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委员专访
2023年03月06日
字数:6,022
版次:04


马文云委员



郭天康委员



贺颖春委员



杨建成委员



  编者按:
  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隆重开幕。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承载着14亿多人民的期待,2000多名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齐聚一堂,共商发展大计,共谋务实良策。
  肩负光荣使命,胸怀责任担当,住甘全国政协委员也同其他全国政协委员汇聚一堂,共赴这场春天的盛会。
  为国履职显担当,为民尽责践初心。连日来,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住甘全国政协委员主动担责尽责、创新履职形式、增强工作效能,以实际行动彰显委员风采、贡献委员力量。
   

马文云委员:建设好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先行区
本报记者 邱瑾玉唐镜涵

  中西部高等教育是发展的战略内生力量,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中西部全面振兴大局,影响着我国高质量发展全局。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住甘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马文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为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包括我省在内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应该把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在此次全国两会上,他将提交提案,呼吁国家支持我省发挥辐射带动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东接西送”的战略支点作用,进一步建设好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先行区。
  马文云委员说,目前我省正在以建设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先行区为牵引,推动高等教育从规模向内涵、从量变向质变“跃升”,统筹推进职业教育融通融合融汇发展,紧扣“公平”和“质量”,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他建议,国家层面尽快出台支持甘肃省打造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先行区的若干措施或实施方案,突出改革先行区的政策先行、制度先行优势,分类支持甘肃省建立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应用型大学,在高校设置条件方面增设西部通道,加大省部共建和对口支援在甘肃高校中的选拔力度,提升甘肃高校整体办学水平。同时,加大对甘肃人才政策精准支持力度,在甘肃设立西部高等教育人事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试验区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区,在人才引进、博士生培养、人才评价、所得税减免等方面先试先行,增强甘肃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提升甘肃省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规模和能力。
  作为民族宗教界委员,马文云委员还持续关注“三州三区”民族院校振兴。他说,要站在为党和国家培养政治合格、素质过硬的时代新人的高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民族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践行民族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马文云委员建议,将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纳入国家相关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框架,协调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在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管理与发展能力建设、服务基础教育能力建设等方面,对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予以针对性重点对口支援,支持学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进一步提升综合能力。
  马文云委员曾多次前往我省一些偏僻山区小学开展调研,他发现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学校生源萎缩,按生均拨款的学校公用经费相对不足,尤其到了冬天,大部分乡村学校甚至不具备集中供暖条件。为此,马文云在提案中建议,国家层面应尽快研究出台措施,对北方地区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设立冬季取暖专项经费,保障学校师生冬季正常采暖,让农村娃在学校里快乐生活、健康发展、幸福成长。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马文云说,作为一名连任全国政协委员,要把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首要政治原则和政治规矩,在两会上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强烈的使命担当有效履职,着眼提振发展信心、改善发展环境、提高发展质量,更好宣传甘肃、推介甘肃、展示甘肃,凝聚团结奋斗的正能量,竭力为甘肃加快发展鼓与呼,为推进甘肃现代化建设凝心聚力。
  

