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工柳与木刻版画《马本斋的母亲》
2023年10月09日
字数:1,415
版次:03
郑学富
罗工柳(1916—2004),广东开平人,中国著名油画家。1936年考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钻研木刻。抗战全面爆发后,在武汉参加抗敌宣传活动。1938年奔赴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不久参加鲁艺木刻工作团,年底赴太行山抗日前线,任新华日报(华北版)美术编辑,从事版画创作。1942年5月,他参加完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深入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创作出《左权像》《关向应像》《马本斋的母亲》等展示抗战英雄风采和表现抗日根据地军民的生活和斗争的作品,鼓舞了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和斗志。他创作的木刻版画《马本斋的母亲》,横17.6厘米,纵12.8厘米,现藏于中国美术馆。该作品以马本斋的母亲挺身而出、慷慨就义的英勇事迹为题材,描绘了伟大母亲的光辉形象。
马本斋的母亲白文冠,1873年1月生于直隶河间县城(今河北省河间市瀛州镇)白狮子街的一个回族家庭,少时在清真寺学经,略识文字。21岁嫁与献县(河北沧州献县)东辛庄贫苦农民马永常为妻,共生四子,马本斋为其次子。马母勤劳贤慧,教子有方,经常给儿子讲历史上民族英雄、好汉侠客的故事,教育儿子要以他们为榜样,做人正直刚强。抗战全面爆发后,马母目睹日军的烧杀抢掠,义愤填膺,积极鼓励退役在家的马本斋拉起抗日武装。马本斋随即在家乡组织起一支回民抗日义勇队,后改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他本人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回民支队活跃在冀中平原,抗击日本侵略者,勇猛顽强,屡建战功,威震敌胆,被冀中军区誉为“攻无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
被马本斋的回民支队打得焦头烂额的日军,采用了叛徒哈少甫的毒计,决定逮捕马母,逼降素有孝子之名的马本斋。同时以马母为诱饵,乘机消灭回民支队。1941年8月27日,日军突然奔袭包围了马母居住的献县东辛庄。村民来不及转移,被日军驱赶到清真寺前,四周架起了机枪,用刺刀威逼群众交出马母,可群众都默不作声。日军从人群中拉出青年抗日先锋队队员马维良、马维安两兄弟,对其严刑拷打,逼其指认马某,马氏兄弟誓死不屈,气急败坏的日军刺死了马氏兄弟。傍晚时分,一群日伪军将在庄稼地里隐蔽的群众也赶了出来,马母就在其中。日军又在人群中拉出了马母的邻居王兆喜,用刺刀对着他逼问马母的下落。王兆喜从容答道:“老太太已跟随儿子走了。”日军把王兆喜打得皮开肉绽,欲杀害他。这时马母毅然从人群中走出来,高声说道:“我就是你们要找的马老太太!”马母慷慨激昂地对乡亲们说:“你们放宽心,我知道该怎样对付这帮狗强盗,你们转告本斋,叫他狠狠打鬼子!”马母被关进日军的监狱里,日寇对其软硬兼施,但马母视死如归,绝食七天牺牲。朱德总司令称赞她:“中国人民有如此母亲,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光荣、回民的光荣、妇女的光荣,更是中华民族绝不灭亡最有利的例证!”马本斋得知母亲殉国的消息后,含泪写下“伟大母亲,虽死犹生;儿承母志,继续斗争”16个大字,并赋诗一首悼念母亲,表明心志:“宁为玉碎洁无瑕,烽火辉映丹心花。贤母魂归浩气在,岂容日寇践中华!”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向日军发起更加猛烈的回击。
创作于1943年的木刻版画《马本斋的母亲》再现了马母被捕这一情景。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位站在人群前面的老太太,她就是马母白文冠。只见她昂首挺立,一身浩然正气,面对残暴的日军,她毫不畏惧,厉声痛斥这伙杀人不眨眼的强盗。该作品主题鲜明,人物塑造准确清晰、生动形象。作者愤怒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刻画了侵略者的丑恶嘴脸,热情歌颂了马母大义凛然、殉身不恤的英勇壮举,给人民以鼓舞,给人民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