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探寻地方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2024年01月12日
字数:3,603
版次:01
本报记者 师向东
党的二十大强调,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高质量发展也是人民政协工作的应有之义。
新征程上,地方政协工作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摆在各级地方政协组织面前的一道“必答题”。2023年以来,十三届省政协通过一项专项课题研究,努力探寻地方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旗帜鲜明立标准
党的二十大对人民政协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要“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十三届省政协党组高度重视政协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将进一步健全完善地方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机制、凝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共识力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本届政协履职的开局之年,就将开展“地方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机制建设”研究,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安排之中。
省政协主要领导对课题研究高度重视,精心安排部署,并提出了“各研究方向要注意把握高质量的方向和可能的目标设定”的明确要求。为此,省政协成立由分管副主席牵头,文化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具体负责,有关专家学者和市县政协负责人组成的专项研究课题组,并专门成立专项研究领导小组。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开展地方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机制建设研究,首要和核心问题,就是明确地方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标准。十三届省政协旗帜鲜明地指出,助力甘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政协组织责无旁贷,课题组也明确将助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成效,作为检验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标准。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2023年2月,专项研究正式启动,课题组制定工作方案和研究大纲,明确研究方向和任务分工、时限要求;整理汇编参考文献资料近100万字,印发全体课题研究参与人员学习;省政协相关工作机构和兰州等7个市州政协以及民乐、古浪两个县级政协协同开展各项分、子课题研究,千余名政协工作者和政协委员积极参与其中,兰州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名专家全程参与。
先后赴河南、安徽、上海、内蒙古考察,学习借鉴兄弟省市区政协的好经验好做法,走遍省内14个市州及相关县区深入调研……在掌握省内外地方政协工作的第一手资料后,课题组又马不停蹄地投入研究报告起草当中。
2023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兰州溽暑未消,省政协文史馆二楼的灯光常常亮到午夜。近10次审稿会议,课题组成员反复讨论,研究报告最后的定稿和审稿工作冲刺完成。
这份包含1个总报告、6个分课题报告、18个子课题报告,煌煌近十万言的研究成果,得到省政协党组的高度肯定。省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庄国泰两次作出批示,要求由专项领导小组牵头,省政协办公厅、研究室和各专委会积极支持配合,在研究成果基础上,形成一份推动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文件,并在其中适当增加目标和量化要求。
记者获悉,近期,研究成果将以专著形式正式出版发行,在全国各地新华书店上架,向全省政协委员发放,同时拟向全国政协文史委报送,并赠送有关兄弟省市政协和全省各市州、县区政协。
全面把脉找“症结”
树立起鲜明的标准,掌握了省内外地方政协工作的第一手材料,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对标高质量发展的标准要求,精准剖析出地方政协在工作、机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体委员特别是党外委员的经常性学习制度体系还不够完善,理论学习与视察考察、专题调研等履职实践结合存在“两张皮”现象,政协党的建设思想认识不到位、政协特点不突出、党员委员作用发挥不充分;协商内容与党政重点工作衔接不够紧密,协商形式不够灵活经常,协商成果转化不够有力;知情明政机制不够完善,党政部门与政协对民主监督议题的沟通衔接不够紧密,政协委员的民主监督权利有待进一步保障;调研选题多而泛,委员参与面不广、参与度不深,提案质量整体不够高、办理还不够规范、督办机制不够完善,社情民意信息收集渠道窄、反映基层民情民意的高质量信息较少、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联系民主党派还不够经常、缺乏制度性安排,广泛联系和动员各界别群众还需进一步加强,用文化的力量凝聚共识有待不断探索创新;委员履职能力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专委会基础性作用发挥不够,基层政协“两个薄弱”问题相对突出,省市县三级政协联动履职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平台载体……
研究报告从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协商式监督、参政议政、凝聚共识、自身建设等六个方面入手,为地方政协工作全面“把脉”,理出了制约地方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在机制方面的“体检单”。
靶向献策开“良方”
标准既立,问题已明,自能开出良方,精准施治。“地方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机制建设,是事关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需要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不断健全完善,使政协工作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专项研究总报告在第三部分,浓墨重彩地提出了地方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机制建设的对策。根深则叶茂,本固而枝荣。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研究报告提出,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统揽政协工作的总纲,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通过研究建立覆盖全体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的学习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制度等制度安排,形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的制度安排。同时,进一步完善学习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重要决策部署制度,建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政协高水平履职“双提升”机制,将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到地方政协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
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安排。研究报告建议,应建立围绕党委政府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深度协商互动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协商运行机制和协商议政质量全过程评价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加强深度协商互动,丰富拓展协商形式,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职能作用。
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协商式监督,是人民政协履行民主监督职能、凸显专门协商机构特点的监督形式,也是落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题中之义和内在要求。研究报告提出,要完善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及落实情况知情明政机制、政协组织与党委政府工作有效衔接机制、政协委员权益保障机制,不断提高人民政协协商式监督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确保人民政协民主监督“说得对、听得进、推得动”。
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的基本职能之一。专项研究提出,要建立聚焦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做深做实调查研究机制,健全完善社情民意信息全方位收集、多元化反映、便捷化报送机制,完善提案质量提升机制,建立重点提案、集体提案策划培育机制,建立甘、陕、宁、青、新、川、蒙七省区政协助推“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参政议政机制等,把牢“国之大者”、扣准“省之要者”、贴紧“民之盼者”,切实提高参政议政实效,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建诤言、献良策、出实招、鼓实劲。
人民政协因团结而生、依团结而存、靠团结而兴。大团结大联合始终是人民政协的初心,也是人民政协组织的重要使命。研究报告建议,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广泛联系服务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港澳台同胞,通过健全完善全方位支持民主党派发挥作用机制,建立万名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机制,建立政协文史资料工作专题化、系列化、品牌化机制等,形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的强大合力,充分彰显新型政党制度优势。
政协委员是人民政协工作的主体,政协作用发挥在委员、事业发展在委员、活力展现在委员。而专委会作为政协工作的基础和支撑、联系委员和各界人士的桥梁纽带,在政协工作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作用。研究报告提出,要通过完善进一步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机制、专门委员会工作提升机制,健全破解市县政协“两个薄弱”问题推进落实机制,建立省市县政协上下贯通、协同联动履职、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机制等,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提升履职能力水平,强化专委会基础性作用,推动解决市县政协“两个薄弱”问题,形成三级政协联动履职工作格局,为全省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地方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机制建设专项研究,彰显着省政协以更具针对性、更高水平的履职机制和工作措施助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助力工作试点稳步推进,“千千万”行动如火如荼展开……过去一年里,研究报告提出的许多建议已然落地。展望未来,省政协将持之以恒为高质量发展献计出力,聚焦全省中心大局建言资政,紧盯美丽甘肃建设贡献智慧力量,持续用文化的力量凝聚共识,以地方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图卷,正在陇原大地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