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深层次堵点难点 以产业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高质量发展
2024年01月26日
字数:1,185
版次:05
本报记者 张柳 赵淑娟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能源等前沿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工业生产函数,开辟出产业发展的新赛道。
“甘肃想要在新赛道上力争上游,就必须深刻把握新时代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进一步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但是,现在‘就产业链谈产业链’的情况多,在深挖表象下的根源这方面,研究的相对较少。”省政协委员、甘肃开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魏家林直言不讳。
魏家林委员进一步解释道:“一般而言,当分析我省重点产业链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时,会提到诸如产业定位的精准性、协调性不高,产业链价值创新能力较弱,约束产业成链和提升效益的规模和地域障碍突破困难,人力资源、知识资源、信息资源、风险资本向重点产业链聚集结合的程度不高等问题。事实上,这些均是表象,根源则是产业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不高。”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在魏家林委员看来,加强产业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不能泛泛而谈,应将其拆解为不同方面,之后再有针对性地破解堵点难点。
推动产业发展,需要规划先行、精准施策。魏家林委员认为,产业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产业规划制度体系和产业规划能力建设。
“何为定位精准?产业定位与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鼓励类产业政策契合度高,又是全球产业链中价值创造的关键片段或环节且是我国的短板弱项。何为结构协调?相关产业之间相互配合、同生共长,而非瘸子走路前腿扯后腿,才可称为协调。”落实到具体建议上,他提出,应完善党委政府产业规划智库及其运行机制,完善以生态功能区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和前提的多规合一产业规划制度体系及其运行机制,完善国家产业目录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细化落实的制度体系。
同时,魏家林委员还提到了其他三项制度体系和能力建设。
其一,要加强价值创新制度体系和能力建设。应支持链内企业以成本创新驱动价值创新,支持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支持企业及政府等公共管理机构采用已有最先进标准并创造出更新更高标准。
其二,要建立健全鼓励、引导、支持构建开放型、外向型、区域协作型产业链的制度体系。同时,鼓励、引导、支持区域内、外的产业通过资本、契约纽带和区域协作机制,建立跨区域的产业链,以此突破规模和地域障碍。
其三,要完善促进创业人才与风险资本在重点产业链结合的机制。支持科技人才“下海”创业,做好知识、技术、人的素质能力等无形资源价格评估及其资本化,完善创业创新失败者信用惩戒豁免制度体系等方面持续加力,促进创业人才与风险资本在重点产业链结合。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魏家林委员说,新的一年,只要我们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创新发展理念,打破小区域和行业壁垒,最大限度集聚资源,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就能够推动甘肃各项事业在争先进位中实现新突破,谱写出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