵简政、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等一系列政策,冲破“黎明前的黑暗”。魏巍创作了1500多行的长诗《黎明风景),这首诗叙事和抒情相结合,描写了这个最艰苦年份的抗日斗争和生活情景,荣获晋察冀边区鲁迅文学奖。
二
1950年2月,魏巍调到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担任宣传科科长。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10月19日晚,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10月25日,志愿军打响了驻军朝鲜后的第一仗,揭开抗美援朝战争序幕。
抗美援朝战争一打响,魏巍心潮澎湃,赴朝作战的愿望极为强烈,他摩拳擦掌、坐卧不安,一个月来,创作了十几首街头诗,发表在《人民日报》上。这些诗作短小精悍、明快凝练、通俗易懂、情感饱满、鼓动性极强,对启发民众、让人们认清敌人的面目、激起人们对敌人的仇恨、鼓动人们敢于战斗、激发人民保家卫国的热情等起到了宣传作用。
1950年12月中旬,上级派魏巍和新华通讯社的同志组成一个小组前往朝鲜调查美军战俘情况,以便开展对敌政治斗争。与魏巍同行的还有新华社对外部外文改稿专家、英国共产党伦敦区的书记夏庇若和新华社的处长陈龙。他们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来到了志愿军总部,政治部主任杜平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向他们简要介绍了志愿军参战情况,派了一辆车送他们前往碧潼战俘营。
碧潼战俘营全称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俘虏管理处。碧潼郡位于平安北道,靠近中朝边界,是一个小岛,东、西、南三面环水,只有北面是陆地。战俘营根据中国人民志愿军宽待俘虏的政策和人道主义精神,依照《关于战俘待遇的日内瓦公约》,对战俘实行军事管理。魏巍发现这里完全不像是关战俘的地方,营区周围没有设置铁丝网,战俘住的都是整洁的民房,收容了美国、英国、法国、土耳其、菲律宾等13个国家的战俘。战俘按国籍和官、兵分别编队,按照相当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供给标准,发给生活用品和主副食品,并尽可能照顾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改善其物质生活;设置医疗机构,医治伤病;尊重个人信仰,允许进行宗教活动;设有图书馆,购置外文书籍供战俘阅读。通过组织阅读书报,收听广播,放映电影,举办读书会、座谈会,邀请著名人士和外国记者讲演等活动,帮助战俘认识朝鲜战争的性质,唤起良知,反省侵略罪行。在战俘中队(每队200余人)建立俱乐部,由战俘选举俱乐部委员,管理本队伙食,开展文娱体育活动。有些战俘在给家属亲友的书信中,称赞中国人民志愿军宽待俘虏的政策。
魏巍三人接触了许多美国士兵和军官,同他们进行了个别谈话。魏巍问道:“你能告诉我,为什么要侵略朝鲜?”美军战俘说他们是执行联合国的警察行动,为了防御共产主义的威胁。魏巍又问道:“你知不知道美国距离朝鲜有多远?”美军战俘回答说:“大概有5000公里。”魏巍反问道:“5000公里以外的朝鲜怎么会威胁到你们美国呢?”美军战俘答不上来了,感到非常茫然。这些俘虏中不少是参加过二次世界大战的官兵,多数表现出厌战情绪,不理解也不愿意参加这次战争。这些人只想早日服役期满,回国与家人团聚,有些战俘向世界各地的和平反战组织发出呼吁书,要求美国停止侵略朝鲜的战争;有的给新闻机构和报刊撰文,寄发照片、广播录音,揭露美军在朝鲜战争中的罪行,表示拥护中朝两国政府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主张。但也有的军官持顽固态度,有一次会议正在进行,一个美国俘虏竟然当众耍赖,发泄不满和抗议。尽管战俘们思想各异,但都真切地感受到,他们是遇到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最难对付的军队。有的说:“觉得贵军的武器虽然差一些,但是作战素质真是好极了。我同德军、日军都作过战,没有任何一支军队有如此勇敢的精神,有如此熟练的夜战技巧,简直是天生的打仗专家!” (连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