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泽陇原的现代都江堰
2023年04月07日
字数:4,668
版次:03
李 均
李均 甘肃高台人。曾任甘肃省天祝县委书记,临夏州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甘肃省政府副秘书长,甘肃省水利厅副厅长、甘肃省引大入秦工程管理局(甘肃省引大入秦建设指挥部)党委书记、局长(指挥),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正厅长级)、省文明办主任、甘肃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大学期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先后在20多种报刊上发表散文、诗歌、小小说、报告文学180余篇。
左宗棠给清廷的奏折一言惊心:“陇中苦瘠甲于天下。”作为名垂青史的政治家、军事家,左宗棠谙熟中国国情,对西部了解犹深。这句话,已留下难以磨灭的历史印记,引发后来者无数叹息。
陇中苦,苦在哪里?缺水!翻开史书,涉及陇中水土,但见苦涩比比皆是:十年九旱,水比油贵,逢荒年草根树皮掘食净尽……
改造山河,改写历史,何处发力?治水!
一、从旁观到亲力亲为
我国第一个民族自治县——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是当年引大入秦工程的重要施工区段,也在工程供水覆盖范围之内,属于直接受益区。我因曾担任天祝县委书记,一次次真真切切感受了各族人民对这项史无前例的工程的获得感,及由之而来的幸福感。
如果说我原先的感受是近距离的话,那么后来我担任甘肃省引大入秦工程管理局(引大入秦工程指挥部)局长(指挥)、党委书记就是零距离了,与“引大”结下不解之缘。在“引大”工作的岁月里,值得回忆的人与事太多太多。
我和我的同事,每解决一个难题,每办成一件大事,最突出的感悟是:为人民谋福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谋事之基,党的坚强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正是“引大”工程的成事之道。投身“引大”事业,更加坚定了我和我的同事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从“引大”工程的观察者,到亲力亲为的领导者,角色转换,使我对这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生存工程和发展工程,有了更多的了解、更深的理解。
二、倾听“引大”的回声
昔日,陇人与天斗的历史,就是一部治水史。当今,甘肃真正改写历史进程的第一次治水大手笔,当属引大入秦工程(以下简称“引大”)。
“引大”纪念碑镌刻着“开天门,辟地穴,越津通流,成就几千年好事,功盖秦川,光照日月千秋;凿祁连,穿走廊,跨河引水,滋润百万亩良田,德泽陇原,惠及子孙万代”。
诚哉斯言!而无字丰碑,早已矗立在千千万万陇原儿女心里。
这项跨流域的大型自流灌溉工程,从甘肃、青海交界处的天祝县天堂寺引大通河水东调,利用自然地理落差,跨庄浪河流域,灌溉永登秦王川地区,使得靠天吃饭的旱作农区,成为旱涝保收的灌区,还为日新月异的兰州新区源源不断地提供建设生活用水。
水到之处,荒寒苦瘠渐无踪影,富庶祥和步步临近。
“引大”创造了水利建设史上前无古人的奇迹,蹚开了一条无比艰辛、成就赫然的治水之道。
今天,是不是可以从引洮河渠的哗哗清流听到“引大”工程开山凿岩的隆隆回声?
三、举步维艰的抉择
发源于青海省木里山的大通河,流淌在秦王川西南120千米外山涧。何时起,多少有心人期盼着,把滔滔大通河水引到秦王川,在开阔平坦、荒寒寂寥的旱原造一番胜景。然而,连绵群山重重阻隔,引大入秦谈何容易!岁月如水,几多期盼竟成白日梦的代名词。
回眸“引大”工程始末,可体会为了人民梦想成真,历届甘肃省委省政府是怎样接力奋斗的。
早在20世纪50年代,甘肃省委省政府就提出了引大入秦水利工程设想。
20世纪60年代,省水电设计院开始勘测设计工程。
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这项工程被提上省委省政府的议事日程,1976年开始动工。
1981年,因建设资金短缺,工程被迫缓建,期间两次上马,两次下马。
4年后,省委省政府决定工程第三次上马,成立由省长牵头的协调领导小组,组建指挥部统筹协调推进。
1987年,甘肃引进世界银行贷款和国外先进技术,工程得以全面复工。
1989年,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引大”工程现场专题会议,会议形成了以下共识:“引大”工程是甘肃的农业翻身工程,困难再大也要一干到底。省委常委、引大入秦工程指挥部指挥韩正卿立下军令状:“骑虎不下、背水一战,完不成任务解甲归田。”同时,省上做出一系列决策部署,逐一解决了工程建设中的许多重大问题,建设从此进入快车道。
1993年,工程东干一渠宣告建成。一年后,全长86.84千米的总干渠通水成功。又过了一年,东二干渠全线通水,引大入秦工程主体工程基本建成。之后,黑武分干渠、电灌分干渠等重要工程相继建成。2008年,引大入秦工程尖山庙调蓄水库、武川水库陆续建成,为引大入秦可持续发展,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2015年,引大入秦工程全面竣工验收。历经几代人心血、跨越近半个世纪的工程,终于向陇原人民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四、披荆斩棘的攻坚
从勾画蓝图到大功告成,回首39年来的历历往事,“引大”经历的艰难曲折,千章难书,万言难尽!
