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跳出敦煌看敦煌,让璀璨明珠更加熠熠生辉
——省政协赴北京开展“努力把敦煌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典范、敦煌学研究的高地”专题调研记事
2023年04月17日
字数:3,695
版次:02
  

□本报记者 张 柳

  最美人间四月天。春季的北京,草木蔓发,绿意盎然。
  自1500公里外的陇原大地而来,甘肃省政协调研组的行囊里装满问题、内心中满怀期待,就“努力把敦煌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典范、敦煌学研究的高地”这一课题赴京开展调研。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视察,首站来到的便是敦煌莫高窟。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习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把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
  “此次调研的目的,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来到北京,则是跳出敦煌看敦煌,真诚向各位专家学者求教。”每逢座谈会,省政协副主席、调研组组长王锐都会开宗明义。
  建设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典范的路径、支撑是什么?
  建设敦煌学研究高地目前面临哪些困难,又该如何破解?
  4月8日至12日,省政协调研组先后走访调研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专家学者开展座谈,真诚求教意见建议,交流相关经验做法。
  

“典范与高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4月8日,故宫博物院。窗棂外,红墙树影,花瓣随风飘落;窗棂内,坦诚热烈地交流讨论正在进行。
  “建设‘典范’与‘高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推动敦煌学发展,是要实实在在做出成绩,学术是一种积淀,不是单靠冲劲就能冲出来的。因此,敦煌研究院的发展不能贪大,应一步一个脚印,扎实走好每一步,充分利用现有平台,把更多资金投入到科研项目、人才建设、国际合作上,真正做到立足敦煌、服务全国、面向世界。”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说。
  故宫博物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罗先良也表示:“调研组的课题是围绕‘典范’与‘高地’开展的,在我看来,学术高地的标志就是出人才、出成果、出标准、出国际影响力,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人才建设。”
  “关于学术高地的衡量标准,我认为首先是掌握话语权,话语权与影响力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其次是拥有对话权,即与世界范围内专家学者进行探讨对话的能力和权力。最后是参加文献整理研究等项目、组织筹备参加相关学术会议的能力,这也是很重要的方面。”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研究院古文献研究所名誉所长王素也有着相似观点。
  何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典范?何为敦煌学研究高地?这是从始至终贯穿本次调研的重要问题。
  4月9日,当调研组来到中国国家博物馆时,这一问题再次被郑重提出。
  “开展好这项调研,我们必须搞清楚典范、高地的内涵和标准,这是整个课题研究的前提。”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点出了本次调研的关键所在。他说,要成为典范和高地,就要站位高、想得深、做得好。
  王春法补充道:“先谈‘典范’,敦煌曾是世界文明交流交往的枢纽,敦煌文化则是世界文明长河里的璀璨明珠。今天我们谈敦煌学,就需要有全球视野,需要站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这个角度来思考。再谈‘高地’,我认为学术高地必须要有人才、要出成果,具体来说就是要掌握话语权、扩大影响力。”
  作为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工作的甘肃人,科研管理处处长王志强从跳出甘肃看甘肃的角度,谈了自己对“高地”的认识:“敦煌学已有百年发展历程,百年中,世界范围内的学术中心发生了转变,我国学术自信不断增强,基于写本文献、石窟造像等整理研究范围也不断扩大。目前敦煌学呈现出交叉学科研究的态势,建议扩大研究视野,着力在研究课题上做文章,更多地把敦煌研究课题纳入国家重点课题中,以此吸引学者们进入敦煌学领域。” 
  

“处理好保护与活化的‘加减法’”