郭天康委员:关注民生福祉 努力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本报记者 唐镜涵 邱瑾玉

  阳春三月,春意萌动,万物复苏。
  “今年是全面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起步之年。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我要按照全国政协的要求,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履好职、尽好责,继续关注民生话题。”住甘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甘肃省委会主委郭天康说。
  今年全国两会上,郭天康委员再次聚焦西部欠发达省份农村养老问题。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口持续增加。特别是农村老年人口呈现规模大、比例高、增长快的特点。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亿以上,占总人口的14.2%。预计“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从城乡区域分布来看,农村老龄化程度远高于城镇地区,现有农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1.21亿,占农村地区总人口比重为23.81%,高于城镇约7.9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老年人0.9亿,占农村地区总人口比重为17.72%,高于城镇约6.61个百分点。
  郭天康委员在实地调研后发现,年迈力衰的农村老人生活能力不足,国家每月一百元左右的养老金和子女给的一些钱是其基本生活来源。如果老人家庭和睦,子女经济条件较好,生活一般很安逸。但是,一旦老人家庭不睦,子女经济条件差,仅靠目前发放的养老金只能维持最低生活标准。为此,他建议加大国家财政投入,进一步提高农民养老金待遇,并建立与物价待遇相适应的养老金增长机制,现阶段建议60岁至70岁发放标准不低于200元/月,70岁到79岁不低于300元/月,80岁以上不低于600元/月。同时,农村的养老院、敬老院等养老服务机构还远远不足,导致符合条件的“五保户”、孤寡户都难以入院,社会整体养老敬老氛围不浓。
  另一方面,郭天康委员表示,在当前扩大内需的背景下,农村整体消费潜力还没有完全释放,部分原因是农民“攒钱养老”“存钱看病”的后顾之忧没有解决,如果解决了农民养老和就医两大问题,农村内需必将得到进一步扩大,从而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他建议,政府支持以自然村或者行政村为单位建设公共食堂,且按照不同的地域,给予不同的倾斜支持政策,财政适度给予补贴,为在农村居家且生活能够自理的农村老人提供优惠、方便、营养的就餐服务,解决好一日三餐所需。健全农村养老机构,推动乡镇村加强老年组织建设,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从事老年工作,维护农村老人的合法权益,让农村老人生活得更有尊严。
  “欠发达地区医务人员编制问题,也是我一直关注的事。”郭天康委员告诉记者,以甘肃省为例,全省疾控机构人员总量严重不足,公共卫生机构人员实核编制数少于国家规定比例标准,与承担的任务存在差距,大部分县(区)级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人员仅有2-3人;2020年以来,全省疾控机构仅招到博士3名,且在省疾控中心工作。从基层医院来看,如兰州市西固区人民医院现有床位490张,核定差额补贴事业编制330名,实有在编人员267人,全院职工共计780人,招聘人员占全院总人数的66%。医院的所有收支结余几乎全部用于人力资源成本支出,编制内外人员薪酬差距较大,编外聘用人员队伍极不稳定。为此,他撰写了《关于增加欠发达地区医务人员编制的提案》,希望国家人社部、卫健委、中央编办等部门推动取消省、市两级公立医院事业编制,将取消的编制调配到公共卫生机构和县、乡两级医疗机构。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我将继续为西部欠发达地区鼓与呼,继续关注民生福祉,努力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郭天康委员说。
  

杨建成委员:发挥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助推西部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师向东


  一座170多米长的超级“离子大炮”,宛如巨龙盘旋于“地下宫殿”,一人多高的“龙头”作为“炮弹工厂”,将各种元素离化成“炮弹”,输送到“龙体”中不断加速,形成接近光速高品质离子束流,分配到不同的实验终端,用来开展包括肿瘤治疗、核物理、航天空间辐照等不同的实验研究。这条“巨龙”和它所在的“地宫”,就是位于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西部地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代表之一。
  如今,这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正在医疗领域不断结出硕果。经过几代科学家的接续努力,重离子治癌技术以其疗效显著、耐受性良好等显著临床治疗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肯定和应用。基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的小型化装置——医用重离子治疗装置,已在南京、杭州、武汉等7个城市启动建设,成为大科学装置回报社会、助推创新发展的典范。
  如何更好发挥以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为代表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加快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创新前沿技术的应用转化,为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大的科技支撑?作为新当选的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近物所加速器技术中心主任、加速器总体室主任杨建成对此投以极大关注。参加此次全国两会,他聚焦这一重大问题,提交了《关于打造国家西部高端核医学创新驱动产业链的提案》。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全国两会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杨建成委员说,党的二十大吹响了新时代新征程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前进号角,这对西部地区而言尤为关键。
  “近年来,在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政策体系支持下,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突破,但西部高质量发展仍然面临内生动力不足、创新支撑力不强等新的挑战。”杨建成委员说,西部地区具有一批以国家实验室、科研院所、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并且在国际基础前沿研究、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成果,也发展了一批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创新技术,如基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发展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和放射药物同位素生产前沿技术、贵州基于地理优势的“中国天眼”“中国数谷”等创新名片,成为西部创造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然而,这些基于基础前沿的特色创新技术还没有很好的应用转化,产业链还没有形成规模,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还不够。
  为此,杨建成委员建议,国家应在顶层设计方面更加重视和关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西部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前瞻性地布局、有组织地推动西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让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成为西部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和领头雁。同时,建议国家在西部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院所中遴选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创新高科技,通过政策倾斜大力推进基于优势创新技术的成果转移转化,形成若干具有强大带动力和示范性的创新驱动发展典范,打造区域创新带动高质量发展的标杆性示范项目。
  “从国家层面布局,支持推动西部利用地区地域优势,大力推进高端核医学产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推广和示范,形成基于先进核医学“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杨建成委员还建议,打造以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研发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和放疗同位药物生产前沿技术为代表的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链,建设基于先进核科学技术的“诊、疗、控”一体的高端核医学创新产业战略高地。
  