据当年“引大”总工程师张豫生同志回忆,“干了一辈子水利工程,‘引大’工程遇到的难题是无法想象的。整个工程穿山隧道就有149座,总长达110千米,而且特殊的地质条件更是工程建设的拦路虎。”
最初,将这一浩大工程确定为“民办公助、土法上马”,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物质条件决定的。当时,上千名农民分段作业,依靠钢钎打眼放炮、铁锹镐头挖洞、车拉肩挑运土,一把干粮一口水,天当房地当床!一点一点推进工程,其中苦累后人不可想象。
1976年8月31日晚,下暴雨,山体突然塌方,住在干打垒屋内的3人被埋,两人被救,但在现场担任施工队长的年仅18岁的兰州知青为了“引大”而牺牲了……
土法上马,代价沉重。艰难行进,路在何方?
五、创造奇迹的战场
“引大”工程是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第一个引进外资、国际招标、国外参与建设的成功项目,也成为世界银行援华项目的样板工程。
回顾既往,不能不钦佩建设者们攻克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的世界性难题时所展现出的智慧与创造力。工程圆满成功,也离不开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运用,施工取得多项技术突破。
“引大”工程创造了多少当时水利建设工程的亚洲之最和世界之最?
比如,由日本(株)熊谷组承建的全长15.7千米的盘道岭隧洞,是无压输水隧洞,长度居当时的世界第七、亚洲第一。
比如,由意大利CMC公司承建的30A、38号两座隧洞,为国内率先采用世界最先进的双护盾全断面掘进机(TBM)施工,创造了日成洞进尺75.2米和月成洞进尺1400米的纪录。
又如,先明峡倒虹吸长524.8米、最大工作水头107米,为桥式倒虹吸,将水导入东岸的隧洞群,是当时亚洲同类工程中最大的。水磨沟倒虹吸长567.96米,最大工作水头65.5米,由两根直径2.65米的钢管并排组成,是当时国内最大的钢制倒虹吸管。
再如,气势雄伟的庄浪河渡槽全长2194.8米,最大近空高度43米,共76跨,每跨40米,横跨庄浪河、兰新铁路、312国道、G6高速及汉长城、明长城等,巧妙地利用地理地势和自然环境,建成了大型跨流域引水自流灌溉系统,是全国最长的引水渡槽,被称为“河上之河”。
“引大”工程建设中的一些重大技术措施和施工经验,后来被水利、铁道、煤炭等4部门先后召开会议学习推广。
这条名副其实的“人工地下长河”,也是当之无愧的“现代都江堰”。
六、梦想成真的乐园
当年“引大”工程概算总投资28.33亿元,支渠以上渠线长达1265千米,设计引水流量32立方米每秒,年引水量4.43亿立方米,规划农业灌溉面积66万亩、生态灌溉面积7.34万亩,安置移民5.64万人,供水范围覆盖兰州市区、白银市区、景泰、皋兰、永登、天祝等地,受益区人口200多万。换句话说,“引大”深刻地影响了200多万人的命运,大大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工程解决了主灌区40万人和20多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昔日的旱沙田变成了水浇地,秦王川居
民彻底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历史,粮食亩产由通水前的60千克提高到400千克,人均年占有粮食由通水前的300千克提高到600千克,来自省内宕昌、东乡、永靖、天祝、永登、皋兰、榆中、七里河等县(区)贫困山区搬迁的5.64万移民,实现了从“挪穷窝”到“拔穷根”的飞跃。
“引大”工程自1994年建成通水以来,累计引水29亿立方米。近年来,随着秦王川灌区和兰州新区生态绿化面积的不断扩大,区域生态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渠路田间防护林网建设逐年发展,造林2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0.8%提高到15%以上,小气候明显改善,风沙天气逐年减少,降雨量年均增加50至80毫米,昔日“十里不见树”“电杆比树多”的旱塬,如今变成了“良田万顷,绿树成荫,瓜果飘香”的新型灌区。
说起“引大”工程,榆川村老书记滕生堂很激动:“我们刚从榆中县来到秦王川“引大”灌区的时候,大家住的是土坯房,看到的是一片沙滩,听到的是刺耳风声,有的人禁不住打起退堂鼓。经过20多年的努力,榆川村脱贫致富了,我们种的水浇田,住的砖瓦房,出门不是开小轿车,就是骑摩托……饮水望源头,党的政策好,‘引大’功劳大。”