  在河西走廊西部尽头的敦煌,莫高窟已伫立千年。时光流淌而过,彩塑造像的眉眼或许变得模糊,却依旧诉说灿烂文明;佛国宫殿的墙壁或许有了裂痕,却依然能从中看到历史文化的传承;飞天霓裳的色彩或许褪去,但附着其上的感情与精神不曾磨灭。
  文物,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不仅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也是一种熔铸了深沉家国情怀的精神符号。
  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工作,现在应做的是减法而非加法。”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建议,应尽可能减少入窟人员在洞窟的滞留时间,降低呼吸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壁画造成的伤害,通过各种方式减少入窟人流量,减少人类对洞窟的扰动。
  多年来,敦煌研究院在此方面已做了许多工作。现在,游客进入洞窟参观前,都会在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观看数字影片,知晓千年莫高的前世今生。而后,游客们则会在球幕影院里进行一场虚拟漫游,身临其境般走入经典洞窟,伴随着讲解,了解洞窟年代、风格、壁画相关内容。
  重器凝结万古之志,典籍汇集千载之思。文化遗产保护,不是让它们藏之深山,而是要让洞窟里的造像、博物馆里的文物、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走进更多人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
  中国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张志清说:“保护工作永远是所有工作开展的前提,保护排在第一位,其次是阐释工作,还需要与社会教育结合、与智慧图书馆结合、与文创产品及活动结合,开展各项工作。”
  张志清接着说:“敦煌学是世界显学,敦煌艺术享誉世界,敦煌莫高窟更是一座宝库,有无穷无尽可以开发的地方。怎样把敦煌及其蕴涵的文化更好地呈现在大众面前,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比如,敦煌遗书数量非常大,能否通过建立数据库、提供知识服务、开展文化活动的方式,充分发挥莫高窟社会教育方面的功能。再比如说,以敦煌为中心,通过项目,将甘肃全省文博单位加以整合,使文物、古籍、非遗在同一平台上发挥作用,释放强大力量,让古籍里的文字真正活起来,让文化活动火起来。”
  悠长壮阔的中华文明,留下了灿若星辰的文化遗产和自信包容的文化基因。近年来,许多与文化遗产相关的影视节目、文化活动、研学项目、文创产品屡屡破圈,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4月12日,省政协调研组在走访调研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时,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围绕“活化利用”作了发言。
  李国强说:“敦煌莫高窟是块金字招牌,怎样将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首先,应在价值阐释上做工作,让学术研究成果服务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研究成果走向大众。其次,要在国际化上做努力,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遗产,应吸引更多国际专家学者来到敦煌做科研,让研究成果迈向世界。第三,应在传播上用力,通过敦煌这个符号,把敦煌故事、丝路故事、中国故事传播得更远更好,进一步将敦煌呈现到世界人民眼前。第四,建议在敦煌市周边谋划一些古村落保护、建设项目,现在敦煌市的莫高窟符号较少,应做一些沉浸体验式的游览、研学。敦煌是古老的,也是现代的,应打造时尚敦煌,以敦煌为圆心带动甘肃省的文化遗址保护、文化产业发展。”
  

“敢让孔雀东南飞,也要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孔雀东南飞”尤其是优秀人才外流,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一大痛点,甚至已经成为阻碍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人才培养又是件急不得的工作。所谓“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位优秀人才的培养需要多年,但流失可能只是一瞬之事。
  “一直以来,兰州大学和敦煌研究院都有着深度合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典范’和‘高地’的重要指示要求,兰大具体应该做些什么?我认为就是培养人才。但目前的情况是,兰大和敦煌研究院花很大精力培养的人才却逐年流失。如何全面提升培养人、留住人的能力,这是我们亟待思考解决的问题。”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一级教授郑炳林在座谈会上提到了人才“孔雀东南飞”的状况。
  怎样留下人才?郑炳林说:“要想把人留住,就不能管得太死,我们既要提升留下人的能力,也要敢放得开人。具体地说,就是不应用‘堵’的方法,而应完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比如以项目留人,让学者在西部工作一段时间,完成重大科研项目后,重新返回原来的工作单位,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是本次调研中专家学者提到人才工作时最常说的关键词。
  “在我看来,想要取得更丰硕的学术成果,就要营造有人情味的工作环境,用情感去滋养、培养人才,而非以项目建设的形式来管理人才、约束人才,既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也做到以情育人、以情化心。”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所长王军说。
  “或许可以设计一个工作室制度,把敦煌研究院与各高校、博物馆、研究所以及相关媒体联合起来,吸引人才在工作室专心致志工作一段时间,集中力量攻克专题研究,实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黄正建说。
  “科研没有捷径,归根结底就是拼人才。能否制定柔性引进人才政策,比如建立敦煌研究院的驻院研究制度,人才不管是在研究院工作一两个月还是一两年,对双方而言都是有益的。又或者可以发布一些研究计划和课题,定期邀请学者来敦煌研究,实现开放合作,共建学术高地。”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科研处处长、研究员陈时龙建议。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学,在省政协赴京调研结束之际,省政协副主席王锐说:“此次调研收获很大,跳出敦煌来看敦煌,不仅得到了专家学者们的宝贵建议,更修正完善甚至颠覆了以往的工作思路。调研结束后,我们将认真梳理汇总意见建议,进一步思考敦煌研究院怎么做好自我发展、地方党委政府怎样提供有力支持、全社会怎么营造更好氛围,并将调研成果报送省委省政府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