贺颖春委员:发挥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功能,把课堂搬进青山绿水间
本报记者 张 柳 赵淑娟

  提到公园,会联想到绿草、欢笑与童年。而提到国家公园,一幅壮阔美丽的巨幅画卷便徐徐展现在眼前。
  教科书中提到的冰川、雪山和森林是什么模样?从教室走向大自然又是何种体验?来自教学一线的全国政协委员、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第一中学副校长贺颖春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教育教学不应只囿于教室,而应分龄施教,引导青少年走入大山、走进自然,在青山绿水间掌握知识、强健体魄、释放压力、学习合作,让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肃南一中坐落于祁连山脚下,仰望天空一碧如洗、白云如絮,远眺群山则能看见山顶的皑皑白雪。生于斯长于斯的贺颖春委员,对祁连山有着深厚感情,她的提案里始终写满了山水情怀。
  “去年的全国两会上,我提交了关于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及北麓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方面的提案,相关建议得到了国家部委的采纳。今年,立足本职领域,我撰写了《关于在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之下,打造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体系的提案》。”贺颖春委员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正当其时、很有必要。青少年应具备“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的现代公民意识。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之下的自然体验教育,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然探索对于青少年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人生体验。“我们必须看到,当下教育疏离自然、远离生活的特质非常明显,由于学生与自然割裂而导致的教育问题日益凸显。”贺颖春委员惋惜道,我国生态文明自然教育体系建设和课程载体尚处起步阶段,相关教育活动很少。
  国家公园作为最大的自然博物馆,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自然教育的资源优势明显,是自然教育、研学旅游、环境教育的理想目的地。以祁连山国家公园为例,地貌形态多样,黑河、石羊河、疏勒河及其30多条支流从这里流淌而过,冰川总储量巨大,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特殊的自然环境也孕育了复杂的生态系统和丰富多样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这里也是我国西北干旱区重要的生物基因库。
  若能让青少年走进大自然的广袤课堂,用科学的眼睛去发现知识,用探究的思维去解答问题,将使他们更深刻认识到自己家乡的“金山银山”,更进一步了解绿水青山怎样才能持续发展。
  为此,贺颖春委员建议,在国家公园自然教育理念方面,应充分融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地方民族生态文化,依托专业机构做好自然教育课程开发设计。具体来说,对于学龄前儿童,应侧重亲子关系的互动培养;对于中小学生,应侧重与国家课程标准适配,促进自然教育与主流教育融合发展;对于成年人,则应侧重公众参与和科学普及,不断挖掘自然教育受众的广泛性,带动家庭、社会、学校参与国家公园建设,实现可持续自然教育传承。
  聚焦到课程产品和具体活动上,贺颖春委员提出,可以探索设立国家公园生态学校,创建“科普教育基地”“物种基因库”“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生态文化传承地”等自然教育品牌。以国家公园为依托,设计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跨界课程产品,结合“世界湿地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等活动,丰富自然体验教育产品层次。与此同时,不断推进服务设施、营销推介、课程设计、基地建设、人才招募等方面工作,打造自然教育研学实践精品线路,建设集观赏、体验、互动、科普教育为一体的自然教育步(车)道系统。
  “大自然是一位好老师,山水林地里蕴含的知识或许不是必修课,却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一课。”贺颖春委员表示,作为三届连任的全国政协委员,随着履职经验的增加,越来越意识到所担负责任的重大,也意识到提案、建议不能脱离实际,既要结合本职工作,更要接地气。
  展望未来五年履职新征程,贺颖春委员说:“我一定做好委员作业,认真进行实地探访、调研和学习,用更扎实、更高质量的提案和建议书写履职答卷,更好肩负起身上的职责与使命。”