七、扮靓新城的功臣
2012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全国第五个、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2011年,引大入秦工程开始向新区供水。不到10年时间,一座绿色生态、产城融合的现代化绿色新城在古老的秦王川大地上拔地而起,一派繁荣景象。不用说,成就这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引大”工程功不可没。“如果说兰州新区是嗷嗷待哺的婴儿,引大入秦工程引来的源源清流则是母亲的乳汁。”有人用诗一般的语言,称颂“引大”工程为兰州新区提供了丰沛而优质的水资源保障。
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要求,适应兰白都市圈、兰州新区开发建设的新形势,“引大”工程功能由当初的发展灌溉、生产粮食、解决温饱拓展为统筹农业、工业、城市生活、生态等各类用水需求,为兰州新区开发、兰白都市圈建设和供水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资源支撑。引大入秦工程局近年已累计投入资金5800多万元,维修改造干支渠重点部位、险工险段、水毁及防洪设施,使工程安全输水保障能力稳步提高。兰州新区有了“引大”工程丰沛的水资源,激活了灵气,焕发了新生。如今的兰州新区水林相映,楼宇交错。从街景花圃,公共绿地,再到垂柳湖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去,都有生机勃勃的画卷映入眼帘。
八、载入史册的辉煌
迄今,“引大”工程是甘肃省唯一写入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的水利项目;是甘肃省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成就概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的篇章;是镌刻于北京《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铭文》的永久性标识,可谓“千秋伟业,造福万代”。“引大”工程还是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被评为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十大建设成就之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甘肃成就地标之一。
“引大”工程的建设,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建设期间,胡锦涛、温家宝、李鹏、朱镕基、乔石、李瑞环、宋平等十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现场视察指导。
历届省委省政府精心谋划、果断决策、大力推进,为引大入秦工程提供了坚强的政治领导和组织保障。如果要总结“引大”工程的成功经验,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不可替代。
九、弥足珍贵的无形财富
我为什么在文中列举了一系列看似枯燥的数据?因为其中凝聚着“引大人”不可胜数的心血与汗水啊!
在雄浑辽阔的黄土高原西部,俯瞰引大入秦工程,犹如一个大大的“人”字镶嵌在苍茫的高原上。今天,当我们物质生活日趋丰富、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我们不能忘记有一种精神叫“引大”。
老一辈“引大”工程建设者夜以继日奋战在隧洞深处,长年累月坚守在崇山峻岭之间。他们顽强拼搏、百折不挠,在艰苦鏖战的岁月里,孕育形成并践行了“引大精神”。
“引大精神”的核心,是艰苦奋斗、坚韧不拔。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甘于寂寞、甘于奉献、不畏艰辛、以苦为荣,已经内化为一代代“引大人”的共同信仰,成为“引大人”艰苦奋斗不竭的内在动力,也成为“引大”工程的“基石”。
看到“引大”工程正在并持续地造福陇原民众,相信“引大精神”的无形财富将代代传承。
(原文刊登于《人文甘肃》第八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